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初步构建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等氢能设备及产品研发、检测服务的氢能产业链条,正在打造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以两江新区长安汽车和上汽红岩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赛道,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12月25日,长安汽车正式成立“长安科技公司”,并发布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正式向氢能领域进军。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采用国内首创水气异侧电堆设计,减少20%管路线束长度。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提升氢电转换效率62%,百公里馈电氢耗0.65kg,3分钟超快补能。不仅如此,今年长安汽车还推出国内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即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未来五年内,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两到三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目前,长安汽车已取得了燃料电池整车生产资质,具备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产业化设计开发、实验验证及生产制造能力,将助力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和示范推广,推进燃力电池汽车商业化、产业化发展。

今年12月份,上汽红岩制造的一批氢能源重型卡车,在上海投入运营。这款氢能重卡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加高效、零碳,往返于各个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工厂,为陆运物流提效、降排带来新方案,更让氢能产业的商业化落地迈入了新阶段。

不仅整车企业加速“氢装上阵”,两江新区氢能产业链上的关键配套企业,也纷纷抢占先机。

今年上半年,明天氢能燃料电池一期项目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该期项目在2021年—2023年将投入2亿元,计划建设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测试车间、试制车间和西南工程研究中心。

在加氢环节,明天氢能牵头建设了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重庆市首座加氢站,填补了重庆在加氢站领域的空白。日加氢能力五百公斤,每日能给50辆汽车加氢。

位于两江新区的凯瑞动力自主研发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力调节器,这两款产品已运用于北汽福田、亿华通、德燃、明天氢能等诸多厂商。在此基础上,还将逐步形成储氢、回氢、供氢等“6+1”产品布局。

落户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中国汽研投资5亿元建设,是集检测认证、标准体系、数据平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氢能动力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正加快建设进度,完全达产后按照该项目可研预测营收将达到亿元级水平。

此外,两江新区还重点在公交车、观光车、物流车、乘用车等领域进行示范应用。由凯瑞动力与德燃动力合作研发的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观光车,明天氢能参与配套的氢能公交和氢能物流车都在两江新区启动示范运营。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抓好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契机,加快形成制氢、储氢、运氢,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氢产业集群超百亿级规模。(宋丹蕾)

本文转载自金台资讯,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16:25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19:41

相关推荐

  • 打造“车-站-景”创新模式 拓展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朱 黎 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在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秘书长江宁,近日就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实践及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江宁表示,三年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3626辆,销量3367辆,相比2021年同期分别增…

    创业分享 2023年3月22日
    23300
  • 氢动未来!FCVC 2023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将于下周开幕

    来源:东方网 2023-06-28 11:28:55 分享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AE)和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IHFCA)共同举办的2023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3)将于2023年7月5-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FCVC活动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致力于通过高端会议论坛、展览展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氢能…

    2023年6月28日 上市企业
    27300
  • 北京: 大兴推动氢燃料电池交通产业链; 昌平打造氢能科创高地,推动氢燃料电池8大核心技术研发示范

    日前,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该行动方案在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全市氢能年应用规模达到2万吨左右,加快提高绿色氢能利用比例。发挥大兴氢能产业园建设的辐射效应,大力推动氢燃 料电池交通产业链、氢能供应产业链及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带动周边区域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建设昌平氢能技术研发基地, 大力推动电堆、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碳纸、 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领域氢能技术研发示范,建立多层次 氢能科研平台,打造氢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2024年7月3日
    21100
  • 悦达投资:在氢基绿色能源布局上取得重大进展

    公司在氢基绿色能源领域布局取得重大进展——刚刚完成与中国化学(601117)集团旗下中化学建投集团、赛鼎工程公司共同成立绿色甲醇项目公司事宜,接下来将与中国化学合作,在盐城滨海沿海工业园投资建设10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配套225万吨/年生物质颗粒项目以及未来10万吨/年电解水制氢项目,其中绿色甲醇项目首期规模为20万吨/年。

    上市企业 2024年2月18日
    31200
  • 绿氢,第四次能源革命的载体

    1. 氢能是未来重要的产业方向 1.1. 核心驱动因素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 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 的低碳化。氢能的核心驱动因素可总结为三点:1)能源发展的规律结果;2)“碳达峰、 碳中和”的必然选择;3)缓解能源危机,摆脱地域资源约束。 全球能源向着…

    2023年3月13日
    75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