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运氢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氢冶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由于氢冶金等应用场景的用氢量十分巨大,且对氢气价格十分敏感,要求终端供氢价格低于21元/kg H2,因此,未来预计以管道输氢为主要供氢方式,同时采用镁基固态储氢系统辅助,用于氢气的规模储存,保证氢气供应的连续性。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储能领域,由于需要跨季节长时间储存氢气,对储氢系统的固定投入成本较为敏感,镁基固态储氢系统由于其储氢合金的成本低至~0.1元/Wh(按照6wt.%储氢量,循环寿命1000次来计算),将会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重卡、大型巴士、船舶等中重型运输工具,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等高体积储氢密度的固态储氢材料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加氢站方面,由于现有高压储氢方式的安全性风险,以及现有20MPa长管拖车运氢成本过高,国内加氢站及氢燃料电池车难以快速发展,若采用固态储氢材料(如V基固溶体、Ti基储氢合金、镁基储氢合金)作为加氢站的氢气储存方式,可在4MPa以下相对安全的储存氢气,结合镁基储氢合金的高效高安全氢运输和固态储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制-储-运-加-燃料电池”全流程的低氢气压力,可大幅提升氢能产业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潜在的氢能发展路径。

以氢气运输为例,对比了高压气瓶、管道氢、液氢、富氢液态化合物、固态储运氢等技术,综合目前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氢储运技术的关键指标比较如表X所示。

氢气的储运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运行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包括储氢装备、运输装备和放氢装备的投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充氢电耗、运输里程费和放氢电耗。

根据各种储运氢技术的特点,高压气瓶和管道两种方式的电耗较小,而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运行时的电耗较高。

这导致在短距离小规模输运时,高压气瓶是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中长距离运输时,液氢、富氢化合物和固态储氢则更具有竞争;在超大规模超远距离运输时,管道输氢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但是这些储运氢技术也存在明显特点:高压气瓶存在单车储氢量低、高压安全风险高的问题;管道氢的固定投入成本极高,需要国家统一规划建设氢气管网;液氢的液化能耗过高,且易液氢易蒸发,无法长时间储存氢气;富氢化合物充放氢能耗高,需要贵金属催化剂,化合物本身多为有/微毒物质,存在环境污染,释放氢气不纯需要提纯等等问题;固态储氢安全性高、可长时间存放,但是放氢能耗较高。

因此,仍需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储运氢方式。

根据现有资料,规模在2000Nm³/h的供应能力的条件下,氢气运输的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X所示(部分数据来源:黄宣旭,练继建,沈威,马超.中国规模化氢能供应链的经济性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0,7(2):1-13.)。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固态储氢技术:氢能源革命的未来之路

总体而言,固态储运氢技术已走出实验室,逐步形成工业化能力,储氢材料及其规模生产技术、固态储运氢系统及其应用均已实现部分产业化,有待进一步示范推广。

未来,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在氢治金、加氢站、季节性储能、交通运输、氢化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实现大规模的示范应用。

2035年前,固态储运氢技术将完全成熟,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需要的一系列产品,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氢启未来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2)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5:08
下一篇 2023年5月3日 10:04

相关推荐

  • 难题待解 氢燃料电池应用或遭掣肘

    最近燃料电池实在太火,从一级市场上周已经火到二级市场来了。其实燃料电池已经提了好几轮了,有一定的规律:锂电池熄火的时候,燃料电池就开始火,不过火的时间有长有短。 燃料电池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看多看空的人估计谁也说不说服不了谁。诚然,产业发展需要很长时间,成功与否充满不确定性。咱们还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聊聊燃料电池。 1、能源的原理了解一下:燃料电池的确在能量转…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5日
    22000
  • 年产能6500台!总投资85亿元!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竣工

    6月1日,经过两年多时间建设,位于广州黄埔的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以下简称“HTWO广州”)正式竣工投产。HTWO广州总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85亿元,是现代汽车在海外建设的首个燃料电池综合型基地,包含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 该基地位于广州开发区,占地面积约2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

    2023年6月1日 创业分享
    28000
  • 薛济萍代表:抓住“绿氢”产业小切口,谋划“双碳”大未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绿色氢能是未来的发展大方向,我国虽然明确了氢能的绿色能源属性,但在现有的相关行业管理规范中,大多数地区仍将氢能列为‘危化品’进行管理,致使基层在绿色能源制氢、加氢产业项目落户过程中阻力重重,从而直接制约了氢能产业链各个方面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

    2023年3月5日
    16900
  • “氢”装上阵 北京打造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城市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共识,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场景高效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加大部署力度。2021年8月起,我国将上海、北京、广东3个城市群列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

    2023年5月29日
    24700
  • 总投运 814 座!一文“数”读 2022 年全球加氢站投运情况

    2023 年 2 月,H2stations 发布了其第 15 次全球加氢站统计报告,由于全球各地区加氢站信息不完全公开等原因,可以发现与其他机构公开的数据统计数据有一定偏差,但作为一个持续更新的数据源,通过其报告可以了解全球加氢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其数据依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 年全球新投运加氢站数量同比下滑 2022 年,全球有 130 个…

    2023年2月7日
    2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