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 氢能赛道竞争白热化

2023年06月19日09:23  中国证券报  作者:何昱璞

近年来,氢能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前景广阔,吸引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正在提速。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预计转型较早的龙头公司在资金实力、科研投入和资源整合上将脱颖而出。不过,在产业链火爆的背后,也需谨防部分公司“追风”炒作。

  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年以来,多家公司持续加码氢能领域投资,并逐渐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日前,亿华通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氢能科技公司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已启动项目合作。在成立仪式上,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这是公司发布的首套上游制氢领域的产品,未来将作为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外开展业务。

  广汇能源日前宣布拟与嘉兴申能诚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塑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嘉兴申能诚创系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股权基金投资平台,亦属于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是一家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能科技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将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广汇能源区域氢能供应及应用场景优势,坚持“安全为先、清洁低碳、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地区规划逐步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蓝氢”及“绿氢”多元制氢体系,且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在区域内长短线、矿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及推广。

  据了解,广汇能源于2022年1月25日发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将氢能产业作为企业今后转型的重点方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公司先行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美克家居终止氢能投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目前氢能产业火热的背景下,也有公司宣布退出这一赛道。

  日前,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这意味着公司跨界投资氢能告一段落。公告显示,美克家居已向太仓昆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娄江启动基金清算程序,逐步变现产业基金资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2409.77万元(含投资期间的收益),并已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资产业基金事项终止。目前其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并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太仓昆池与美国英飞腾在中国境内的母公司阜新安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尔实业”)签订《关于英飞腾项目之投资意向书》。2019年5月,太仓昆池及其普通管理人上海娄江就英飞腾项目与德尔实业及其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美国英飞腾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根据太仓昆池合伙协议的约定,各合伙人需按照投资项目的进度安排分期出资,截至2019年末,公司缴纳出资2100万元。

  美克家居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该投资项目无实质性进展且该产业基金未开展其他对外投资活动。为了提升资金使用及运营效率,向太仓昆池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

  警惕产业发展过热苗头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

  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倾斜也吸引了多家央企、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氢能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趋激烈。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在部分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再度提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产业发展过热苗头,把握好氢能终端应用节奏,防范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王擎宇

本文转载自近年来,氢能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前景广阔,吸引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正在提速。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预计转型较早的龙头公司在资金实力、科研投入和资源整合上将脱颖而出。不过,在产业链火爆的背后,也需谨防部分公司“追风”炒作。   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年以来,多家公司持续加码氢能领域投资,并逐渐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日前,亿华通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氢能科技公司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已启动项目合作。在成立仪式上,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这是公司发布的首套上游制氢领域的产品,未来将作为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外开展业务。   广汇能源日前宣布拟与嘉兴申能诚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塑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嘉兴申能诚创系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股权基金投资平台,亦属于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是一家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能科技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将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广汇能源区域氢能供应及应用场景优势,坚持“安全为先、清洁低碳、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地区规划逐步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蓝氢”及“绿氢”多元制氢体系,且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在区域内长短线、矿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及推广。   据了解,广汇能源于2022年1月25日发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将氢能产业作为企业今后转型的重点方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公司先行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美克家居终止氢能投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目前氢能产业火热的背景下,也有公司宣布退出这一赛道。   日前,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这意味着公司跨界投资氢能告一段落。公告显示,美克家居已向太仓昆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娄江启动基金清算程序,逐步变现产业基金资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2409.77万元(含投资期间的收益),并已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资产业基金事项终止。目前其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并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太仓昆池与美国英飞腾在中国境内的母公司阜新安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尔实业”)签订《关于英飞腾项目之投资意向书》。2019年5月,太仓昆池及其普通管理人上海娄江就英飞腾项目与德尔实业及其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美国英飞腾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根据太仓昆池合伙协议的约定,各合伙人需按照投资项目的进度安排分期出资,截至2019年末,公司缴纳出资2100万元。   美克家居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该投资项目无实质性进展且该产业基金未开展其他对外投资活动。为了提升资金使用及运营效率,向太仓昆池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   警惕产业发展过热苗头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   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倾斜也吸引了多家央企、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氢能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趋激烈。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在部分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再度提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产业发展过热苗头,把握好氢能终端应用节奏,防范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王擎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

  • 重磅发布丨《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欧盟、英国等多个国家出台的清洁氢相关标准,以及各国间正在开展的清洁氢标准国际协同和互认行动,并从优化完善国内清洁氢标准、加强国际协同,推动建立清洁氢认证体系、促进清洁氢生产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清洁氢标准…

    2024年12月23日
    8500
  • 万亿氢能“蓝海”再上风口

    摘要:氢能作为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中确定的趋势,将持续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赛道。 氢作为元素周期表排名第一的元素,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低碳,同时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替代的终极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在全球能源…

    2023年1月7日 投融资
    22700
  • 我国长距离输氢技术获突破一文解读氢能远距离运输意义

    今天(4月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 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02:00 在宁夏银川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平台,记者看到,现场正在进行天然气管道输氢加压和测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然气掺氢技术是将氢气以一定体积比例掺入天然气之中,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 目前这…

    2023年4月17日
    26000
  • 中金:受益政策利好,氢能重卡有望加速上量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2024年2月29日,山东省发布通知,自3月1日起,对行驶于山东省高速公路且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试行期2年。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若推广至全国,有望降低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推动氢能重卡上量,加速氢能产业链商业化落地。

    上市企业 2024年3月8日
    22300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石家庄:全球顶尖氢储项目落地背后的“招商经”

    在位于石家庄市栾城区的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中集–合斯康Ⅳ型车载储氢瓶及供氢系统项目正在进行产线联调联试。该项目由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与挪威合斯康公司合作开发,规划投资超1亿欧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Ⅳ型气瓶15万支、供氢系统5万套、复合氢气瓶拖车400辆,成为全球顶尖的车载储氢瓶和供氢系统生产基地。

    2024年5月24日 投融资
    19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