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运氢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由于氢冶金等应用场景的用氢量十分巨大,且对氢气价格十分敏感,要求终端供氢价格低于21元/kg H2,因此,未来预计以管道输氢为主要供氢方式,同时采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辅助,用于氢气的规模储存,保证氢气供应的连续性。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跨季节长时间储存氢气,对储氢系统的固定投入成本较为敏感,镁基固态储氢系统由于其储氢合金的成本低至~0.1元/Wh(按照6wt.%储氢量,循环寿命1000次来计算),将会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重卡、大型巴士、船舶等中重型运输工具,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等高体积储氢密度的固态储氢材料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加氢站方面,由于现有高压储氢方式的安全性风险,以及现有20MPa长管拖车运氢成本过高,国内加氢站及氢燃料电池车难以快速发展,若采用固态储氢材料(如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镁基储氢合金)作为加氢站的氢气储存方式,可在4MPa以下相对安全的储存氢气,结合镁基储氢合金的高效高安全氢运输和固态储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制-储-运-加-燃料电池”全流程的低氢气压力,可大幅提升氢能产业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潜在的氢能发展路径。

以氢气运输为例,对比了高压气瓶、管道氢、液氢、富氢液态化合物、固态储运氢等技术,综合目前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氢储运技术的关键指标比较如表X所示。

氢气的储运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运行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包括储氢装备、运输装备和放氢装备的投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充氢电耗、运输里程费和放氢电耗。

根据各种储运氢技术的特点,高压气瓶和管道两种方式的电耗较小,而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运行时的电耗较高。

这导致在短距离小规模输运时,高压气瓶是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中长距离运输时,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则更具有竞争;在超大规模超远距离运输时,管道输氢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些储运氢技术也存在明显特点:高压气瓶存在单车储氢量低、高压安全风险高的问题;管道氢的固定投入成本极高,需要国家统一规划建设氢气管网;液氢的液化能耗过高,且易液氢易蒸发,无法长时间储存氢气;富氢化合物充放氢能耗高,需要贵金属催化剂,化合物本身多为有/微毒物质,存在环境污染,释放氢气不纯需要提纯等等问题;固态储氢安全性高、可长时间存放,但是放氢能耗较高。

因此,仍需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储运氢方式。

根据现有资料,规模在2000Nm³/h的供应能力的条件下,氢气运输的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X所示(部分数据来源:黄宣旭,练继建,沈威,马超.中国规模化氢能供应链的经济性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0,7(2):1-13.)。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总体而言,固态储运氢技术已走出实验室,逐步形成工业化能力,储氢材料及其规模生产技术、固态储运氢系统及其应用均已实现部分产业化,有待进一步示范推广。

未来,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在氢治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实现大规模的示范应用。

203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完全成熟,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需要的一系列产品,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氢启未来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2)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5:08
下一篇 2023年5月3日 10:04

相关推荐

  • 固态储氢进入发展新阶段:开始产业化

    氢能行业有个“冷知识”。 我国虽然每年消费3400吨氢气,是全球用氢第一大国,但是这些氢气绝大部分是即产即用,很少进行大规模储运;即使需要运输,也主要是通过高压气氢小规模运输。 个中原因,在于氢气储运上的瓶颈——氢气密度仅为空气密度的1/14,不易于储存。 人们不断探索氢气的储运技术——除了传统的气态压缩进瓶罐运输外,将氢气深冷液化运输是一种,固态储存也是一…

    2024年10月14日 上市企业
    12800
  • 干勇院士:中国氢能面临两大挑战,应从三方面抓住机遇

    氢能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双碳战略”的支撑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愈加凸显。进入氢能主导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能源的起始端,把不能上网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或者专门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可以形成一个绿色的氢能体系;在能源的终端,氢能可以使整个用能过程变得绿色低碳,正好解决了当前大家担心的全球变暖问题…

    政策支持 2023年1月27日
    20700
  • 破解氢气储运“卡脖子”难题

    氢能产业爆发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汽车,也被认为是氢能产业化的突破口,被寄予厚望。 “氢能电池、氢能汽车是公认的战略新兴产业,这是一轮重大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曾表示。 然而,前途光明,道路却十分崎岖。据媒体报道,2015-2017年,国内总计生产了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1911台,在我国…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1日
    47700
  • 美锦能源: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氢能交易平台建设进展如何,何时上线运营? 美锦能源(000723.SZ)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企业介绍 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是循环经济示范标杆企业。集团创建于1981年,下设三十五个全资…

    上市企业 2024年11月29日
    9800
  • 国家电投获批试点重卡换电和氢能研发运营

    2月20日,交通运输部批复下发《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家电投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2024年2月22日
    2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