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成中国氢能双重上市第一股,再次引领氢能上市潮?

2023 年首月,氢能领域迎来首个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

在 2022 年 1 月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亿华通 “)递表失败后,时隔一年,亿华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 IPO 发行价为 60 港元 / 股,为此前发行区间(60-76 港元)的下限,净筹资 9.83 亿港元,上市首日,亿华通股价破发。

此前,2020 年 8 月亿华通登陆科创板,随着成功登陆港股,这也意味着亿华通成为 A+H 双地上市的企业,亿华通成为国内首个实现 A+H 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亿华通方面表示,推进香港上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满足其业务发展需求,拓展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深入推进其国际化战略,调整自身资本结构与股东结构。

毛利率持续下降,两年半亏损 2.77 亿元

亿华通主营燃料电池系统,近年来其与车企的合作不断加速。2018 年亿华通与丰田、北汽福田达成合作意向,三方联手打造氢燃料电池客车;2021 年 6 月,丰田联合亿华通、中国一汽、北汽、广汽、东风汽车等合作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面向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开展研发工作;2022 年 6 月,福田汽车拟与博世创投、博原嘉成、亿华通、福源智慧共同出资成立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身处氢能风口,亿华通的业绩并未 ” 起飞 “。港股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 年 -2022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亿华通实现收入分别为 5.72 亿元、6.29 亿元及 2.69 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 -980 万元、-1.85 亿元及 -8160 万元,累计亏损 2.77 亿元。不仅如此,亿华通在港股招股说明书中直言,亏损预计至少会持续到 2025 年。

此外,毛利率持续下滑和依赖政府补贴也是亿华通现存问题。2019 年至 2021 年,亿华通的毛利率分别为 44.5%、43.2% 和 37.5%,接连走低;2022 年上半年,亿华通的毛利率才达到 38.8%,较上年同期略有回升。

同样在报告期内,亿华通分别获得政府补助 1579 万元、1950 万元、1470 万元;2022 年 10 月 31 日发布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显示,亿华通及其控股子公司自 2022 年 2 月 17 日至 2022 年 10 月 27 日,累计获得政府补助款项共计 1551.14 万元。这也显示出其造血能力的不足。

亿华通方面表示,考虑到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探索产品大规模商业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困难和风险等多方面影响。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131-1024x554.png

募集资金寻求 ” 输血 “

港股招股说明书显示,亿华通 2019 年 -2022 上半年,亿华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约为 6.77 亿元、9.36 亿元、8.44 亿元及 7.80 亿元;此外,亿华通于 2019 年、2020 年及 2021 年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值亏损净额分别为 5810 万元、9220 万元及 1.65 亿元。

业内分析称,这一情况反映出氢能企业通病,一方面是普遍应收账款周转日数较少,企业资金运营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氢能企业氢能业务普遍亏多盈少,大部分涉氢企业的盈利点仍聚集于非氢领域。

面对持续亏损,亿华通在资本市场也是动作频频。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亿华通于新三板挂牌,融资 7.9 亿元;2020 年 8 月,亿华通在科创板上市 IPO 融资 15.5 亿元,2021 年 8 月亿华通完成 A 股增发,融资 20 亿元。实际上,其亿华通成立后的融资节奏基本上是一年一次,集结下游客户、清华系背景的投资平台以及财务投资机构为主的三类股东,例如水木创投、国泰君安创投、宇通客车全资子公司西藏康瑞盈实等。

实际上,在业内看来,亿华通急于赴港二次上市,主要还是缺钱。港股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 年 -2022 年 6 月 30 日,亿华通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均为负值,分别为 -1.7 亿元、-2.03 亿元、-9240 万元以及 -2000 万元。

” 虚火尚存 “,去年曾有多家氢能企业 IPO 折戟

2022 年普遍认为氢能产业站上风口,但其投融资路上也遭遇了阻力。2022 年 11 月初,做储氢系统的国富氢能主动撤回了科创板 IPO 申请,终止上市。此外,重塑股份、治臻股份等氢能企业终止 IPO,捷氢科技等 IPO 审核状态也处于中止状态,不过目前捷氢科技恢复了 IPO 发行审核状态。

实际上这与氢能下游产业商业化前景以及燃料电池技术路径产业化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等问题有关;亿华通也只是行业的缩影,造血能力尚且不足。

亿华通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强表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由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成本较高,行业的发展对政策依赖度较高。

张国强表示,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从政府主导的技术探索、示范运营阶段发展至商业化初期阶段。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陶栋艳表示,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首先需要重点突破膜电极、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在持续政策扶持下不断提升电池性能、并降低成本,铺开基础设施,教育市场,才能够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政策的明确指引下,氢能增长是确定的。兴业证券认为,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加氢及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等因素,预计 2025 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超 4.6 万辆,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达 6598.9MW,燃料电池系统销量达 51200 套,产业年均复合增速呈现翻倍增长。

原文链接: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d24d428e9f0964f946c73b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4852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月27日 10:14
下一篇 2023年1月28日 13:56

相关推荐

  • 第388批公告: 东风特汽智姿等7款氢能重卡; 氢燃料电池: 厦门金龙,雄川新能,捷氢科技,荣创新能,包头杰宁等上公告

    10月15日,工信部官网发布第38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据悉,本期共有39款氢燃料电池车型或底盘上榜。氢能重卡方面,7款氢燃料电池重卡牵引车上榜企业;燃料电池方面,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自研燃料电池系统、雄川新能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等首次公告。本期公告车型中,豪沃上榜16款车型或底盘,占比超40%。   …

    2024年10月16日 上市企业
    17300
  • 河钢集团6项成果入选《国际氢能领先技术成果册》

    近日,以“协同发展 氢装上阵”为主题的中国(河北)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大会同步印制了《国际氢能领先技术成果册》,由集团提报的“氢冶金直接还原关键技术与示范”“钢铁行业固定式加氢示范站”“产业物流场景与新能源车辆应用潜力”“加氢站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油加热器温度控制优化”“低压压缩机放空调压阀选型的优化”6项成果入选。   集团始…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26日
    16400
  • 氢能也需要石墨烯!

    SNEC如火如荼举行期间,5月24日,第七届石墨烯前沿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材料在智慧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聚集“三能”(光能+氢能+智能),全面梳理相关理念、材料特性、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 除了人类正在面临的能源危机之外,诸如环境气候、信息电子、资源利用等各个领域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来讲都是“能源”问题。物质和能量…

    2023年6月1日
    24300
  • 国际氢能丨中方助力非洲国家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发展绿氢和核能

    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京成功举办,大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峰会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宣言提到:“中方将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光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扩大在节能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低排…

    2024年9月9日
    11400
  • 聚焦中国产业:2023 年珠海市特色产业之氢能产业全景分析 ( 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石化 ( 600028.SH ) ;中国石油 ( 601857.SH ) 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业空间布局 ; 发展现状及目标 ; 竞争力分析 1、珠海市氢能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2-2035 年 ) 》,制氢方面布局长炼副产氢工厂、西坑尾新宝电力制氢工厂、垃圾焚烧发电厂沼气制氢工厂、绿…

    2023年6月12日 创业分享
    267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