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直接裂解制氢技术,成熟吗?

当我们提到甲醇制氢时,国内外最常规的技术是甲醇+水重整制氢,也叫甲醇裂解制氢,或者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MSR),类似天然气制氢(SMR,Steam Methane Reforming,烃类蒸汽重整)。

知识点

甲醇水制氢技术:反应式为CHOH + HO → CO + 3H,该反应整体为吸热反应,因此一般通过导热油(240-280℃)进行加热,可以直接在反应器中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最大化的生成氢气,后续通过变压吸附或者膜分离技术分离氢气。

甲醇直接裂解制氢技术:顾名思义,反应不含有水,即直接甲醇汽化后,进行干裂接(催化剂作用下),CHOH → CO + 2H,该反应也是吸热反应,只是说,反应的产物并不是氢气和二氧化碳,而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

甲醇直接裂解技术是否成熟?

先说结论:甲醇催化裂解,本身技术上可行,但是国内外以制氢为目的领域几乎无人用?为什么呢?

甲醇直接热裂解和甲醇水重整制氢的区别

1. 反应原理与产物组成

参数甲醇直接裂解制氢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核心反应式CH₃OH → CO + 2H₂CH₃OH + H₂O → CO₂ + 3H₂
主要产物组成H₂ 66.7% + CO 33.3%H₂ 75% + CO₂ 25% + CO <1%
反应热力学性质强吸热(ΔH = +90.7 kJ/mol)弱吸热(ΔH = +49.5 kJ/mol)
副产物特点CO含量高,难分离CO₂为主,易分离利用

经过计算分析:

  • 原料消耗:同样生成1kg的氢气,从原料角度来看,选择甲醇水制氢(水能提供1个氢气分子),需要的原料甲醇6-6.5kg;但是如果用甲醇直接裂解,则需要9-11kg;当从原料消耗上,甲醇直裂解消耗太大,几乎翻倍,原因是因为前者有水加持,后者直接裂解一氧化碳,未进一步生产氢气。
  • 汽化及反应热:甲醇水裂解制氢反应,生产1kg的氢气,消耗的热量(利用完转化反应气的余热之后,额外需要的汽化和反应热)~9-10kW,而甲醇直接裂解需要的热量~11-12kW,可见甲醇直接裂解制氢,从节能方面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呢,因为甲醇制氢中最常见的两个反应式:CHOH → CO + 2H是强吸热反应,而后者CO + HO → CO + H是放热反应,反而可以抵消一部分热量需求。

举例:生产1000标方的氢气,如果是选用甲醇直接裂解,选用电加热器,则电加热器需要提供的理论输出热量至少为:1000kW以上。基本上,选用电加热器生产氢气,生产1标方氢气,至少消耗1度电。(不管哪种生产工艺)

2.工艺条件与技术要求

参数直接裂解水蒸气重整
反应温度280–320℃230–260℃(操作更温和)
操作压力0.9–2.0 MPa1.0–5.0 MPa
催化剂铜基催化剂(Cu/ZnO/Al₂O₃),易硫中毒铜基催化剂(同左),抗毒助剂更成熟

3. 经济性与成本对比

指标直接裂解水蒸气重整
原料成本占比甲醇占制氢总成本70%以上单位H₂甲醇消耗更低
净化成本高(CO分离成本高)低(CO<1%,PSA提纯简单)
综合成本
适用规模中小规模(<100 Nm³/h)可扩展至60,000 Nm³/h

结论

  1. 甲醇直接裂解制氢和一氧化碳,小规模化利用,技术可行,但国内外项目不多。
  2. 如果目的是生产氢气,那肯定首选甲醇水裂解制氢,因为单位甲醇消耗的情况下既能生产更多的氢气,又能减少能耗,同时氢气的收率也较高,氢气和二氧化碳容易分离。
  3. 如果选用电加热器进行氢气生产,电耗均不低于1kWh/标方氢气,所以单位氢气的成本会比较高,除非电价极低,如不到0.1元/kWh;
  4. 甲醇直接裂解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气(CO+H),也就是常说的HyCO,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提取高附加值的CO,但是目前国内外,单独建设甲醇裂解制合成气的项目并不多,原因主要是催化剂使用寿命受限,容易积碳失活。此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分离成本极高,需要用到锂分子筛,且消耗大量压缩机功耗,最后生成出来的一氧化碳成本不低。

本文转载自氢链2040 竹杖芒鞋,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5年6月3日 14:44
下一篇 2025年6月5日 09:44

相关推荐

  • 2035年105万辆氢车,NEDO发布2025年《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

    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发布了最新《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2025年2月)》和《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解说书)(2025年2月)》(文末可扫码下载阅读)。 相比2024年3月发布版本,本次修订主要新增了燃料电池乘用车(FCV)面向2035年的具体技术指标,以及为实现对应目标的技术开发课题。基于氢气供应的充足…

    2025年2月8日
    12500
  • 氨氢融合!全国首个,南海发布!

    9月26日,蒙娜丽莎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投产暨佛山市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发布会在南海区蒙娜丽莎集团总部举行。会上,蒙娜丽莎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上迎来新突破。同时,南海区在国内率先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旨在进一步响应国家战新产业的部署,推动构建…

    2024年9月29日 上市企业
    21600
  • 产业化不断推进 氢能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

    发稿时间:2024-02-04 10:07:00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近来发展应用显著提速,热度正快速攀升。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时注意到,氢燃料客车和冷链车在附近的道路上通行,二期新建大型加氢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时有车辆进入加氢……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

    2024年2月4日
    25800
  • 李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节能降碳!氢能迎来“泼天富贵”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牵引性带动性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更好释放内需潜力。会议决定,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方式,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

    2024年7月29日
    19200
  • 氢能的瓶颈,只在降本

    本文作者:险峰新能源团队骆潇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原文标题:《氢能的破局逻辑:为何上游如此重要?》 站在2023年的当下,制约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是什么? 展开之前,先分享我们在近期走访调研中遇到的两个小故事: 1. 某氢燃料电池企业A和某地方政府B接洽产线落地事宜。B市属于北方三线城市,相比于一些富裕省份,能给到的优惠政策有限,原本A企业谈的兴趣不太大,…

    2023年3月1日
    3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