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 氢能赛道竞争白热化

2023年06月19日09:23  中国证券报  作者:何昱璞

近年来,氢能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前景广阔,吸引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正在提速。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预计转型较早的龙头公司在资金实力、科研投入和资源整合上将脱颖而出。不过,在产业链火爆的背后,也需谨防部分公司“追风”炒作。

  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年以来,多家公司持续加码氢能领域投资,并逐渐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日前,亿华通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氢能科技公司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已启动项目合作。在成立仪式上,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这是公司发布的首套上游制氢领域的产品,未来将作为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外开展业务。

  广汇能源日前宣布拟与嘉兴申能诚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塑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嘉兴申能诚创系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股权基金投资平台,亦属于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是一家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能科技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将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广汇能源区域氢能供应及应用场景优势,坚持“安全为先、清洁低碳、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地区规划逐步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蓝氢”及“绿氢”多元制氢体系,且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在区域内长短线、矿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及推广。

  据了解,广汇能源于2022年1月25日发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将氢能产业作为企业今后转型的重点方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公司先行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美克家居终止氢能投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目前氢能产业火热的背景下,也有公司宣布退出这一赛道。

  日前,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这意味着公司跨界投资氢能告一段落。公告显示,美克家居已向太仓昆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娄江启动基金清算程序,逐步变现产业基金资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2409.77万元(含投资期间的收益),并已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资产业基金事项终止。目前其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并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太仓昆池与美国英飞腾在中国境内的母公司阜新安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尔实业”)签订《关于英飞腾项目之投资意向书》。2019年5月,太仓昆池及其普通管理人上海娄江就英飞腾项目与德尔实业及其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美国英飞腾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根据太仓昆池合伙协议的约定,各合伙人需按照投资项目的进度安排分期出资,截至2019年末,公司缴纳出资2100万元。

  美克家居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该投资项目无实质性进展且该产业基金未开展其他对外投资活动。为了提升资金使用及运营效率,向太仓昆池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

  警惕产业发展过热苗头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

  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倾斜也吸引了多家央企、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氢能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趋激烈。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在部分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再度提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产业发展过热苗头,把握好氢能终端应用节奏,防范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王擎宇

本文转载自近年来,氢能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由于前景广阔,吸引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正在提速。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新兴赛道中,预计转型较早的龙头公司在资金实力、科研投入和资源整合上将脱颖而出。不过,在产业链火爆的背后,也需谨防部分公司“追风”炒作。   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3年以来,多家公司持续加码氢能领域投资,并逐渐构筑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日前,亿华通全资子公司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将整合资源,向上游制氢领域布局,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同时,氢能科技公司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已启动项目合作。在成立仪式上,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这是公司发布的首套上游制氢领域的产品,未来将作为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对外开展业务。   广汇能源日前宣布拟与嘉兴申能诚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嘉兴申能诚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塑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氢资源获取、氢能产业开发、新能源开发及配套装备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并将广汇能源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   嘉兴申能诚创系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股权基金投资平台,亦属于申能集团下属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是一家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氢能科技企业,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将在建的首期“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纳入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广汇能源区域氢能供应及应用场景优势,坚持“安全为先、清洁低碳、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则,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地区规划逐步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蓝氢”及“绿氢”多元制氢体系,且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在区域内长短线、矿卡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及推广。   据了解,广汇能源于2022年1月25日发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了将氢能产业作为企业今后转型的重点方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公司先行建设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制氢、加氢配套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形成具有广汇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清洁低碳新型产业的高效发展。   美克家居终止氢能投资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目前氢能产业火热的背景下,也有公司宣布退出这一赛道。   日前,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设立的氢能产业基金,这意味着公司跨界投资氢能告一段落。公告显示,美克家居已向太仓昆池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娄江启动基金清算程序,逐步变现产业基金资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2409.77万元(含投资期间的收益),并已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资产业基金事项终止。目前其已收回全部分配款项,并完成产业基金的清算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4月,太仓昆池与美国英飞腾在中国境内的母公司阜新安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尔实业”)签订《关于英飞腾项目之投资意向书》。2019年5月,太仓昆池及其普通管理人上海娄江就英飞腾项目与德尔实业及其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美国英飞腾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根据太仓昆池合伙协议的约定,各合伙人需按照投资项目的进度安排分期出资,截至2019年末,公司缴纳出资2100万元。   美克家居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该投资项目无实质性进展且该产业基金未开展其他对外投资活动。为了提升资金使用及运营效率,向太仓昆池申请退出该产业基金。   警惕产业发展过热苗头   近年来,国内氢能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10%。   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倾斜也吸引了多家央企、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国内氢能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日趋激烈。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尚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在部分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氢冶炼和氢储能领域建设不断加速。一批氢能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应用领域方兴未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再度提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产业发展过热苗头,把握好氢能终端应用节奏,防范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风险。 (责任编辑:王擎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6日 08:48
下一篇 2023年6月19日 10:00

相关推荐

  • 氢听链博会

    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今年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共有国内外62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提升到32%。 此次链博会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等六大链条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其中…

    2024年11月29日
    21000
  • 2025第六届厦门国际氢能及电池产业博览会

    协助维权 蒙受经济损失,可申请百度协助 虚假赔偿 遇到品牌或资质冒用,可申请百度保障 欺诈赔偿 遇到欺诈,经核查属实,可申请保障退还费用 Copyright © 厦门佳莱宝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香秀里62号801室

    2025年7月16日 上市企业
    8600
  • 一季度氢能企业融资总额突破20亿大关

    随着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光伏锂电的造富影响之下,氢能产业的股权投融资市场越来越火热。据氢云链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12家氢能企业完成股权融资,预计融资总额超20亿。 氢云链分析12起融资事件有以下特点: 1、12起融资总额达19亿,2022年9月新公司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12家企业公开的融资额的有6家,总额达16.5亿,12起融资事件总额预计超过20…

    投融资 2023年4月11日
    22300
  • 氢云研究 | 氢能两轮车“爆发”,如何实现商业化“逆袭”?

    2024年,在氢车和电解槽两个主赛道外,今年最亮眼的三个氢能场景是冶金、列车与两轮车。对比氢能列车在技术上持续发展和应用落地,氢冶金在标准、行业共识和示范取得突破,氢能两轮车的亮点在于2年内实现了规模突破:根据市场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氢能两轮车市场投放名义超过2000辆;2024年全年名义投放量预计将超过万辆。 在氢能商业推广难的背景下,氢能两轮车“快速…

    2024年9月24日
    27400
  • 力争二○三五年形成八百亿元产业规模江苏扬州:加速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科技日报讯 (记者郑莉 通讯员许婷 孙嘉隆)1月11日,记者从江苏省“双碳”专项产业前瞻重大科技项目——船舶大功率高效高可靠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启动仪式上获悉,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氢能产业列入全市“613”产业新体系,作为重点培育打造的新兴产业集群。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5日
    30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