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运氢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由于氢冶金等应用场景的用氢量十分巨大,且对氢气价格十分敏感,要求终端供氢价格低于21元/kg H2,因此,未来预计以管道输氢为主要供氢方式,同时采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辅助,用于氢气的规模储存,保证氢气供应的连续性。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跨季节长时间储存氢气,对储氢系统的固定投入成本较为敏感,镁基固态储氢系统由于其储氢合金的成本低至~0.1元/Wh(按照6wt.%储氢量,循环寿命1000次来计算),将会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重卡、大型巴士、船舶等中重型运输工具,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等高体积储氢密度的固态储氢材料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加氢站方面,由于现有高压储氢方式的安全性风险,以及现有20MPa长管拖车运氢成本过高,国内加氢站及氢燃料电池车难以快速发展,若采用固态储氢材料(如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镁基储氢合金)作为加氢站的氢气储存方式,可在4MPa以下相对安全的储存氢气,结合镁基储氢合金的高效高安全氢运输和固态储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制-储-运-加-燃料电池”全流程的低氢气压力,可大幅提升氢能产业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潜在的氢能发展路径。

以氢气运输为例,对比了高压气瓶、管道氢、液氢、富氢液态化合物、固态储运氢等技术,综合目前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氢储运技术的关键指标比较如表X所示。

氢气的储运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运行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包括储氢装备、运输装备和放氢装备的投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充氢电耗、运输里程费和放氢电耗。

根据各种储运氢技术的特点,高压气瓶和管道两种方式的电耗较小,而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运行时的电耗较高。

这导致在短距离小规模输运时,高压气瓶是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中长距离运输时,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则更具有竞争;在超大规模超远距离运输时,管道输氢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些储运氢技术也存在明显特点:高压气瓶存在单车储氢量低、高压安全风险高的问题;管道氢的固定投入成本极高,需要国家统一规划建设氢气管网;液氢的液化能耗过高,且易液氢易蒸发,无法长时间储存氢气;富氢化合物充放氢能耗高,需要贵金属催化剂,化合物本身多为有/微毒物质,存在环境污染,释放氢气不纯需要提纯等等问题;固态储氢安全性高、可长时间存放,但是放氢能耗较高。

因此,仍需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储运氢方式。

根据现有资料,规模在2000Nm³/h的供应能力的条件下,氢气运输的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X所示(部分数据来源:黄宣旭,练继建,沈威,马超.中国规模化氢能供应链的经济性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0,7(2):1-13.)。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总体而言,固态储运氢技术已走出实验室,逐步形成工业化能力,储氢材料及其规模生产技术、固态储运氢系统及其应用均已实现部分产业化,有待进一步示范推广。

未来,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在氢治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实现大规模的示范应用。

203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完全成熟,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需要的一系列产品,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氢启未来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2)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5:08
下一篇 2023年5月3日 10:04

相关推荐

  • 连续亏损且应收账款高企 国富氢能冲刺港股IPO

    9月20日,储氢、运氢设备行业头部企业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国富氢能是一家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公司研发及制造全产业价值链的氢能核心装备,用于氢能的制、储、运、加、用。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氢能全产业价值链的各种核心装备,主要包括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2022年…

    投融资 2024年9月27日
    20800
  • 120MW光伏制氢项目将落户沁源经开区

    120MW光伏发电制2000吨/年绿氢项目,规划建设120MW光伏发电装置,合理匹配建设水电解制氢装置,并建设储氢和氢气充装装置,以及相关的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项目拟分设计、采购、土建施工、安装、试车投产五个主要阶段进行,整个阶段交叉进行,以确保如期建成投产,建设周期为12个月。

    上市企业 2024年2月18日
    28600
  • 全国首发!氢能智轨电车正式投运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近日,由蜀道新制式轨道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首列宜宾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宜宾智轨T1正式上线运营,这标志着宜宾智轨正式跨入氢能时代,也彰显了宜宾智轨在氢能应用和智轨电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具体来看,该氢能源智轨电车国内上线运营的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由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制造生产,实现了氢能应用的“宜宾造”、“宜宾用”。值得注意的…

    2024年8月7日
    18400
  • 云南首个光伏制氢与电网氢储能综合示范工程投入运行

    近日,云南省首个光伏制氢与电网氢储能综合示范工程在云南电网公司氢储能实验室完成安装,进入调试运行阶段。随着项目研究的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提高氢储能系统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奠定基础,对发挥云南风光资源禀赋,促进云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长周期调节方式优化,打通 ” 光能 – 氢能 – 综合能源 ”…

    2023年2月24日
    22800
  • 氢基能源储存和运输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根据我院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全国绿氢年需求将达到1.2亿吨,相应需配套约26亿千瓦风光资源与12亿千瓦制氢设备。为实现氢能长距离经济输运,构建以“西氢东输”为主的全国高标准骨干氢网,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管道总长度约9.3万公里,承载约7900万吨/年的输氢能力(相当于2.7亿吨原油的热值,约占我国原油年使用量的35%左右;或相当于3.9亿吨标煤的热值,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亿吨)。“西氢东输”主要布局三条管线流向:蒙东/蒙西→京津冀;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川渝→山东/河南/江浙沪皖/闽赣湘;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2024年6月14日 前瞻报告
    3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