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它的燃烧产物只有水,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双碳目标及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氢能已成为地方和企业竞相追逐的未来产业,是各地决胜新一轮区域竞争的重要支撑。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氢能产业链现状

氢能产业链包含上游的氢气制备、中游的氢气储存运输和下游的氢气应用等环节。

氢气的制备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水分解制氢和生物质制氢四种方式。其中,化石燃料制氢是通过煤、石油、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再分离出氢气。这种方法是当前的主流方式,其技术成熟、成本低,但碳排放高。

氢气的储存运输分为氢气储存运输和氢气加注,高压气态氢运输是目前主要的运输方式,通常采用长管拖车或管道进行运输。氢气加注是将氢气加到燃料电池汽车内,一般在加氢站完成。

氢气主要应用在工业、建筑、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目前,氢能相对成熟的应用领域是交通,主要应用在汽车、航空和海运等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交通的主要应用场景。

我国氢能市场规模及产业布局

近10年来我国氢气产量保持连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2020年9月,“双碳”目标的提出带动了氢产量快速提升,2021年我国氢能产量达到3300万吨,同比增长32%。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氢能行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重点产业集群,中部及西部川渝地区也初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为代表,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在氢气制取、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珠三角地区以佛山、广州为代表,依托当地发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在商用车燃料电池方面建立了成熟的产业链,实现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外销运输。

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城市为核心,依托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燃料电池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较早开展工业尾气制氢、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燃料汽车的大规模应用。

中部地区以湖北和河南为代表,着力发展氢气制取、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制造、大客车规模应用等;西部地区则以四川为代表,其拥有油气资源和水电资源优势,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电堆研发的重要地区。

陕西省发展氢能的优势

纵观各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地方资源、产业禀赋发展氢能成为各地布局氢能产业的关键。而作为全国能源大省,陕西在氢能产业有着政策支持、资源富足、产业链完备、科研实力雄厚、场景应用丰富等优势。

陕西氢能政策完善。氢能产业链是陕西省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陕西省先后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并提出陕西省发展氢能的总体目标,即到2030年,全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陕西氢气资源富足。全省化工副产氢每年超过200万吨,高品质副产氢每年约20万吨,高纯氢产能每年8600吨,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同时,陕西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潜力巨大,绿氢潜在产能每年约30万吨,进一步丰富了氢能产业的资源基础。

陕西氢能产业链完备,氢能产业上下游均有技术支撑。隆基氢能、氢易能源、华秦新能源等在绿氢制备、储氢装备、有机液体储氢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延长石油、航天六院、旭氢时代等在燃料电池及其零部件生产方面研发实力强;陕汽集团、德创未来等拥有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能力;陕煤研究院可生产研发动力电池系统。

陕西科研实力强劲。陕西有近百所高校,近千家各类科研院所。西安交大、西工大学等院校在光催化制氢、氢燃料电池、先进储氢载体、固态储氢等领域成果丰硕;中国石油集团管材研究所在气态储氢材料方面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延长石油、陕煤化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工程中心。这些科研院所能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陕西氢能运力公司发车成功

陕西氢能应用场景丰富。西安是国家物流枢纽和特大城市,在交通运输、能源供给、工业制造等领域压力较大,催生氢能的多元化应用;榆林煤炭及氢能资源丰富,城市公交、市政作业、城市物流面临氢能需求,正在积极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宝鸡则发挥风光资源、能源产业、汽车产业以及多元运输场景的优势,构建“一核两翼”的氢能发展空间布局……

数据显示,陕西省规上企业氢产能每年427.37万吨,位列全国第三,制氢项目83个,绿氢项目4个,加强站9个,氢能企业数量101家。此外,陕西省全省首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已成功下线;有45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试运行,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加氢站达4座;燃料电池汽车产能达1000辆/年。

咸阳高新区氢能发展情况

除了与陕西共享资源、产业、人才、场景等优势要素外,咸阳高新区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还有独特优势。

一是氢能产业基础完备。聚合陕西省质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专业公司等优势资源,建成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依托该园区构建完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涉氢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依托技术创新、产业聚集、质量基础服务、市场应用和人才培养等优势,全力打造集中展示的制氢、储运、用氢、加氢的质量强链综合示范园区、关键技术创新高地、产业聚集孵化中心。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二是全域承接成果转化。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咸阳先行区为统揽,与西部创新港零距离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便捷。目前区内建成标准化厂房210万平方米,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30家,建成2个国家级、4个省级研发平台共12个孵化载体,入孵企业达350余家。此外,出资4000万元与西安交大成立瞪羚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平台,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渭河北岸转孵区,引进西安交大压电陶瓷、西工大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科创项目121个。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三是产业承接优势明显。高新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目前,高新区有高新交大梦桃学校、咸阳市高新一中等多所公办学校,两寺渡公园、湖畔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新新悦国际酒店、纺织四路夜市街等商业配套……未来还将布局三甲医院、名校、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持续提升高新区的城市竞争力,有力地吸引科创企业、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产业人才落户,促进氢能产业高速发展。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

目前,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已经成为高新区发展氢能产业的主阵地。园区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拥有综合办公楼、展厅、生产厂房等共15栋建筑。

高新V视角|氢能产业发展“新动向”

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入驻单位集中签约活动

今年2月6日,高新区举行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入驻单位集中签约活动,吸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省氢能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等10余家单位入驻,启动了17个项目,涉及储氢瓶、储氢装置专用密封材料、电解制氢密封件、氢燃料客车等,在“制、储、运、用”全产业链条中都有布局。高新区将以此为依托,奋力孵化一批“专精特新”氢能企业,建设以秦创原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氢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总窗口。

本文转载自咸阳高新区,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7月29日 11:19
下一篇 2024年7月30日 09:50

相关推荐

  • 产业化不断推进 氢能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

    发稿时间:2024-02-04 10:07:00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近来发展应用显著提速,热度正快速攀升。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时注意到,氢燃料客车和冷链车在附近的道路上通行,二期新建大型加氢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时有车辆进入加氢……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

    2024年2月4日
    26300
  • 100台氢能大巴,“中国制造”首次出口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1月19日,飞驰科技举办了以“氢能出海 连接未来”为主题的全球首款氢能大巴出口以色列及欧洲交付仪式。活动现场,以色列客户、领事以及佛山市南海区发改委领导、合作方Allenbus及飞驰科技的多位领导共同出席。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1月19日,飞驰科技举办了以“氢能出海 连接未来”为主题的全球首款氢能大巴出口以色列及欧洲交付仪…

    2024年11月21日
    18600
  • 远距离纯氢运输技术取得突破!氢能板块进入明确投资窗口期

    《科创板日报》6月26日讯(编辑 邱思雨) 6月25日,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取得成功。 在哈密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工作人员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氢测试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测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对输氢非金属管道进行的高压在线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对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技术专家邱姝娟表示…

    2023年6月26日
    21500
  • 产能将达500万吨!这个国家要花23亿美元开发绿氢!

    1月6日外媒报道,印度政府批准拨款23亿美元用于支持绿氢的生产、使用和出口,旨在使该国成为这个新兴产业的全球中心。 报道称,印度的目标是在这个十年结束前形成生产至少500万吨绿氢的能力,1月4日晚间宣布的这笔资金是朝着该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绿氢是电解水生产的氢,以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电力为动力。世界上大部分氢是利用矿物燃料(尤其是天然气)生产的。

    2023年1月8日
    362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参观氢能展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2024年10月29日 上市企业
    2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