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氢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将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江苏如皋是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建设最全、产业影响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为有效服务如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如皋市科协与江苏省科协、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合作建立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院士创新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如皋氢能产业园区内。

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成立院士创新中心是贯彻落实如皋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强市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国内外氢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质资源,加强政产学研金用的紧密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助力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引领如皋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高地。院士创新中心现有院士专家20余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邹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等氢能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院士创新中心规章制度完善,制定有院士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院士专家团队服务规范、中心服务企业会员单位工作办法等,与南通市科协、如皋市科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氢能产业园区等建立多方联合对接会商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共同推进院士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院士创新中心成立至今,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紧密围绕区域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遵循“立足如皋、服务南通、辐射全省”定位,坚持“政产学研金用”融合发展,在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院士专家开展考察对接活动,为如皋市氢能产业园区及企业把脉问诊、对症开方。会同如皋市科协收集产业发展需求,寻找确定契合需求的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产业服务实施计划,同步建立服务档案。聚力开展“品牌化”高端学术活动,交流探讨氢能领域发展趋势和焦点问题,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参与举办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专家服务企业交流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学术讲座、2022年中国(江苏)新型电力发展大会、2023如皋经开区氢能产业创新赋能论坛、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如皋)等重大活动。

  二是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先后与如皋煜腾金属材料、南通华海电气、江苏宇石能源集团等多家企业,分别就龙门双机智能焊接工作站硬件标准化关键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储氢装置研发以及过程中碳足迹研究,高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推进模块动态建模及控制系统研制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签订技术攻关项目服务合同,合同成交额超过400万元。

  三是推进成果转移转化。院士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深化校企合作,想方设法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赋能地方经济发展。促成江苏宇石能源集团与东南大学于2022年3月合作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南通安思卓新能源与南京大学成功申报2022年度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第三批)。成功推动《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与架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相关成果在江苏中铁山桥重工落地转化,并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固定翼无人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智能调控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成功申报2022年度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同时正积极推进《海绵切割机多功能数控系统研发》《特高压GIS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研发》《碱性水电解槽用整体式阳极的制备》等科研成果在如皋转移转化。

  四是发挥服务政府职能。围绕“双碳”目标,积极当好参谋助手,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院士创新中心专家参与编写《南通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2-2025)》、《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着重从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提出建议,助推南通抢抓新机遇、发力新赛道、锻造新优势;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题的提案,系统分析当前推进“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性提出“六大路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如皋氢能产业园区作为承接技术转化和产业落地的重要载体,在院士创新中心的加持下,近年来发展态势迅猛,集聚了势加透博、百应能源、氢能公共检测平台等一批氢能领域优质创新企业,在制氢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链环节不断延伸突破,初步形成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集群。

  下一步,院士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作用,紧密跟踪氢能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持续深耕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激发“政产学研金用”融合效能,促进氢能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产业政策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为区域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科协 供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网 江苏省如皋市科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15:42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16:08

相关推荐

  • 深耕涡轮机械34年 “富源造”为氢动力添活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9日讯 在山东潍坊,一辆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梭在城区道路上,成为相伴市民3年多的好朋友。7月18日,“‘绿’动齐鲁 ‘碳’路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潍坊,来到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企业自主研发与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用空气悬浮离心压缩机——就是这款产品,解决了国内燃料电池用压缩机“无油化”技术难题。 搭上氢能快车,“富源造…

    2023年7月20日
    22900
  • 亿华通成中国氢能双重上市第一股,再次引领氢能上市潮?

    2023 年首月,氢能领域迎来首个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 在 2022 年 1 月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亿华通 “)递表失败后,时隔一年,亿华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 IPO 发行价为 60 港元 / 股,为此前发行区间(60-76 港元)的下限,净筹资 9.83 亿港元,上市首日,亿华通股价破发…

    2023年1月27日
    31900
  • 远距离纯氢运输技术取得突破!氢能板块进入明确投资窗口期

    《科创板日报》6月26日讯(编辑 邱思雨) 6月25日,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取得成功。 在哈密国家管网集团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工作人员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氢测试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测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对输氢非金属管道进行的高压在线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对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技术专家邱姝娟表示…

    2023年6月26日
    19400
  • 推高加氢站成本的因素何在?

    “加氢站是系统工程,系统集成技术很重要,优化加氢站配置,提高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能耗,增强可靠性,是加氢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源研发部博士、高级工程师何广利在日前举办的定州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中直指产业症结所在。 作为基础设施,我国加氢站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的需求。而成本高企、设备性能欠佳等依旧是加氢站建设…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5日
    33800
  • 中国工程院凌文:我国氢能产业同质化问题初现,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作者:凌文院士研究团队 来源:《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本文有删减) 中国工程院凌文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 年第 3 期发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文章从 ” 双碳 ” 目标背景和氢能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出发,系统梳理了全球氢能产业的进展情况,从氢…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3日
    35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