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内蒙古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自治区第三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方案》)两项氢能产业重要文件。《方案》旨在发挥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努力打造绿氢产业先行区。《规划》意在打通上游制氢产业和下游消费市场,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绿氢储运。
其中《规划》已经发布,作为首个省级氢管道规划,引起了行业重大反响。《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尚未正式公开,但部分内容已经慢慢公开。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已建成绿氢产能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7年内蒙古将力争绿氢产能达到100万吨/年,并提出打造绿色氢氨醇产用示范区,推动化工产业绿氢替代、探索二氧化碳与绿氢合成化学品示范,推进煤电掺氨,加大氢燃料汽车替代、探索绿色运输示范场景等多维度的氢气消纳方式。在常规的产业发展规划之外,内蒙古已经开始重视规划氢气的消纳,围绕绿氢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和升级。
以下为《方案》的部分内容。
主要目标
《方案》中指出,着力打造绿氢产业先行区。到2025年底,绿氢产能规模力争达到20万吨/年,制氢装备及配套能力达到550台套/年,绿氢制绿氨绿醇规模化生产,绿氢耦合化工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26年底绿氢产能规模力争达到50万吨/年以上,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典型应用场景稳定运行。到2027年底,绿氢产能规模力争达到100万吨/年,生产及供应体系趋于完备,多元化应用场景体系初步构建,氢能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绿氢产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任务
《方案》中提出了五大主要任务:打造产业创新体系、建立产业协同体系、完善储运体系、强化氢能产业链体系、打造风险防范体系。
内蒙古工业发展在国内属于落后地区,基于绿色氢氨醇应用和工业深度脱碳应用发展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网络,有望实现率先完成“双碳”任务和内蒙古制造业做大做强,在保护内蒙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升内蒙古的工业竞争力,完成内蒙古工业的升级。
专项行动
《方案》提出实施五大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风光制氢提质增效行动,扩大绿氢需求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产业链强链行动。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未来将实施“揭榜挂帅”、“领跑者”计划、建设检测和认证平台来加速突破技术瓶颈。
风光制氢提质增效行动:将充分利用各地消纳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打造绿色氢氨醇基地及供给基地;加快推动三峡鄂尔多斯项目、深能鄂尔多斯项目、华电包头项目、远景赤峰项目等4个已建成项目深度试验示范。
扩大绿氢需求行动:进一步推进绿色氢氨醇产业链建设,打造绿色氢氨醇产用示范区;对传统行业绿色赋能,推动化工产业绿氢替代、探索二氧化碳与绿氢合成化学品示范等措施;进行电力低碳转型,推进煤电掺氨等措施;持续推动示范城市群创新,加大氢燃料汽车替代、探索绿色运输示范场景等。
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进自治区“一干、双环、四出口”输氢管网建设, 鼓励利用现有加油、加气、充电站配建加氢站,新建加氢站可配建加油、加气、充电站。在产业链强链行动中,提出提升关键环节装备产能等措施。
内蒙古已建成绿氢产能全国第一
近年来,内蒙古绿氢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制氢、储氢、输送、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设想不断变成鲜活的现实场景。内蒙古已按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加速键”,一个个氢能项目从纸上到地上、向深海。
内蒙古拥有全国领先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和位居全国前列的重型柴油机车、矿用重型卡车和矿山机械保有量。化工企业的产氢用氢需求和传统燃油车辆向氢燃料电池车的转型,都为氢能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已建成绿氢产能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成东表示:“预计今年年底绿氢产能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2025年将达到20万吨/年。”
内蒙古正在从大力推动绿氢替代、绿氢应用、绿氢转化、绿氢外输上下功夫,实现“能替尽替、能用尽用、能转尽转、能输尽输”。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1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