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氢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将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江苏如皋是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建设最全、产业影响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为有效服务如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如皋市科协与江苏省科协、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合作建立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院士创新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如皋氢能产业园区内。

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成立院士创新中心是贯彻落实如皋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强市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国内外氢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质资源,加强政产学研金用的紧密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助力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引领如皋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高地。院士创新中心现有院士专家20余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邹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等氢能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院士创新中心规章制度完善,制定有院士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院士专家团队服务规范、中心服务企业会员单位工作办法等,与南通市科协、如皋市科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氢能产业园区等建立多方联合对接会商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共同推进院士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院士创新中心成立至今,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紧密围绕区域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遵循“立足如皋、服务南通、辐射全省”定位,坚持“政产学研金用”融合发展,在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院士专家开展考察对接活动,为如皋市氢能产业园区及企业把脉问诊、对症开方。会同如皋市科协收集产业发展需求,寻找确定契合需求的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产业服务实施计划,同步建立服务档案。聚力开展“品牌化”高端学术活动,交流探讨氢能领域发展趋势和焦点问题,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参与举办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专家服务企业交流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学术讲座、2022年中国(江苏)新型电力发展大会、2023如皋经开区氢能产业创新赋能论坛、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如皋)等重大活动。

  二是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先后与如皋煜腾金属材料、南通华海电气、江苏宇石能源集团等多家企业,分别就龙门双机智能焊接工作站硬件标准化关键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储氢装置研发以及过程中碳足迹研究,高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推进模块动态建模及控制系统研制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签订技术攻关项目服务合同,合同成交额超过400万元。

  三是推进成果转移转化。院士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想方设法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赋能地方经济发展。促成江苏宇石能源集团与东南大学于2022年3月合作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南通安思卓新能源与南京大学成功申报2022年度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第三批)。成功推动《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与架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相关成果在江苏中铁山桥重工落地转化,并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固定翼无人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智能调控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成功申报2022年度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同时正积极推进《海绵切割机多功能数控系统研发》《特高压GIS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研发》《碱性水电解槽用整体式阳极的制备》等科研成果在如皋转移转化。

  四是发挥服务政府职能。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当好参谋助手,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院士创新中心专家参与编写《南通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2-2025)》、《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着重从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提出建议,助推南通抢抓新机遇、发力新赛道、锻造新优势;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题的提案,系统分析当前推进“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性提出“六大路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如皋氢能产业园区作为承接技术转化和产业落地的重要载体,在院士创新中心的加持下,近年来发展态势迅猛,集聚了势加透博、百应能源、氢能公共检测平台等一批氢能领域优质创新企业,在制氢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链环节不断延伸突破,初步形成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集群。

  下一步,院士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作用,紧密跟踪氢能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持续深耕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激发“政产学研金用”融合效能,促进氢能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产业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为区域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科协 供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网 江苏省如皋市科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15:42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16:08

相关推荐

  • 山西鹏飞集团:深耕氢能产业 赋能美好生活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鹏飞集团”)勇担能源企业使命,主动融入全国氢能产业总体布局,全力构建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4年1月17日 上市企业
    27000
  • 寻找大兴新质生产力|第三代半导体“小巨人”从大兴崛起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光伏、风电、5G通信等应用需求的强力拉动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迅速发展。这是全球半导体技术研究和新的产业竞争焦点,也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位于大兴区的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研发、生产销售的集成电路行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碳化硅衬底产量全国第一。大兴融媒记者实地探访企业总部,参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峰会,寻找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6月14日
    16900
  • 氢能领跑者行动首个标准体系发布 制氢装备性能、加氢站建设运营有了评价指标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发展新能源,标准建设很重要。在日前举行的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预赛常熟站开幕式上,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发布了氢能领跑者行动首个标准体系,涉及制氢装备、加氢站、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等多个方面。 电解槽被称为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心脏。这次发布的标准列出了电流密度等2项核心指标、氢…

    创业分享 2023年8月3日
    22400
  • 成本下降推动制氢经济性显现,绿氢项目有望迎来开工潮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据各地政府发布的相应氢能政策规划,绿氢产能合计规划量在2025年、2030年、2035年将分别达到100万吨、100万吨、250万吨。而当前已落地绿氢项目产能仅为5万吨。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22日
    22700
  • 工信部: 积极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

    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3年7月20日
    2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