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看氢能产业发展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说,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氢能产业在制、储、输、用等领域进展如何?氢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新华视点”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氢能产业呈现广阔发展前景

“我国氢能产业正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说,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首座港口加氢站先后建成,25座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超过20吨,燃料电池车辆总推广数已超过1000辆……山东实施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进展迅速。示范工程的整体目标包括建设1条氢能高速、2个氢能港口、3个科普基地、4个氢能园区、5个氢能社区等。

位于南方珠三角腹地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已聚集氢能企业和机构超150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投资规模超600亿元。

“示范应用项目推动着产业体系的构建。”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陈文淼说,通过“氢进万家”这样的示范工程,逐步扩大氢能的应用领域,增加氢的使用量,最终可降低成本。

面对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通过五大示范城市群及“氢进万家”等一批示范项目,持续推动氢能在交通、建筑、储能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带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优化布局。

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已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业链已经建立;面向重卡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成为氢能产品的高技术亮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链和产业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商用车的氢耗、续驶里程等主要性能指标持续优化。

截至4月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量接近1.4万辆,其中商用车超过1.3万辆,商用车的推广规模全球领先,且实现了港口、矿山、环卫、城建、公交、城际物流等重型作业及远程大宗商品运输全场景的覆盖。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过350座。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辉展示了一张关于“西氢东送”全国氢能骨干网络的未来规划图。“我们构建了联通多地‘一横一纵三支’的北方氢能大管网,该规划还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

未来中长距离储运需求较大

欧阳明高说,储运仍然是氢能全技术链的薄弱环节。

李国辉说,我国氢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炼化企业集中、风光发电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西北、东北、中西部等地区,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期氢能储运主要服务短途运输,未来中长距离储运需求较大。

李国辉说,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有一定规模的纯氢管道为3条。针对天然气掺氢长距离混输实践,仅有几家掺氢平台试验。

“到2050年,如果我们的氢能储运规模达到7000万吨,其中大概一半以上需要管道来输送,相当于目前天然气管道的规模,可能需要的管道里程在15万公里到20万公里之间。”李国辉预测。

“亟待加快氢气储运装备开发能力建设。”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员李翔说,我国核心氢气储运装备能力建设仍有欠缺,氢气储运装备材料、设计制造、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不少挑战。

在公众关注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陈文淼说,目前燃料电池和氢能的使用成本仍然较高,相关动力装置仍存在买得贵、用得贵的实际情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认为,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整体仍存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器件方面,如碳纸、催化剂、碳纤维材料、加氢设备、相关管阀件等对外依存度较高。

跨界协同突破关键技术制约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发布氢能相关战略,有的主要经济体把绿氢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并制定相应政策。

李国辉说,氢能产业布局已遍布全国,30个省份将氢能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但市场、技术层面仍存需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要加强薄弱环节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张进华说,培育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技术创新难度高、能源供应体系重塑挑战大,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多方高度协同、共同推进。

“未来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氢技术。”国际氢能协会主席谢菲尔德说,目前绿氢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成本也比较高,未来对于绿氢制备的流程和设备还需进一步优化。

“协同创新,共促发展。”徐念沙说,未来应加强各国之间在氢能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破解氢能产业技术和装备的短板弱项,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刘宏宇)

责任编辑:江蓬新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9日 15:19
下一篇 2023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 凭氢能产品实力圈粉,飞驰科技获布隆迪总统点赞!

    9月7日,非洲国家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来到佛山,走进佛山南海氢能馆,通过馆内产品模型感知氢能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研发成果,了解南海氢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寻求与广东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新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此次访粤,是恩达伊施米耶来华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后访华行程的重要一站,他的随行人员包括布隆迪外交与发展合作部长、环境、农业与牧业部…

    2024年9月10日 投融资
    13800
  • 筹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购置专用设备项目-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氢设施、智能化)检测设备(第一批)(第2包)招标公告

    交易项目编号:S110000C005061252001 项目概况 筹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购置专用设备项目-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加氢设施、智能化)检测设备(第一批)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04-28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1100002…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2000
  • 佛山南海被授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授牌仪式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 供图   中新网佛山5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2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开幕。当天,大会开幕式举行了“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授牌仪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代表该会授予佛山市南海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与世界氢能大会被誉为氢能领域的“双子星”,是国际氢能协会每年在不同国家定期…

    2023年5月24日
    21100
  •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黄子健 宋 磊 2023年06月06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今年以来,全球氢能航空领域的探索活动愈加活跃。在英国,一架19座的氢电动力飞机实现试飞,时长约10分钟;美国一架40座的氢动力飞机完成试飞,时长约15分钟;前不久,中国首款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也成功首飞。法国《回声报》一篇题为《2023,氢动力飞机元年》的文章认为…

    2023年6月6日
    19000
  • 第一个省级绿氢管道规划发布(原文)

    2024年11月22日,内蒙古能源局官网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结合绿氢资源和市场需求分布,按照就近消纳优先、互联互通互补原则,重点打造“一干双环四出口”的绿氢输送管网,全面打通蒙京津冀、蒙陕、蒙宁、蒙辽等多条绿氢外送通道,满足汇集绿氢资源、联通消纳市场的管输需求,不断提升绿氢输送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 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 内蒙古自…

    前瞻报告 2024年11月28日
    14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