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项目|自研氢动力无人机与燃料电池系统,「新创氢翼」以氢能替代方案拓宽工业无人机应用边界

当前,工业无人机作为专业的测绘、探查、巡检工具,已应用到国家的能源基建、环保气象、物流仓储、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中。大多数无人机以燃油动力和锂电动力为主,但燃油和电动无人机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续航能力都存在明显短板,在经济成本和环保角度制约着无人机的应用发展。

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燃油无人机发动机震动较大,整机较重,危险系数较高;飞行时震动会对无人机搭载的精密设备造成影响和损坏,也因此燃油无人机仅能用于低端场景;锂电动力无人机由于追求续航自重小、桨叶选型尺寸相对较大迎风面积大、转速低机动性不足对抗风力的能力弱,电动多旋翼风大时飞行,上下跳动,稳定性较差,安全性也不足;此外锂电池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比较有限,受到尖锐物体碰撞还可能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续航能力方面,锂电动力无人机短板明显,电动无人机续航能力一般只有30分钟左右,去除起降,实际有效飞行时间仅有十多分钟,且未来突破理论上限难度巨大。这也导致其无法满足许多场景作业的需求。如远距离的巡检、物流,长航时需求的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等。

成本角度来看,燃油无人机每飞行三四十个小时就要做一次拆机保养,费时费力,通常发动机使用寿命不超过200小时。锂电池无人机则由于航行时间过短,在充电换电上需花费大量时间成本,使用寿命在200个循环左右,而当锂电无人机为满足较远距离作业时,还需铺设无人机巢补电。

此外,燃油无人机还存在尾气、噪音污染等问题。

而氢能替代方案将为无人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可能。首先覆盖里程和续航方面,氢动力无人机单次续航可超过三小时,覆盖范围能达到200km,且无需额外布设无人机巢。其次,氢燃料环境适应能力更高,氢燃料电池能够适应-20℃到40℃的环境,性能一致性强,可覆盖场景能达到95%。且氢能效率转化较高,反应仅产生水实现0碳排放。

氢动力方案也由此极大拓宽了工业无人机的应用边界,可用作夜间应急照明和搜救、长时巡查、广域测绘和无人货运等,在中继通讯中还能作为持续驻空的便携移动基站。

在此背景下,「新创氢翼」于2020年在浙江新昌成立,目前已推出第一代和第二代氢动力无人机。第一代产品为全球首款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量产型氢动力无人机,能实现载重3公斤,飞行3小时。第二代产品为全球首款集成降落伞的量产型氢动力无人机,载重从3公斤升级到10公斤,最大航时超过6小时,且最高里程可达360公里。

早期项目|自研氢动力无人机与燃料电池系统,「新创氢翼」以氢能替代方案拓宽工业无人机应用边界

新创氢翼第一代氢动力无人机

早期项目|自研氢动力无人机与燃料电池系统,「新创氢翼」以氢能替代方案拓宽工业无人机应用边界

新创氢翼第二代氢动力无人机

「新创氢翼」的氢能无人机在初始购入成本与锂电无人机成本接近的情况下,寿命远超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半小时折旧成本约为17元,而传统锂电池半小时折旧约100元,并且氢能还节省了数十万左右的布设无人机巢成本。

同时,「新创氢翼」还自主研发生产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等氢动力无人机核心技术。自研的风冷膜电极产品装堆实测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可以达到0.8A/cm2和0.5W/cm2;燃料电池堆性能达到国际领先;高性能电堆密封和结构一体化设计,可实现自动化电堆生产和电堆轻量化。

去年「新创氢翼」已交付部分整机产品,未来还将开发覆盖制氢、储氢到氢能无人机应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一站式解决方案。

早期项目|自研氢动力无人机与燃料电池系统,「新创氢翼」以氢能替代方案拓宽工业无人机应用边界

图源企业

团队方面,新创氢翼创始人徐伟强为北航前飞机系副主任,广东电池行业协会副会长,具有氢能和无人机学科交叉背景,曾在2012-2015年间负责主持863重点项目,开展高空长航时氢动力无人机研制,涉及大型高空氢动力无人机总体设计、航空氢发动机改装测试、机载液氢储罐研制等;他还是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委员会委员,是“无人机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据了解,新创氢翼即将启动新一轮融资,蓝钟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主要用于在手订单交付和新产品研发。

本文转载自36氪,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3月24日 10:53
下一篇 2023年3月24日 13:14

相关推荐

  • 国投招商领投,氢能商用车新势力海珀特迎来4.5亿元A轮融资

    近日,海珀特宣布成功完成4.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Center Venture、Hydrogenic联合领投,广州水木氢云股权投资、北京顺源长芯咨询管理、海南易德投资、北京太极华青佩诚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氢能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氢能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

    2025年4月22日 创业分享
    9600
  • 中能观察丨三类海洋氢能开发场景具备较高可行性

    向深蓝探寻碧波万“氢” ——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观察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 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与…

    投融资 2025年4月8日
    8300
  • 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

    2023年8月8日
    24000
  • 年产燃料电池系统30000套、电堆50000套

    8月21日上午,重庆市2024年8月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在九龙坡区举行。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投产,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致辞,市领导卢红、罗蔺、陈新武、刘尚进、郑向东参加。 袁家军书记与胡衡华市长来到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听取重庆市8月重大项目开工投产和九龙坡区开工项目情况介绍。国鸿氢能董事长陈晓敏汇报了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情况。 …

    2024年8月26日
    15800
  • 从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看氢能产业发展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说,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氢能产业在制、储、输、用等领域进展如何?氢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新华视点”记者就…

    创业分享 2023年5月29日
    30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