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初步构建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等氢能设备及产品研发、检测服务的氢能产业链条,正在打造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以两江新区长安汽车和上汽红岩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赛道,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12月25日,长安汽车正式成立“长安科技公司”,并发布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正式向氢能领域进军。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采用国内首创水气异侧电堆设计,减少20%管路线束长度。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提升氢电转换效率62%,百公里馈电氢耗0.65kg,3分钟超快补能。不仅如此,今年长安汽车还推出国内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即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未来五年内,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两到三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目前,长安汽车已取得了燃料电池整车生产资质,具备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产业化设计开发、实验验证及生产制造能力,将助力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和示范推广,推进燃力电池汽车商业化、产业化发展。

今年12月份,上汽红岩制造的一批氢能源重型卡车,在上海投入运营。这款氢能重卡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加高效、零碳,往返于各个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工厂,为陆运物流提效、降排带来新方案,更让氢能产业的商业化落地迈入了新阶段。

不仅整车企业加速“氢装上阵”,两江新区氢能产业链上的关键配套企业,也纷纷抢占先机。

今年上半年,明天氢能燃料电池一期项目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该期项目在2021年—2023年将投入2亿元,计划建设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测试车间、试制车间和西南工程研究中心。

在加氢环节,明天氢能牵头建设了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重庆市首座加氢站,填补了重庆在加氢站领域的空白。日加氢能力五百公斤,每日能给50辆汽车加氢。

位于两江新区的凯瑞动力自主研发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力调节器,这两款产品已运用于北汽福田、亿华通、德燃、明天氢能等诸多厂商。在此基础上,还将逐步形成储氢、回氢、供氢等“6+1”产品布局。

落户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中国汽研投资5亿元建设,是集检测认证、标准体系、数据平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氢能动力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正加快建设进度,完全达产后按照该项目可研预测营收将达到亿元级水平。

此外,两江新区还重点在公交车、观光车、物流车、乘用车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由凯瑞动力与德燃动力合作研发的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观光车,明天氢能参与配套的氢能公交和氢能物流车都在两江新区启动示范运营。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抓好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契机,加快形成制氢、储氢、运氢,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氢产业集群超百亿级规模。(宋丹蕾)

本文转载自金台资讯,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16:25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19:41

相关推荐

  • 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如皋)圆满落幕

    2023年06月13日 10:40:00 来源: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 6月9-10日,以“‘氢’启未来,如履‘皋’地”为主题的2023国际氢能科创发展大会在江苏如皋成功举办。来自荷兰、挪威、德国、英国和国内氢能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家共二百余位嘉宾齐聚雉水,聚焦“双碳”背景下氢能应用潜力及产业化路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氢能领域“政产学研金”融合协…

    2023年6月13日
    36210
  • 比亚迪获电解槽专利;小米研发氢燃料电池车?

    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发布小米汽车首款车型xiaomi SU7,定位C级高性能超跑。雷军表示,作为一款电动智能车,电动技术是其基础,小米发布了三项“硬核”技术,包括小米超级电机、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以及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

    2024年1月22日
    23700
  • 北京盈锐优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邦洪

    创新赋能企业发展, 匠心铸就氢能事业 ——访北京盈锐优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邦洪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是遏制全球气候恶化的必要手段,因此,很多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碳排放行为。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

    2023年6月19日
    33500
  • 河北率先松绑,绿氢生产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文|能链研究院   长期以来,我国将氢列为危化品范畴,制氢项目属于危化品生产领域,有一些列的生产限制条件,例如须安置在化工园区内,且需要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危化品”这一身份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氢制造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发展。 随着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将氢作为“危化品”管理调整为作为“能源品”进行管理。而作为能源使用,可…

    2023年7月20日
    19500
  • 制1万吨氢气需配置规模15万千瓦光伏!新疆阿克苏新能源产业新政发布

    通过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所发电量由制氢项目消纳;制1万吨氢气需配置规模15万千瓦光伏。如:库车年产2万吨绿氢示范项目,总投资29.62亿元,项目拟新建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储氢规模约21万标立方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2023年8月30日,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年产1.5-1.6万吨,未满负荷生产,所产绿氢全部由中石化塔河炼化公司自行消纳。需要强调的事项:1.氢生产项目与新能源项目为同一主体;2.电网消纳部分按20%、2小时配套储能(电网消纳部分为奖励部分,未按政策要求建成的光伏氢项目不给予上网光伏规模奖励);3.项目生产的绿氢须考虑下游应用场景,形成产业链闭环。

    2024年2月17日
    1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