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重大新闻

我国首个氢能中长期规划出炉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三大战略定位,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在业界热切期待和国内外高度关注下“靴子”落地,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我国氢能产业终于迎来了顶层设计。与此前局限于交通领域的定位不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把氢能上升到了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成为替代现有化石燃料的清洁、高效、低碳、无污染的一种能源形式。同时该规划还为产业定位、应用领域等关键问题指明方向,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022年新能源重大新闻

光伏硅料价格进入下降通道

2022年12月以来,光伏硅料价格出现小幅下滑。2022年以来,光伏硅料价格飙升,一度突破300元/公斤,相当于10年前的硅料价格。在光伏硅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光伏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11月,光伏硅料价格较年初上涨31.3%;硅片价格较去年初上涨24.84%,电池片价格较去年初上涨26.41%,组件价格较去年初上涨4.45%。2022年1至10月,组件平均中标价格维持高位,在1.83元/瓦—1.987元/瓦区间。2022年11月底,光伏硅料价格开始小幅下滑,随着光伏硅料新产能逐渐投产,光伏硅料价格进入下降通道。

光伏供应链价格波动是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力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随着光伏产业离岸价格逐步回落,相关堵点将逐渐纾解,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也将提升。

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正陆续开工。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推进第三批项目审查,预计不晚于上半年开工建设。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湖南、安徽等19个省区。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包括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0.37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

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规划,提出在2030年前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十四五”时期规划装机约2亿千瓦。

中阿清洁能源合作最新成果亮相世界杯

2022年10月18日,卡塔尔阿尔卡萨80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运。该项目由中国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为总承包商,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前夕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每年可产生约18亿度绿色电力、减少约90万吨的碳排放,并为2022卡塔尔世界杯场馆供应清洁电力。世界杯期间,项目日均发电量360万千瓦时,占哈尔萨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60%,占卡塔尔总发电量的6%。

卡塔尔阿尔卡萨80万千瓦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非化石燃料电站,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对卡塔尔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实现了卡塔尔政府举办一届绿色世界杯的重要承诺。该电站是全球第三大单体光伏项目,也是卡塔尔首个全容量并网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阿清洁能源合作的最新成果。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为我国新型储能勾画出了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精准路线图。

2022年2月25日,3座独立储能电站在山东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市场注册,成为全国首批进入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独立储能电站,探索出一套新的商业模式,可拓展行业盈利空间。

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投运

2022年10月31日,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万千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实证项目成功发电,成为全球首个投用的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不同于现有的遮蔽海区和近海区域的海上光伏,该实证项目是全球首个在离岸距离30公里、水深30米、极端浪高10米的“双30”海洋环境下,研究和建设的漂浮式海上光伏工程实证项目,实现了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研究的重大突破,验证了浮体、锚固、发电组件抗风浪能力和海洋环境耐候性。

光伏正走向深海。我国确权海上光伏用海项目近30个,涉及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广东等地。山东先行先试,实现了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未来海上光伏实现规模化、商业化、标准化探索出技术路线。

中国企业创下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2022年11月19日,隆基绿能表示,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发布的最新认证报告显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打破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首次由中国企业创造的迄今为止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2022年11月23日,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GWH252-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款机组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单位兆瓦最轻重量纪录。

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提升是推动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的一大利器,海上风电机组技术的快速迭代正推动海上风电装机进入快速增长期。

策划丨本报融媒体编辑中心

文丨本报记者 姚金楠 董梓童 李丽旻 仲蕊 卢奇秀/整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4184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20:46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16:36

相关推荐

  • 重塑能源:用氢能科技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6月12日—13日,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国际展览 (集团)有限公司与盖世汽车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系统事业部销售中心总经理孙北表示,对于氢能产业链而言,燃料电池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以交通领域为例,燃料电池替换传统燃油动力是商用车减排的有效路径,燃料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氢能产业…

    2023年6月15日
    20010
  • 青海力争贯通氢能产业发展一体化链条

    氢能技术是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21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该厅围绕重大科学问题推动建立从创新主体需求出发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按照“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挖掘行业共性问题和技术瓶颈难题。面向氢能产业的制储输用问题,推动重大科技专项“面向氢能产业的制储输用及氢电耦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旨在贯通氢能产业发展一体化链条,形成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

    投融资 2024年2月22日
    16200
  • 到2025年,氢能重卡投运2000辆

    伊吾县委书记彭鹏说:“我们依托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以及大宗工业产品运输需求,伊吾县又具有丰富的氢能重卡倒短应用场景及市场,日均倒短车辆达5000辆左右,为氢能交通场景提供巨大运力支撑。同时将充分发挥好能源资源优势,围绕打造‘氢能之城’目标,加强系统谋划、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完整的氢能供应体系,以新疆汇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伊吾纳宇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加氢站建设项目投运为契机,推动建立集绿氢制、储、运、加、用为一体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

    2024年2月17日
    23400
  • 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车载通信研究报告

    ◆ 智能电动汽车与车载通信 智能网联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之一,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关系并非完全并列。实际上,智能驾驶的性能提升、智能座舱的服务多样化都建立在智能网联所提供的高效、稳定的通信通路之上。 车载通信作为智能网联功能的血液,依托通讯及互联网技术,以车载总线通信与车载无线通信的方式,分别形成车内网、车际网以及车云网,推动车身各域融合与电子电气架构演…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6日
    21010
  • 应急管理部:厘清并压实化学储能电站、氢能等新业态各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5月22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主持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分析近期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王祥喜强调,要始终保持严查严管、常抓不懈的高压态势,加强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深刻领会把握新征程上深入推…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24日
    1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