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掺氢:减排和氢能运输两手抓

 ◎本报记者 孙 瑜

  7月14日12时30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湖北公司鄂中区域公司荆门燃机项目热网东线工程高能环保段蒸汽正式并入主管网供汽。该项目特色在于,其在重型燃机商业机组上成功实现了30%掺氢燃烧。这将提高荆门燃机项目的供热能力和可靠性,增加零碳热源点。

  天然气掺氢,被业内认为是未来实现氢能大规模输送、解决氢能供需错配的重要路径之一。此次在重型燃机商业机组上实现的30%掺氢燃烧改造和运行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下一步,天然气掺氢又该如何走?

  高比例掺氢要攻克回火和排放难题

  走进国家电投荆门绿动能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大型调压设备、配套管道设施、燃机控制系统以及4根卸氢柱。

  “氢气供应商通过高压管束车将氢气运到公司卸氢柱,氢气卸下来后要进行2次调压,然后在混氢罐同天然气进行掺和,最终通过燃机产生电、热。”国家电投湖北鄂中区域公司负责人于红伟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荆门燃机项目运行流程。他告诉记者,项目配套建设了热力管网,以电、热、水、冷多联供的方式实施综合能源供应,替代了区域的分散锅炉,实现了较高的能源综合利用率。

  “此前,在国际上没有商业机组实现过30%掺氢燃烧这么高的比例。”于红伟表示,为实现30%天然气掺氢燃烧试验,科研人员攻克了多项难题。其中,最困难的当属回火和达标排放问题。

  回火是指正在燃烧的气体火焰引燃了还未燃烧的可燃混合气的现象。于红伟解释道:“氢气和天然气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这导致两者在管道中的燃烧条件不同,易造成回火。回火极易破坏燃烧稳定性,对点火器和管道设备都会产生极大的损坏。”

  面对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对燃机的燃烧器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多次进行掺氢试验和设备调试,最终找到了混合气体的中间值,攻克了燃机高比例掺氢带来的回火难题。

  不仅如此,项目团队还实现了大规模掺氢掺混精准控制技术与燃机的联调技术,使改造后的燃机机组能够兼容纯天然气和天然气掺氢两种运行模式,可在0%—30%掺氢运行条件下自由切换。

  “在环保方面,降低掺氢天然气的氮氧化物排放是一大难题。”国家电投湖北公司鄂中区域公司副总经理白红涛说,由于混合气体带来的变化,原有天然气排放调节系统难以适应新的工况,难以达到氮氧化物排放低于50毫克每立方米的国家规定。

  “通过反复实验和对设备进行调试改动,燃机最终实现了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白红涛表示,目前燃机在掺氢运行过程中,环保排放等各项指标合格稳定。

  大规模商业应用要降低用氢成本

  在现役天然气机组中增加氢燃料来源,不仅能够保证冬季供暖安全稳定,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天然气用气量,减少碳排放。白红涛说,仅荆门一台54兆瓦的燃机在掺氢30%情况下每年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天然气掺氢项目约有40个。多个国家已将天然气掺氢的应用列入国家规划中,旨在通过天然气掺氢技术实现建筑和工业供热领域深度脱碳。

  天然气掺氢具有减碳、促进制造业升级、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等重要优势。于红伟表示,在探索大规模天然气掺氢商业应用方面,荆门燃机项目还要降低用氢成本。

  白红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荆门燃机项目购买1立方米天然气大约需花费2.7元,购买1立方米氢气需要花费3元,而氢气的热值却仅为天然气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燃烧约3立方米氢气才能产生燃烧1立方米天然气的热量。“什么时候1立方米氢气的价格降到0.9元了,掺氢燃烧就具有经济效益了。”他说。

  这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天然气掺氢项目提供了启示:在具有制氢、输氢、储氢区位优势的地方,掺氢项目更具大规模商业化优势。

  除降低用氢成本外,打开天然气掺氢大规模商业应用场景,还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相关标准体系,推进终端燃气技术迭代,加强掺氢天然气应用安全风险管理。

  今年3月发布的《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及终端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预计新增天然气管道掺氢示范项目15—25个,掺氢比例达到3%—20%,氢气消纳量每年15万吨。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刘贺明认为,我国具备较好的发展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技术的产业基础。“目前我国城镇用气人口有5.3亿人,天然气管道长度达113.5万公里。未来15—20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氢能运输提供更大可能性与空间。”

(责任编辑:王婉莹)

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 孙 瑜,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8月1日 14:15
下一篇 2023年8月2日 13:36

相关推荐

  • 关注丨11项涉氢装备入选,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9月9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本次《目录》入选多项氢能相关技术产品,包含氢气压缩机、氢电混合动力的新能源电子导向胶轮列车、氨燃料动力船舶及氨燃料船用发动机等。本次《目录》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氢能在石油化工、轨道交通、船舶领域的发展。 《目录》涵盖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专用装备、电力装备、大型矿…

    2024年9月13日
    22200
  • 北京大兴将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入驻40余家企业,南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 北京市大兴区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杜俐)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正式入驻40余家企业,南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2023年,大兴区将以氢能示范区南区为试点,探索搭建以分布式新能源为基础的多能接入、多能互补园区能源服务体系,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形…

    2023年1月4日
    23100
  • 氢能加速向“泛氢”能源方向发展

    “不利于存储、液化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氢能远距离输送,全球正进入‘氢2.0时代’,氢能产业向绿氨、绿色甲醇等‘泛氢’能源方向发展。”在近日召开的2024中国电氢耦合与氢化工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指出,在成本可控且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氢氨醇能源应用将大提速,其中燃料发电、航运燃料等应用领域有望成为泛氢能源消费的新增长极,预计在2035年前后迎来快速发…

    投融资 2024年8月28日
    21600
  • 全球氢能直接投资金额达2400亿美元

    “从融资数据来看,过去几年国内氢能相关的整体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数量正以较快的增速增长,2022年的融资数量相较于2020年近乎翻了一倍,不仅很多上市公司积极布局,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也在切入氢能各个细分赛道,吸引投资人加大下注力度,行业投资热度处于高位。”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钟迎春在近日召开的《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下,万亿氢能赛道风起云涌》报告发布会上指出,我…

    投融资 2023年3月6日
    325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电能质量管理做出了哪些部署?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

    投融资 2024年1月16日
    2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