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项目“遍地开花”,是什么在推动产业链商业化发展

2024年步入最后一季度,国内的氢能项目正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

刚刚过去的9月,已有超过十个氢能项目签约、备案、开工、投产。比如9月2日,攀枝花市西区签约5亿元氢能项目,主要建设项目有氢能农机具生产基地、新型电解水制氢基地等;9月3日,联合能源集团携手三峡国际与约旦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签署绿色氢能项目谅解备忘录,目标每年生产20万吨绿氨。

今年上半年,国内绿氢招投标项目也有增加趋势。行业机构SMM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解槽的中标规模为524.15MW(含海内外签约订单)。

其中典型的绿氢项目包括三峡乌兰察布碱性电解水制氢项目、中能建风光氢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320MW)、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二期)(60MW)、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70MW)、国华沧州1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项目等。

氢能项目的“遍地开花”一定程度是下游应用场景快速发展的结果。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我国第一个氢能换罐地方标准、富氢水稻团体标准工作组刚刚正式成立。氢能车换罐补能、富氢水农业灌溉等氢能在交通领域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也正在倒逼氢能产业链的商业化发展。

以氢能车换罐补能为例,杰宁公司董事长王桂宁日前在2024上海国际氢能高峰论坛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不同于传统的加氢方式,参照锂电车的换电模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直接空瓶换满瓶,是符合当下国情解决氢储运的模式。我国作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氢气在化工领域的生产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专业工厂制氢、罐装安全风险小,且更经济。

“传统车用纯氢的储运加费用为17元/kg,换氢模式下储运换费用为5元/kg,氢气运输加注成本降低了七成。”王桂宁说。

除了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的推动,政策端的大力支持也是助推氢能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动力。

今年,国务院首次将氢能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部署了多项任务。从补贴政策上看,国家通过资金补贴来支持购置燃料电池车,鼓励氢能产业链下游需求。2024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公示了第一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共计11.42亿元。

展望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华安证券在研报中预测,氢能板块投资即将迎来窗口期,重点关注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等环节。“政策支持和补贴激励将进一步落实,绿氢项目有望加快落地,电解槽的招标规模有望达到3GW至4GW。”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氢能项目“遍地开花”,是什么在推动产业链商业化发展 (baidu.c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432845711020662&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0月8日 14:39
下一篇 2024年10月10日 09:08

相关推荐

  • 氢能产业链加速出海 13只概念股预测高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 朱听武   9月10日,远景能源与西班牙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西班牙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绿氢产业链,并和西班牙企业一起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计划实现100%绿电制氢。   氢能企业密集出海   2023年以来,已有隆基氢能、天合集团、中电丰业3家氢能企业先后入局西班牙氢能市场。   今年9月,中电丰业宣布,总投资超20亿欧元在西班牙安达卢西…

    投融资 2024年9月13日
    10400
  • 稳定性超19100小时!孙立成院士团队创造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记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及其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电解水制氢催化剂,这一新催化剂测得的稳定性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9100小时。据悉,该工艺颠覆了制备催化剂常规使用的均相溶液体系,他们在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基础上,进行析氧反应电化学催化剂制备,首次通过“一步法”成功合成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WE)的新型催化电极材料 CAPist-L1。同时…

    2024年8月26日
    15000
  • 氢能的瓶颈,只在降本

    本文作者:险峰新能源团队骆潇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文标题:《氢能的破局逻辑:为何上游如此重要?》 站在2023年的当下,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是什么? 展开之前,先分享我们在近期走访调研中遇到的两个小故事: 1. 某氢燃料电池企业A和某地方政府B接洽产线落地事宜。B市属于北方三线城市,相比于一些富裕省份,能给到的优惠政策有限,原本A企业谈的兴趣不太大,…

    2023年3月1日
    31400
  • “氢”风徐来,广州迎风而上

    2023-12-07 08:00  来源:南方+ 黄舒旻 傅鹏 “呼吸的是空气,加入的是氢气,排放的是水。”   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好的能源”,似乎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优解”。   但不可忽视的是,储氢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瓶颈,限制着氢能的普及使用。   对于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发展氢能既是产业结构调整所需,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起着关键作用。…

    2023年12月7日 投融资
    23200
  • 东吴证券:绿氢项目密集开建,氢能开启10年高速成长产业周期

    煤炭污染严重,新能源消纳难,而绿氢作为工业脱碳与新能源脱网的完美结合,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 东吴证券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绿氢成本下降路径清晰,零碳加持预估2025-2027年基本可实现与天然气制氢平价。 与此同时,全球绿氢项目密集开建,开启10年高速成长产业周期,预计2030年绿氢占比有望达到30%,产量超3000万吨。 此外,产业成长周期明确设备先…

    2023年3月10日
    3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