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车帮
只为爱车的你!


踢车问答
踢车帮的小伙伴们
本周《踢车问答》的5个问题已到
有请踢车夏东来为大家答疑吧!
踢车问答第267期,火速戳开收听!
本周入选的5个问题如下
问题 1
靖江李宁专柜:夏老师你好,第一次请教您买车的选择,我准备给我儿子买一辆车,现在在沃尔沃S60和比亚迪汉之间选择,我儿子都非常喜欢,小孩也很尊重我们,我们买什么都能接受,预算30万左右,可以超出一点,很纠结,小孩工作是高中教师25岁,未结婚,既看中沃尔沃品牌的优雅、环保和安全性,又看中比亚迪汉的智能车机、静谧性也更好,还有更大的空间和新势力车的不一样的体验,现在住乡下装冲电桩也很方便。对于我们的纠结,想听听您给出的意见?
答:你掏钱给孩子买车,这个决策过程就是你首先主导来定规则。他因为不是自己承担,所以肯定会是先让一步。第一步是看你的倾向,是完全希望让他选择,而你只管付钱呢,还是希望以你自己的意见为主。这其实没什么可纠结的,就是明确这个前提即可。确定了谁拿主意,就让谁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决定。所谓的相互理解和谦让反而会把决策的过程弄得复杂,还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思绪。

第二步是看确定拥有决策权的那个人,在做决策时,是感性优先还是理性优先。感性优先的,就很简单了,选择自己想要的那个就可以了。理性优先的,就再做第三步。这需要像下棋那样,多想几步。首先是售后的时间及金钱花费,这涉及维修保养费用、质量可靠性等。其次是折旧率,也就是换车时能收回多少剩余价值。

S60的固定售后费用是比较高的,因为燃油车要定期保养,高档品牌的收费也比较高,常规养车的费用肯定是”高档”的开销,也比较明确。汉是电动车,基本上没有保养费用,电费也远远低于油费,不确定的地方在车辆的可靠性,只是这方面风险在前期不大,因为有质量保证期,包括电池的质保,时效都比较长。

折旧率这一方面,S60作为油车也是比较确定的,网上查一下不难得到较为明确的参考,但汉作为纯电动车不确定性就很大了。因为它的电池是固定与车一体的,当出现衰退需要更换时,如果超过保质期,车主要自行承担费用。由于它十分昂贵,对二手车价值的认定带来很大不确定性。现在电动车是个新车种,都还处在保质期内,所以,二手车市场还没有成型的估值系统,这是否构成你们不愿承受的风险?需要想好。

假如还是想兼顾到你和儿子双方面的意见,还有个办法是两个人独自考虑,分别给两款车打分,分五个程度:确定选择100分、倾向选择80分、无所谓50分、倾向不选择20分、确定不选择0分。然后,把两个人打的分数相加,选择得分最高的那款车。
问题 2
大展宏兔:夏老师,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销量看涨,而国产新势力却销量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否说明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回归”车”这个属性,而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也在逐渐被边缘化?
答:回归车这个属性是肯定的,但什么东西是噱头就值得讨论了。实际上,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是学着新势力在研制自己的新能源车。力求把新势力做的和他们没有做的事情都做到并做得更好。国产新势力的销量下降,主要是在于价格竞争和插电混合动力这两个方面,特别是后者。所以,蔚来和小鹏因为只有纯电,还主要打中高端定价,销量就显著下滑,而理想就继续保持较好的态势。传统车企主要是在插电混合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新能源车”进来的主要增长是在插电混合动力车。

在纯电动车方面,传统车企也采取了十分激进的低价策略,这一方面是在制造体系上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就是在血拼。同时,实际分析,如比亚迪这样的车企是相当特殊的,它实际上属于新势力,只是它创办的比较早,那会儿还没有”新势力”这么个词儿而已。

要说”车”这个属性,新势力造的车是能够令一众传统车企汗颜的,他们一不是靠花里胡哨的噱头,那些被斥责为噱头的,绝大部分就是智能电动化的必然趋势,因此,传统车企才不得不努力增加这些技术,甚至不惜为此而二次创业。二是新势力一直快速地在打造”好车”这条路上进步。蔚来的第二代车型,小鹏的G9和G6,理想的L系列都明确地体现了这种快速的进步。
问题 3
郑:你好夏老师 ,主流的合资SUV 20多万能买个动力,配置都很不错的了,BBA的话只能勉强买个小排量入门级,那么从驾驶质感,操控,安全性,各方面来考虑,BBA值得购买吗,还是说真的就是单纯买的车标?
答:其实这是主观性质的”价值观”问题。因为品牌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由于车标是品牌的象征,所以,不认同品牌本身价值的人会觉得多花的钱只是买了个车标,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要按照以产品本身的质量、功能、体验和定价为主体进行对比,越低级别规格的车型,高档品牌的综合得分越容易低于普通品牌。这就是”性价比”在销售中如此有力量的原因。

高档品牌在正常状态下,”性价比”基本上都不属于其品牌价值的加分项而是减分项。但高档品牌的制造标准是有其专属性的,这一点比较容易用同时具有两种档次品牌的厂家来举例:丰田与雷克萨斯,大众汽车与奥迪、别克与凯迪拉克、福特与林肯等等,它们都会在不同档次品牌上共享核心技术并推出同样规格级别的车型。

如果我们承认经济学上关于需求决定了供给的理论,就得承认,确实存在这样两种需求。作为一名汽车媒体从业者,我的经验是,不同档次品牌的同型车,正常情况下,肯定给人不同档次的体验。如果高档次品牌给人的体验与低档次品牌一样或者甚至还不如,那一定是厂家出错了,这个概率很低。当然,在比较时,要拉平规格尺寸和技术性能。
问题 4
易舟:请问夏老师,现在燃油车因为竞争大都大幅降价,比如大众途观,有近5万的降价,尤其是BBA,5-10万的直接优惠。但是厂家也不做赔本买卖,是不是可以说明以前的售价也太高了,利润太大了?
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下的大幅降价是市场波动的结果,这种波动迫使厂家大幅度降价优惠。而结果是全行业的利润下行甚至亏损。这是整体行业处在周期的下行通道的表现,不是定价或者利润不合理的问题。厂家不是不做赔本买卖,只是他们在商言商,当然不应该也不乐意去做赔本买卖,可是在特定情况下,却只能做赔本买卖。这个时候,就是要尽量做到少赔。在竞争中,对手赔得更多,就相当于自己赚了。这就如同体育比赛,尽量多得分,尽量少失分。战争中,败退时,尽量少损失实力,乘胜追击时,尽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新能源车在政策支持下,获得了不对称的市场优势,导致燃油车销售受阻,叠加经济复苏不顺利,汽车市场下滑,使燃油车不得不加大降价幅度。这里面可能还有个国六b全面实施,要在期限内沽清库存的情况。所以,现在针对大幅折价的燃油车,特别是高档品牌车型,应该是个底部入手的时机。
问题 5
Mac Usher:夏老师,了解了氢能源的技术原理,感觉更像是一种储能形式,电解水把电能转化为氢能,加到氢能源车里再转化为电能驱动车辆行驶,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只要电池将来单位体积储电能力大幅提升,氢能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毕竟能量多转化两次效率大打折扣,氢储存麻烦,还要多一套系统,对氢能源没那么看好了。
答:可以这样理解,马斯克一直就持这种观点。但这个逻辑只是在乘用小型汽车的应用上,而不是在整个能源的利用上。氢能在固定式机械上的应用,在重型车辆和交通工具的应用,都有着相当大的空间。我们可以把氢能看作是对电能的一种零碳形式的”浓缩”存储。电解水制造氢,一部分电能被消耗掉了,而大部分电能被浓缩成了氢能。

不太精确地说,如果用它来驱动重型运输卡车,只需要十几公斤压缩氢气,就可以续航数百公里。如果直接把电能不加浓缩地存在锂电池里,这辆卡车要想同样续航这么长距离,就要背着几吨重的电池。而如果是集装箱货轮,用大型燃料电池反应堆和高压储氢罐实现零碳排放要比电池电动现实得多。矿山重卡也更适合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另外,炼钢,用氢气的效果很好。氢气则从海上风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直接电解水获得。

电的特性是当它产生出来后,要么存起来,要么用掉,否则在一条完整的电路中流动就是一个自然产生和消失的过程。电解水制氢就是将电能转化为氢能,从而把能量存储起来的一种方式。所以,氢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期踢车夏东给大家的问题
选车的时候,你是性价比优先,还是品牌优先?
上期问题的精彩留言
上期交流问题:
比亚迪用常压油箱这个事件,是否会影响到你对它相应车型的购买决定?
@Take A Bow
不会,买比亚迪的不会看这个,不买比亚迪的也不会看这个。
@靖江李宁专柜
我支持比亚迪,其一,只要比亚迪不超出国家环保标准就行,其二,长城这回有一点败之过急,这样做不厚道,我们应该支持国产。这么多年国外品牌干的那么多偷工减料的事,长城也没去举报
@李遥
一定会支持比亚迪的,就是现在还没有太心仪的车型,本身也没有能充电的地方,但是我相信中国人买车以后绕不过比亚迪了。
@骑着蚊子咬大象
我倒是觉得恰恰相反,找了这么久只找到了对咱们消费者无关痛痒的一点小毛病,是不是说明真的找不出啥大毛病啊。
@A-小占商务百货团购电商礼品
比亚迪用常压油箱这个事件,不会影响到我对它相应车型的购买。这是最近挺有意思的一个热点,我也看了比亚迪方面的回复,它有个专利的,关于这个。而且相信被友商举报,如果真有这个问题,比亚迪也会相应改进,不然再被举报一次,也没法解释了。
@安邦
比亚迪风头正劲,这点事儿没啥影响,过两天大家就忘了
@Tong
不会影响到我对它相应车型的购买决定。归根结底,这是个环保的事情,和消费者的决策关联并不很大。我还想发表一下对事件的看法:长城这一招非常险,这几个月正是我国与很多国家博弈、谈利益交换的关键时期,长城这样做让国家层面短期会陷入被动,也让自主品牌陷入短期风险。虽然长期看,整个行业付出有限代价后,还是会增强与海外车企的竞争力。但是,长城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那个代价。但是我相信长城不是无脑的,这说明车企内卷导致形势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
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因为是常压油箱而放弃购买某款车型。但据说出口海外的都是高压油箱,如果成立的话,也只能说明企业在不同地区搞双标,但是这个双标不一定针对购车者,说不定卖给国外的更贵呢?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是我仍然支持企业利用法律规范市场,受益的毕竟是消费者。
@郝
长城举报比亚迪、以及比亚迪的回应事件,不会影响我计划购买比亚迪车的决定,但不会像之前那么迷信比亚迪了。去年想换车时去试驾后就决定不买油电混动车,而是纯电车。主要原因并不是有独立车库方便充电,而是作为女车主,希望后续使用中少出问题。
@Freeman丛岩(猎头老丛)
长城举报比亚迪的事儿不会影响我个人的购买意向,我认为哪种油箱更环保不在我考虑买车的条件里。合资品牌也会偷摸减配,一分钱一分货,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听过这件事看得出来长城这次是真急眼了,魏老板前两年的预言是有道理的。
@极控科技 田旭 | JAKCOM Stone
比亚迪常压油箱这事会影响我对相应车型的购买决定,
同时还会建议小区其他业主购车时尽量选择其他车型,
试想在本就通风不好的地下停车场内停满了这类车型,
常年持续挥发富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有害汽油蒸汽,
我们没必要为几款车型而让老幼孕承担这个健康风险。
@走走看看
绝对会影响我对这个品牌的整体评价,严重影响我购买该品牌汽车的意愿。如果,长城的举报是真的话。那么,我很难相信比亚迪对其产品的各种宣传与承诺。
@项全
有一定的影响,比亚迪汽车现在属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占有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庞大份额。国家为什么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方面是摆脱对传统能源,也就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另外一方面就是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比亚迪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必须要有企业自身担当,至少不能做有损国内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智慧型水果
那相当影响啊,如果举报为真,那不知被举报厂家还有多少偷工减料的地方呢……排放上可以偷工减料,安全上会不会呢?非常值得怀疑和担心啊……
@曹水
暂时看不太清,让子弹飞一会吧。btw,两家车企都不错,我想都不存在主观上钻空子的低劣欲望。
@St-Cerca
看成本吧,如果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比,不影响正常使用-比如时间久不用油不会出问题,后续使用保养不增加成本或者不过多增加成本,然后也能符合国家标准,那就不介意,毕竟降低卖价降低购车门槛嘛,但如果以上三方面有影响那我还是觉得不够厚到了
上期幸运回复者:@郝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规定,释放的精选留言上限为100条,但并不代表我们仅在这100条中挑选,而是踢车夏东认真阅读了后台的所有精彩留言后,从中随机挑选了一位幸运粉丝。
如果您的答案比较精彩,将有可能入选下一期【踢车问答】栏目,并被随机抽中且获得由踢车夏东提供的纪念礼品一份,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本文转载自踢车帮,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