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看氢能产业发展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说,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氢能产业在制、储、输、用等领域进展如何?氢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新华视点”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氢能产业呈现广阔发展前景

“我国氢能产业正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说,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首座港口加氢站先后建成,25座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超过20吨,燃料电池车辆总推广数已超过1000辆……山东实施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进展迅速。示范工程的整体目标包括建设1条氢能高速、2个氢能港口、3个科普基地、4个氢能园区、5个氢能社区等。

位于南方珠三角腹地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已聚集氢能企业和机构超150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投资规模超600亿元。

“示范应用项目推动着产业体系的构建。”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陈文淼说,通过“氢进万家”这样的示范工程,逐步扩大氢能的应用领域,增加氢的使用量,最终可降低成本。

面对氢能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通过五大示范城市群及“氢进万家”等一批示范项目,持续推动氢能在交通、建筑、储能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带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优化布局。

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已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业链已经建立;面向重卡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成为氢能产品的高技术亮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链和产业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商用车的氢耗、续驶里程等主要性能指标持续优化。

截至4月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量接近1.4万辆,其中商用车超过1.3万辆,商用车的推广规模全球领先,且实现了港口、矿山、环卫、城建、公交、城际物流等重型作业及远程大宗商品运输全场景的覆盖。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过350座。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辉展示了一张关于“西氢东送”全国氢能骨干网络的未来规划图。“我们构建了联通多地‘一横一纵三支’的北方氢能大管网,该规划还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

未来中长距离储运需求较大

欧阳明高说,储运仍然是氢能全技术链的薄弱环节。

李国辉说,我国氢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炼化企业集中、风光发电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西北、东北、中西部等地区,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期氢能储运主要服务短途运输,未来中长距离储运需求较大。

李国辉说,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有一定规模的纯氢管道为3条。针对天然气掺氢长距离混输实践,仅有几家掺氢平台试验。

“到2050年,如果我们的氢能储运规模达到7000万吨,其中大概一半以上需要管道来输送,相当于目前天然气管道的规模,可能需要的管道里程在15万公里到20万公里之间。”李国辉预测。

“亟待加快氢气储运装备开发能力建设。”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员李翔说,我国核心氢气储运装备能力建设仍有欠缺,氢气储运装备材料、设计制造、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不少挑战。

在公众关注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陈文淼说,目前燃料电池和氢能的使用成本仍然较高,相关动力装置仍存在买得贵、用得贵的实际情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认为,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整体仍存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器件方面,如碳纸、催化剂、碳纤维材料、加氢设备、相关管阀件等对外依存度较高。

跨界协同突破关键技术制约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发布氢能相关战略,有的主要经济体把绿氢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并制定相应政策。

李国辉说,氢能产业布局已遍布全国,30个省份将氢能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但市场、技术层面仍存需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要加强薄弱环节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张进华说,培育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技术创新难度高、能源供应体系重塑挑战大,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多方高度协同、共同推进。

“未来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氢技术。”国际氢能协会主席谢菲尔德说,目前绿氢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成本也比较高,未来对于绿氢制备的流程和设备还需进一步优化。

“协同创新,共促发展。”徐念沙说,未来应加强各国之间在氢能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破解氢能产业技术和装备的短板弱项,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刘宏宇)

责任编辑:江蓬新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9日 15:19
下一篇 2023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 总投资5亿美元,国富氢能落子中东!

    国富氢能收到沙特合作伙伴TIJAN Petroleum Co.,Ltd.邀请在沙特进行商务访问。根据企业高层的深入沟通,达成合作共识,并于2023年1月31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沙特氢能市场。双方认为,氢能战略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应用,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沙特氢能战略,在沙特成立合资企业,共同推进沙特氢能项目。…

    2023年2月3日
    20200
  • 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西海新源1号”成功合拢

    由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船检中心负责检验,九江湖心科技建造的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西海新源1号”成功合拢。 “西海新源1号”氢燃料电池动力船是以氢燃料为主、辅以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的铝合金游览船,采用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首套大功率船用氢燃料电池 “氢腾”FCPS-S120动力系统,具有安全可靠、零污染零排放、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建成后将投入九江…

    投融资 2023年5月3日
    18100
  • 共熵高远 同耀新辉——国能网·2024『品牌盛典」专家评审会在京成功举行!

    【国际能源网】与【国能能源研究院】创办的新能源行业“品牌盛典”,今年进入第九届。目前,评选已通过“申报-初筛-初评”等环节。为确保评选的公正、公开、公平,9月7日,我们精心组织了“【国能网】2024产业年会之『品牌盛典』专家评审会”,由此作为2024年度光伏、储能、氢能、充换电四大行业优秀品牌企业入选的重要依据。随后,将同步启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网络…

    2024年9月11日 投融资
    13700
  • 氢能行业专题报告:氢能行业星辰大海,电解水制氢如日方升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鑫证券,黎江涛,潘子扬) 1、战略意义突出,氢能将成重要终端能源 现阶段,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碳中和成为全球范围 重要议题。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全球能源重要载 体。 氢能具多点特性,在碳中和背景下,战略意义突出。1)来源多样:作为一种二次能源, 氢能可以通过化石能源重整、生物…

    2023年3月20日 前瞻报告
    18600
  • 3.98KWh/Nm³!海德氢能“氢舟”刷新行业制氢性能新高度

    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是实现制氢技术的成熟应用。全新的绿氢需求场景,正在呼唤电解制氢设备变革新生。海德氢能自成立之初,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绿氢场景下的氢能解决方案。2022年8月,海德氢能推出了颠覆行业的标准化带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氢舟”。基于“绿电+绿氢”能源模式特性,“氢舟”以其出色的产品和技术革新,适配绿氢行业新场景。 制氢效率行业领先 根据中国科学…

    2023年7月10日
    20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