隆基氢能:做有“势能”的行业领跑者

导语:能源,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能源结构的转型是能源界发展的共识,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氢的发展前景愈发清晰。国际能源署预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将达到5.28亿吨,市场需求巨大。隆基氢能副总裁王英歌基于自身从事十余年光伏产业的实践和感受,结合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发展和新挑战,向记者详解了隆基氢能的解决应对之道。

  王英歌:“氢能市场发展超预期,隆基建立了超过百人的技术队伍,已做好2025年总体规划为5-10GW的产能准备,强化对全球氢能市场需求的保障能力。”

  (提问:)如何看待今年绿氢市场的爆发式发展?隆基做好了哪方面的能力建设?

  (回答:)去年3月底,国家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了氢能三个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三个战略定位是给氢能产业吃了一个定心丸,明确了氢能产业的使命和发展出路。这一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文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氢能规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走出三年疫情的影响,经济恢复提速,尤其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成为亮点,国内氢能市场“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些央国企大型绿氢项目启动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1-5月,总计超过510MW以上绿氢项目进行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开招标,加上未公开招标项目,总计市场需求超过650MW,接近2022年国内氢能市场需求总量,乐观估计今年氢能市场需求有望突破1.5GW。

  2023年1-5月,隆基氢能中标国内电解水制氢项目210MW左右,其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95MW,邀标项目中标115MW。短期市场方面的业绩,并非隆基氢能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也反映了隆基氢能的产品品质及交付能力、服务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隆基氢能定位为大型绿氢装备与方案提供商,努力打造安全可靠、最低LCOH的电解水制氢装备以及绿电制绿氢解决方案。企业已经建立起超过100人的技术队伍,引进与培养电解水制氢设备研发、解决方案、工程技术等多领域优秀人才。

  隆基氢能将继续强化“商务-产品解决方案-交付服务”的铁三角立体式服务模式,从商务方案、产品解决方案和交付服务上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贯彻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成功为目标,做好增值服务。

  王英歌:“隆基氢能有信心领跑行业高质量发展”

  (提问:)隆基入局氢能被外界称为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两年来,隆基氢能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回答:)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碳中和及风光平价的趋势下,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有望成为最主要的制氢方式,市场前景广阔。

  早在2018年,隆基就开始对氢能产业链进行战略研究。2021年3月,隆基氢能在西安注册成立,同年4月在无锡建立工厂,10月完成了首台10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下线,并在成立当年实现了500MW产能。

  2022年底,隆基氢能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达到1.5GW,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在2022年全球Top 20电解槽生产商中位列榜首。除了无锡制氢设备工厂,西安制氢设备工厂将于今年底前实现投产,届时产能提高到2.5GW。企业2025年总体产能规划为5-10GW,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弹性调配,强化对全球氢能市场需求的保障能力。

  隆基氢能不仅在2022年10月顺利完成了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出货,4月17日还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全球最大绿氨示范项目——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2b58b737c13084a7fb319b31a11d5f0e_.jpg

图说:隆基氢能电解槽总装车间

  王英歌:“就地制氢、就地消纳,国家示范项目体现了绿氢体系发展新思路。”

  (提问:)隆基在多个场合提出“绿电+绿氢”可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请问“绿氢”如何发挥其关键作用?

  (回答:)对隆基来说,进入氢能行业,不仅是打通“光伏制氢”技术的必然选择,也是拓展光伏应用场景的积极策略。

  根据隆基绿能最新发布的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隆基绿能累计生产的光伏产品超过205GW,相当于9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相当于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亿吨/年。今天的隆基氢能,为国内多个大型绿氢项目提供装备,助力全行业实现脱碳。

  全国每年有100亿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其中电力系统占到了40%以上。实现深度脱碳,必须引入氢能。因为“绿电+绿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制氢的碳排放问题,同时有效克服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储存性问题。

  以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例,项目按“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氢体系新思路”设计,建成后,预计减少二氧化碳65万吨/年。当前,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也正在加速建设中。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的绿氢制备能力,产出的绿氢将代替天然气供应本地炼化厂,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年。

  王英歌:“创新的根本,在于遵循第一性原理;创新的动力,源自以客户价值为中心。”

  (提问:)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上海SNEC期间提出了“隆基四大创新方法论”,其中重要一点是“以客户价值为中心”,请问隆基氢能在发展中如何诠释这一点的?

  (回答:)创新是隆基的灵魂,也是推动行业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二十多年来,穿越光伏行业风浪的跌宕起伏,隆基始终能够永立潮头,就是因为创新的驱动力,始终来自“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对于电解水制氢设备,首要是要保障产品安全可靠,这是创新的基础,在氢能产业发展初期尤其重要,隆基氢能已经建立可靠性实验室,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从事这方面研究,在运营管理上,从材料研究、工艺设计、供应链管控、制程品控等各环节识别安全可靠性风险,健全检验检测标准,从根本上保障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隆基氢能秉承“第一性原理”,始终将发展主航道定位于提升效率、降低能耗。今年2月,隆基氢能面向全球发布了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以下简称 Hi1系列产品),直流电耗实现4.0-4.3度电/标方,可以将单位能耗降低10%以上,有效降低制氢成本。这里我们经过数据测算,制氢设备的直流电耗每降低0.1度电,意味着根据系统利用小时数的不同,可使单位制氢成本(LCOH)降低1.8%-2.2%,相当于降低了制氢设备初始投资的10%到25%。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SNEC上,我们也首次展出了隆基氢能的创新解决方案——“4对1”制氢系统。即4台电解槽对应1台气液分离框架的4000标方模块化设计方案,可节约占地达20%。同时,在氢氧侧增加一组调节阀,提高了分离框架对负荷的调节能力,调节能力达到2%/s,更能够适应风光新能源不稳定的电源特性,为客户提供产品可靠性保障。

  新近发布的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即采用了3套“4对1”制氢系统用于合成氨、3套“1对1”制氢系统用于直流微网,实现了高电流密度与高产氢的完美结合。

  所以说,要以客户为中心,共创产品与解决方案。从产品开发、场景使用、系统解决方案等层面,隆基始终以领先的标准、可靠的品质和优异的产品体验,与客户共创产品和解决方案。

fe4ad8f60272e7012cc2c738a1e8ad2f_.jpg

图说:隆基氢能“4对1”解决方案

  王英歌:“氢能发展须站在更高层面统筹规划,建立国家级大型绿氢示范基地助力氢能产业技术升级”

  (提问:)目前国内氢能市场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如何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发展不足问题?

  (回答:)国内氢能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最大的问题是应用场景还没有完全打开。一些项目开发的出发点是获得光伏或者风电指标,氢的储运及下游消纳问题没有解决,整体绿氢项目收益率还不高,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另一方面,氢能整个产业链的供应链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需要各环节协同建设,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来看,欧盟、美国等均对绿氢给出激励政策,欧盟2030年规划布局1000万吨电解水制氢能力,将氢气列入征碳税范围,对绿氢的补贴最高为4欧元/公斤,美国对绿氢的补贴最高为3美元/公斤。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氢能相关政策数量较多,但补贴性政策主要集中于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等下游领域,针对绿氢领域的相对较少。中国统一碳市场自2021年开市后,除电力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目前还未纳入。因此,当前的碳价机制对绿氢的发展还未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整体来看,国内氢能发展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统筹规划,匹配氢能三个战略定位,需要具体的政策助力,例如:制订绿氢替代灰氢规划,给绿氢单独定价;用于制绿氢的项目,光伏或者风电电价执行平价政策,不参与竞价,通过绿电给予绿氢让渡收益;深化降碳“1+N”政策,强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碳排放约束机制;逐步提高碳税,做大做强碳交易市场;打开应用场景,建立国家级大型绿氢示范基地,给予政策审批便利,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制储输用各环节先进技术先行先试,进行赛马,助力氢能产业技术升级。
来源:隆基氢能

本文转载自隆基氢能 华商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30日 16:59
下一篇 2023年5月31日

相关推荐

  • 30座加氢站!产值1000亿元!重庆九龙坡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

    近日,为促进重庆市九龙坡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发布《重庆市九龙坡区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发展目标: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23—2027年)完成氢能产业优势培育,中期(2027—2030年)达到氢能产业加速发展,远期(2031—2035年)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引领。   《规…

    2023年12月20日
    22000
  • 数字技术赋能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此次论坛为各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数字技术如何进一步赋能氢能产业,展示了数字技术与氢能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机和创新思路,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氢能产业将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科技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即将到来,为构建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前瞻报告 2023年12月22日
    21300
  • 液氢上路?交通部:发布氢气(液氢)道路运输标准化计划

    相对国外,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内多个民用液氢生产示范项目落地,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液氢生产、运输装备技术,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国内民用液氢开始逐渐走向规模化示范应用阶段,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8月2日,交通部发布《关…

    2023年8月7日
    33400
  • 氢能——新氢公司推出绿色氢气发生器原型

    新氢公司(NewHydrogen, Inc.)是生产低成本绿色氢的突破性技术的开发商,该公司提供了关于其氢气发生器原型的新发布,展示了其新的低成本和高性能催化剂技术。该原型机将继续作为平台,整合公司未来开发的下一代电解槽组件创新。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全电池性能评估,目前正在使用商业铂和铱基催化剂进行系统的酸性水裂解测试,以建立当前商业催化剂的基准性能,并建立…

    2023年1月27日
    23000
  • 东吴证券:绿氢项目密集开建,氢能开启10年高速成长产业周期

    煤炭污染严重,新能源消纳难,而绿氢作为工业脱碳与新能源脱网的完美结合,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 东吴证券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绿氢成本下降路径清晰,零碳加持预估2025-2027年基本可实现与天然气制氢平价。 与此同时,全球绿氢项目密集开建,开启10年高速成长产业周期,预计2030年绿氢占比有望达到30%,产量超3000万吨。 此外,产业成长周期明确设备先…

    2023年3月10日
    3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