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安瑞科2022年核心溢利大增氢能收入翻番

本公司总收益同比上升6.4%至人民币196.0亿元(2021年:人民币184.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9.4%至人民币10.6亿元(2021年:人民币8.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人民币0.528元(2021年:人民币0.447元)及人民币0.468元(2021年:人民币0.428元)。

  基于本公司的业务保持持续发展及与股东分享回报的宗旨,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4港元(2021年:每股0.21港元),同比增长14.3%,派息比率约40%。

  中集安瑞科董事长高翔先生表示:“全球经济于2022年面对众多挑战,俄乌冲突、通胀高企和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迭加,整体市场需求出现较大波动。面对充满挑战的国内外能源发展趋势,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年内,公司三大业务稳步布局,其中氢能业务实现了翻倍增长。”

  核心溢利大幅提升 氢能收入翻倍增长

  由于2022年LNG价格全年高位运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的运输装备需求,虽如此,国产气增产也带动了公司相关上游天然气加工处理和分销业务收入录得亮眼成绩,清洁能源分部收益总体录得微降。海外业务亦创历史新高,中标多个海外大型低温储罐项目,陆上清洁能源海外业务收入实现人民币15.4亿元,占陆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的20.4%,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

  水上清洁能源领域方面,年内共交付四艘中小型液化气船及78艘油改气船舶,并完成了在珠江、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等各大水系航道的重要战略部署。

  氢能领域方面,年内公司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多个环节均取得较大进展,实现收入人民币4.4亿元,同比增长152.4%。在制氢环节,公司实现首台1,200Nm /h碱性电解槽下线;储运环节,绿氢项目的产能爆发使氢气存储装备的订单同比大幅增长92%,2023年有望维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于年内成功研发了膈膜压缩机并开始市场销售。总体而言,得益于国内经济稳步复苏,LNG价格逐步回落,2023年首两月清洁能源分部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1.4%。

  化工环境分部收益大幅上升38.2%至人民币52.4亿元(2021年:人民币37.9亿元),占公司整体收益26.7%。(2021年:20.6%)。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逐步恢复,罐箱市场需求量也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年内标准罐箱及特种罐箱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全球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该分部积极拓展后市场、智能化产品业务,围绕物流枢纽或化工集聚区布局堆场服务网点,年内中集赛维罐箱服务(连云港)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液态食品分部收益于年内上升5.8%至人民币36.2亿元(2021年:人民币34.2亿元),占公司整体收益18.5%(2021年:18.6%)。该分部年内稳步增长,位于美国、墨西哥、柬埔寨及中国的多个交钥匙项目均取得良好进展,并已于白酒及生物医药等项目取得初步订单。2023年首两月液态食品分部新签订单亦稳步增长。

  发挥全产业布局优势 敏锐捕捉市场机会

  清洁能源分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更清洁低碳、更安全高效的方向转型,长期而言,全球对LNG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当前全球供应格局正面临改变,相关进出口终端基础建设需求将保持增长,储运加装备环节亦将受益于天然气消费占比的提升得以扩张。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方面,国际航运业EEXI新规出台,长江流域正积极推动船舶油改气等绿色航运举措,公司中小型液化气化及船舶油改气业务有望受益。氢能方面,目前各地绿氢项目纷纷上马,有望带动氢能储运装备销售。总体而言,公司将继续围绕「制、储、运、加」及应用场景的全产业布局优势,敏锐捕捉市场结构化机遇。

  化工环境分部

  随着全球产业迭代升级,以及更加严格执行安全和环保相关政策法规,化工产品逐步从低端初级化工产品向高端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转变,对罐箱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正在大力推进化学品专业化安全运输,鼓励化学品专业运装设备和配套设施建设,为罐式集装箱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公司将继续巩固罐式集装箱的市场领先地位,并积极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和后市场服务。

  液态食品分部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亚太地区的精酿啤酒、威士忌及白酒等品类有望保持不俗增速。公司将继续把握在中国的产业政策持续推动下的零碳酒厂、白酒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及欧洲的生物医药机会,将啤酒装备优势延伸至更多领域,并成为各细分品类的业内主要装备供应商。

  高翔董事长总结说:“在低碳趋势及全球能源格局剧变所带动的能源转型需求下,公司以天然气和氢能为首的清洁能源业务势必受惠于相关市场未来的长期发展空间,配合以智能制造和服务为主的化工环境业务和力争实现全球化多品类的交钥匙总包能力的液态食品业务,充分把握全球市场的机遇。公司将继续把握国内经济复苏大势,持续响应国策为共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我们的贡献及努力。”

本文转载自国际船舶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3月22日 13:50
下一篇 2023年3月24日 13:12

相关推荐

  • 氢能源制氢行业专题报告:绿氢电解槽,方兴未艾

    (报告出品方:国海证券) 一、氢能:脱碳和氢储催生需求,化工+交通领域是主体 氢能:清洁零碳的二次能源,能源转型不可或缺 我国亟需使用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转型。然而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可再生能源两大问 题逐渐凸显。 I. 问题1:风能、太阳能往往通过发电设备转化为电能,在建筑、工业供热等电气化受限的领域无法被有效利用; II. 问…

    2023年4月4日 前瞻报告
    39400
  • 全球最大光伏制氢生产项目投产送点

     近日,全球最大光伏制氢生产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220千伏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该项目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对推动绿氢产业链发展、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只是我国风光储氢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有测算显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

    2023年5月31日
    28700
  • 将投放3000辆氢能汽车,新建5座加氢站!打造国家级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

    湖北日报讯(记者谢慧敏、通讯员高玲玲)8月16日,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启动建设,产业园规划同步发布,打造国家级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基地,计划到2030年,总体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引进30家氢能企业,推动3家氢能企业上市,新建5座加氢站,投放3000辆氢能示范运营车辆,实现营收总额500亿元。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

    2024年8月19日 投融资
    18200
  • 活动报名|数字技术赋能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将于12月18日举办!报名从速!

    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数字技术赋能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即将于12月18日(下周一)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此次论坛将汇集国内外氢能领域的院士专家、教授学者和企业代表,从全方位探讨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发,充分探讨和引领,会议不仅为企业搭建了资源对接与技术交流的友好平台,更为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实施建立了通道,欢迎各企业、机构及有关人士积极…

    2023年12月15日
    25400
  • 内江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发展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蕾 文/图 实现“双碳”目标,绿色能源产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近年来,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征程中,内江积极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坚持“以示范推产业、建园区、促发展”的思路,切实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完善配套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工业副产氢和页岩气高效脱碳制氢、燃料电池及…

    2023年6月8日
    341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