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为2030年后氢能发展画出蓝图!

国家能源局为2030年后氢能发展画出蓝图!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氢能在路径中承担重任。

文件提出,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

在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这一时期,以机械储能、热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10小时以上长时储能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实现日以上时间尺度的平衡调节,推动局部电网形态向动态平衡过渡。

在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氢能领域有如下特征:

1、用户侧与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交通、化工领域绿电制氢、绿电制甲烷、绿电制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范围推广。

2、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依托储能技术、虚拟同步机技术、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智慧集控技术等创新突破,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

3、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低频输电、超导直流输电等新型技术实现突破,支撑网架薄弱地区的新能源开发需求,交直流互联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等形态广泛并存。能源与电力输送协同发展,打造输电—输气一体化的“超导能源管道”,实现能源与电力输送格局变革。

4、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储电、储热、储气和储氢等多种类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重点发展基于液氢和液氨的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满足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调节和存储需求,保障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运行,解决新能源季节出力不均衡情况下系统长时间尺度平衡调节问题,支撑电力系统实现跨季节的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效率大幅提升。

文件给出了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

为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推动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进步并向各行业高比例渗透,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为解决电力系统跨季平衡调节问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研发先进固态储氢材料,着力突破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电氢转换技术装备,开展大规模氢能制备和综合利用示范应用。推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优化新型储能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储电、储热、储气、储冷、储氢优势,实现多种类储能的有机结合和优化运行,促进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机理和平衡手段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任务中还包括力系统标准与规范创新:开展氢电耦合、电力人工智能、电力集成电路、电力区块链、电力智能传感、电力数字平台等新兴领域标准化制定工作,促进先进电力技术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助力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将在规模化、高安全性新型储能技术装备领域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研发质子交换膜和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等关键技术,开展氢储运/加注关键技术、燃料电池设备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氢能制备利用关键技术完全国产化,研发纯氢气燃气发电机组。

本文转载自氢能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19:30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19:36

相关推荐

  • 上海发布氢能交通落地方案,有望将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朝前推进一大步(方案点评)

    2023年7月份,上海市交通委联合发改委、经信委发布《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这是主管委办局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制定的行动方案,有望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往前推进一大步。此前的2022年6月份,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再往前追溯到2017年9月,上海市率先发布《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创业分享 2023年7月21日
    29400
  • 动察:不断进化,氢能源行业技术布局及创新观察

    就在几年前,零排放氢经济的梦想似乎只是一个气候保护的矛盾修辞,当时化石能源,包括天然气和煤炭是全球氢供应的主要来源。现在仍然如此,但新的绿色氢技术正开始将它们推到一边。沼气和其他有机废物也在发挥作用,现在的主要焦点是从水中提取氢气的电解系统,电力来自风能、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从可再生能源的角度使水产氢赢得了“绿色”氢的称号。从工业来源回收的氢气也可能在气…

    2023年7月20日 投融资
    26100
  • 项目招募 | 2025第十三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第三季度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专场项目招募正式启动

     行业头条 • 2025年7月23日 下午4:50 让创新扎根 让世界生长 2025第十三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 第三季度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专场 项目招募正式启动 诚邀全球创新人才参与

    2025年7月23日 创业分享
    6200
  • 储能企业不出海便出局

    7月15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震撼了业界。该项目将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到去年为止,阳光电源的累计出货也不过10.5GWh,可见本次订单之大。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储能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2024年7月25日
    17200
  • 2024下半年储能深度分析

    文 | 鑫椤储能 01 国内:采招需求旺盛,24年有望维持快增 并网与招标规模快速增长,配储时长显著提升24年上半年储能装机快速增长,配储时长显著提升。根据CNESA,23年储能装机规模21.5GW /46.6GWh,同比+192.6%/193.1%;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34.5GW /74.5GWh。根据CNESA,24年1-6月并网规模…

    2024年9月9日
    2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