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且应收账款高企 国富氢能冲刺港股IPO

9月20日,储氢、运氢设备行业头部企业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国富氢能是一家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公司研发及制造全产业价值链的氢能核心装备,用于氢能的制、储、运、加、用。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氢能全产业价值链的各种核心装备,主要包括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2022年、2023年,国富氢能营收分别为3.29亿元、3.59亿元和5.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118.7万元、-9385.7万元、-7330.3万元。

国富氢能表示,鉴于中国氢能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公司预计2024年的净亏损将大幅增加,且该亏损状态未来可能会继续增加。

应收账款账期较长

国富氢能收入主要来源于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2021年、2022年、2023年,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及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7.5%、76.7%、57.6%;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2.5%、23.3%、23.6%。

车载高压供氢系统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及弗若斯特沙利文对行业专家的访谈,2023年按销售额计,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行业市场份额的71.4%。国富氢能在中国所有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占比达到23.6%。

加氢站设备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建成的加氢站数量达到428座,其中110座加氢站配备了国富氢能的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占已建加氢站总数的25.7%。2023年,国富氢能在中国所有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尽管在两大业务领域都是国内龙头,国富氢能仍面临应收账款账期较长等问题。

根据国富氢能此前申请科创板IPO招股书,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各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60亿元、2.30亿元和3.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80%、91.47%和109.51%。(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2082.38万元、5197.43万元和7271.61万元。

根据港股招股书,其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依旧高企。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各年末,国富氢能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3.21亿元、3.95亿元和4.87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252天、321天及285天。公司账龄超过1年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占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的30.1%、33.8%、37.7%,主要是由于公司过往与若干客户的贸易应收款项结算时间较长

对于贸易应收款项账龄较长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24年9月24日致电国富氢能,其工作人员给了公司证券部座机号码,不过,记者多次拨打该证券部电话,均未能接通。9月25日下午,记者再次致电国富氢能证券部,仍未能接通。

预计2024年仍亏损

国富氢能称,公司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营,需要大量资本及其他长期开支,包括建设生产设施的开支。如果扩展或增加新的生产设施,公司预期以手头现金、银行授信及为相关财务承担及其他资本及经营开支提供资金。

国富氢能表示,若公司产生经营亏损或为了未来的增长,产生额外资本开支以发展业务(包括生产设施的任何扩展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及制造更先进的氢能源设备,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融资。如果融资不足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公司可能会寻求发行额外的股权或债务证券,或获得新的或扩大信贷融资。

国富氢能预计,公司2024年将出现亏损和经营现金流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正处于提升核心技术、扩大产能及增加销售的阶段,当中要求在研发、管理、营销、业务开发及人员招聘方面继续作出大量投资,以促进公司增长及与同行竞争;中国氢能核心装备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公司收入尚未达到潜在的规模经济效应;预计业务营运所需的营运资产(贸易应收款项及存货)规模将随着2024年收入增长而增加,这将需要额外的营运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国富氢能曾出现一段融资空窗期。其于2021年11月融资后,直至2023年12月才进行融资,其间仅发生股权转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国富氢能的投资人中,遨问创投的投资次数较多,后者于2019年6月、7月分别投资1000万元;2020年1月追加投资1000万元;2021年4月又投资2500万元。

据科创板招股书,遨问创投公司名称为上海遨问乙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有限合伙人包括通用电气万企创业投资(杭州)有限公司[现名“通用电气医疗创业投资(杭州)有限公司”]、巴斯夫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和汉高股份有限公司等。这3家公司背后分别是美国通用电气旗下通用电气医疗(GE医疗)、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和德国应用化学巨头汉高。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10:19
下一篇 2024年9月27日 10:31

相关推荐

  • 「独角兽」马斯克关注的氢能赛道,最近又冲出一家

    提起氢能,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赛道:一边充满着热血和希望,一边又充满着质疑和批判。 2020 年 9 月,国家提出 3060「双碳」目标,氢能热度一波高过一波。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大家对氢的理解逐渐清晰,市场开始出现分化:乐观的人认为,如今氢能类似 10 年前的锂电池和光伏,虽然还未大规模商用,但从底层逻辑上符合人类能源演化的大方向,是人类最清洁的…

    2023年3月3日
    25700
  • 亿华通成中国氢能双重上市第一股,再次引领氢能上市潮?

    2023 年首月,氢能领域迎来首个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 在 2022 年 1 月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亿华通 “)递表失败后,时隔一年,亿华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 IPO 发行价为 60 港元 / 股,为此前发行区间(60-76 港元)的下限,净筹资 9.83 亿港元,上市首日,亿华通股价破发…

    2023年1月27日
    34200
  • 布局遍地开花,我国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氢能产业,现状如何?未来趋势又在哪里? 近日,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各方嘉宾云集,围绕京津冀三地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和氢能产业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展开探讨和交流,共同探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专业人士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已初步打通,仍需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投融资 2023年4月3日
    17600
  • 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获突破,氢能产业化提速

    氢能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自中国石化4月10日称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后,有关部门4月12日提出将研究提升氢能跨区域输送能力等重点任务。4月13日,全球先进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亮相上海,瞬间吸引了市场目光。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伴随产业化的提速,镁基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的进展步伐也在加快,氢气长距离输送进入新发展阶段。(上证报)

    前瞻报告 2023年4月17日
    32600
  • “氢”风徐徐,京津冀下好“一盘棋”

    4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一辆白色大巴驶入北京南部刚建成投用的油氢一体站——大兴中石化青云店加油站,只见加气员麻利地打开大巴车的加气口,用加注枪注入燃料——氢气。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久前,由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为探寻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促…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7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