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码头上,氢能重卡穿梭行驶;长风掠过的港湾边,氢能船舶载着货物缓缓驶出。氢及其衍生物的贸易,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氢贸易不仅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新蓝海,更是推动全球氢经济的“加速器”。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联合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23更新版《全球氢能流动》报告指出,氢在向净零排放过渡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球氢贸易将在刺激氢的采用和加速氢经济向更具成本效益的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如欧盟、美国、日本等积极开展氢和氢基燃料的国际贸易,通过贸易连接全球氢供应和需求,大幅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力图占据氢贸易格局的核心地位,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想要发掘氢贸易这座“金矿”,就需要不断扩大“朋友圈”,共谋发展。按照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计,到2050年绿氢将占全球能源消耗的12%,将显示出影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并在能源贸易中创造新的全球关系;到2050年,超过30%的氢气生产将用于国际贸易,超过今天的天然气份额。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减碳的需求显著增加,国际氢贸易正在快速发展,成为链接全球氢经济的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各国也开始寻求氢贸易合作伙伴,通过协商缔结协议,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供需匹配,抢抓贸易机会各国积极开拓氢市场
林德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氢能委员会联合主席Sanjiv Lamba表示:“要认识到氢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需要超越国界的思维。通过贸易连接全球氢供应和需求将大幅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扩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释放氢的全部潜力。”
面对全球氢能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时伴随地理区域之间的清洁氢生产成本差异逐渐变大,低成本氢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家和需要进口的国家之间出现了贸易机会。从各个国家情况来看,日本将成为氢能主要进口国,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绿氢,通过氨或液态有机氢载体运输至国内的成本将降至约5.5美元/千克(37.8元人民币/千克),比国内氢气生产成本低约16%。同时,日本正探索从沙特进口氨的可行性,用于日本掺氢燃气轮机发电。沙特、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传统的能源出口国也在积极寻找氢气出口机会。澳大利亚把氢能贸易作为未来贸易的重要战略,预计未来每年的氢贸易额将达17亿美元。在最近发布的新版国家氢能战略中,澳大利亚计划在现有贸易关系的基础上,力争到2030年每年出口20万吨氢气,最大目标为120万吨。新西兰政府发布了《塔拉纳基氢气路线图》,把氢能贸易作为能源出口战略的一部分,预计2030年氢气出口规模达1200万吨,2025年后氢能贸易量将明显增加,年均增长近150万吨,澳大利亚和中东地区将是其出口增量的主要地区。
加强对话,深化合作COP28启动氢能旗舰计划
WTO贸易与环境司司长Aik Hoe Lim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开放、可预测和连贯的贸易将是培育绿氢价值链的关键。”在考虑到标准和验证程序对于建立可持续氢市场的重要性方面,他补充道:“WTO规则可以为如何制定真正的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法规和兼容的验证程序提供有用的指导。“
2023年7月,国际氢贸易论坛(IHTF)在印度果阿举行的第14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14)期间启动,旨在加速全球氢贸易。该论坛将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促进各国政府就新兴的国际氢市场进行对话。2023年底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氢跨境贸易的旗舰举措,包括氢及氢衍生物认证计划政府间互认意向声明、为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不同来源氢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全球基准(ISO方法论)、氢及衍生品跨境贸易走廊的公私声明等,旨在释放氢及其衍生物跨境价值链的社会经济效益。
氢能国际贸易加快部署赋能区域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3)》,英、美、德、法等22个国家倡议,在特定贸易航线打造“绿色走廊”,加速零碳燃料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截至2023年底,全球绿色走廊倡议数量增长至44个,多国计划依托绿色走廊建设实现绿氢的互联互通和国际贸易,亚欧、非欧等多个走廊已进入实施阶段并明确了优先燃料和运营目标。其中,荷兰启动1200公里输氢管道建设,计划贯通现有及规划的制氢工厂、用氢企业、工业园区和海港码头;俄罗斯、沙特等传统能源出口国家正在探索通过液氢等多种形式加大氢能出口力度。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氢和氢基燃料国际贸易比例将超过20%,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打造基础设施,连接供需两端助力氢能进出口项
川崎重工会长兼氢能委员会联席会长Yoshinori Kanehana表示:“通过利用全球贸易的潜力,我们可以在最佳地点最大限度地生产清洁氢气,并将其经济高效地运送到需求中心。我们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跨价值链合作,以降低成本并为全球氢贸易建设基础设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氢能进出口项目成功实现的基础要素之一。2023更新版《全球氢能流动》报告指出,为促进氢及其衍生物贸易发展,到2050年每年将需要在运输、转化和再转化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约700亿美元。欧盟规划2030年实现2000万吨可再生氢产量,其中1000万吨进口。在运输氢气时,如果距离在5000公里以内,那么管道是最有效的运输方式。欧盟计划建设5条氢气管道走廊、5.3万公里氢能管网,使得每公斤氢气仅增加约0.4-0.5美元运输成本。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商正计划在欧盟境内大规模铺设氢气输送管道,把预计成为生产中心的欧洲南部地区与需求集中的北部地区连接起来。目前,欧盟正在使用的氢气运输管道约为1600公里,覆盖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德国。
绿色且高效氢基绿色燃料助力氢贸易
2024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彭苏萍作《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主旨演讲时表示,“氢能在储能、燃料电池发电、燃料电池重卡以及港口和船舶中的应用,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氨作为氢的载体,解决了纯氢的安全性问题,预计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全球碳减排紧迫趋势下,低碳、零碳排放相关技术的应用成为难减排行业未来的重点。绿氢合成绿氨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氢能的储运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增强安全性,并有助于推动氢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应用,特别是在航运和发电领域的脱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球每年的氨运输量为1800万至2000万吨,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运输能力将增加30%。增长后的运能将足以满足全球对氨的运输需求。与此同时,预计到2027年,一些进口氨的码头将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将增加1400万吨。
氢能认证标准统一化促进国际氢贸易发展可持续
德国大使参赞于娜在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同期开展的“国际绿氢标准与市场”专题论坛表示:“氢能市场可持续发展和增长需要有统一标准,不仅针对氢气而且其衍生物也要制定标准。”
氢能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性清洁能源。各国在制定国内氢能发展战略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制定氢气供应链国际标准,抢占国际氢能贸易市场话语权。《全球氢能评论2023》指出,扩大低排放氢使用是推动氢交易的关键。根据已宣布的出口导向型项目,尽管全球可出口1600万吨氢当量,但仅有极少数项目获得最终投资。这些项目的成功实现依赖于长期的安全保障、合格认证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监管和认证是主要障碍,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找寻解决方案。为充分利用低排放氢的机会,各国政府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
2023年12月5日举行的“氢能高级别圆桌会议”活动期间,日本、德国、纳米比亚和阿联酋等39个国家宣布并签署了《COP28关于可再生低碳氢及氢衍生物认证计划相互认可的意向声明》,寻求在政治和技术层面相互承认氢能认证计划,以此促进全球市场的发展。意向声明签署方致力于加速和协调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实现方法学和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该倡议还为采取进一步措施与参与国协调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2024年6月3日,日本和欧盟发表联合声明称,将合作制定氢气供应链的国际标准,以期在塑造新市场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这些规则将涵盖燃料的生产和运输技术等领域。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氢贸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与私营部门携手并进,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氢能市场的繁荣与扩张,不断加深氢能领域的国际合作。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政策的有力支持,预计未来几年内,氢贸易将迎来显著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氢能联盟将持续发挥组织力量,共同期待并积极参与这一历史性的进程,携手全球氢能力量开创能源时代的新篇章。
– THE END –
图文来源于中国氢能联盟及网络等公开渠道
编辑 | 庄婉喆
责编 | 卢常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转载自中国氢能联盟 氢能联盟CHA,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