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规划逐步落地,氢能正成为能源转型的热门选择。实际上,到2023年底,全球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组织正发挥着关键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这些在全球舞台上引领氢能革命的组织机构。
国际舞台上的氢能先锋
在氢能的全球发展中,国际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推动技术创新,还致力于建立行业标准和促进国际合作。
H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简称IRENA),是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政府间机构和国际合作的主要平台,支持各国能源转型,并提供技术、创新、政策、金融和投资方面的最新数据和分析。IRENA的成员包括167个国家和欧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普及和可持续利用,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具备独特的优势与广泛的影响力。2022年,国家能源局成立中国—IRENA合作办公室,统筹地方、行业相关资源,打造中国与IRENA合作网络,成立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合作办公室,全面提升中国与IRENA合作水平。2024年3月,合作办公室设立水电、能源转型、氢能、电网和太阳能5个专项工作组,负责中国与 IRENA 相关领域合作的具体执行工作,促进双方政策对话、技术研讨、行业研究、能力建设和项目对接等。3月21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合作专项工作组启动会,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获批担任氢能专项工作组组长单位。
H
国际能源署(IEA)
国际能源署(IE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一个独立机构,致力于促进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改进全球的能源供需结构和协调成员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IEA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始于1996年,此后双方的合作涵盖众多领域。1996年10月IEA与中国签订了《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的政策谅解备忘录》。1999年11月,IEA在北京召开了“国际能源署—中国联合发展天然气会议”。2002年IEA在北京公开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报告——《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能源政策之挑战》,显现出该机构对中国能源市场及相关政策的极大关注。2015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IEA的联盟成员国。2017年2月,IEA与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式在北京成立了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办公室。国际能源署氢能技术合作计划(IEA Hydrogen TCP)成立于1977年,是主导国际氢能合作的最重要领导组织之一,旨在组织并协调世界各国开展氢能相关的研究与合作,对促进氢能在全球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氢能技术合作计划有 26个缔约方(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H
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于2017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由来自能源、交通、工业、公共事务等领域的企业组成,汇集了来自北美、亚太地区、欧洲、非洲和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百余家多元化公司,涵盖整个氢能价值链。国际氢能委员会利用其全球影响力促进行业、政府、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支持国际氢能标准制定,促进氢能的大规模部署与应用。截止2024年1月,国际氢能委员会共有133名会员,其中核心会员55家,72家支持单位,11家投资机构。国际氢能委员会共有7家中国成员,为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潍柴、长城汽车、重塑、中材科技、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氢能委员会致力于联合会员力量,推进国际氢能产业研究,先后发布了《氢能贸易流》、《氢能洞察》、《氢能平价之路》、《低碳氢、可再生氢政策工具包》等国际氢能产业报告。
H
国际氢能经济和
燃料电池伙伴计划(IPHE)国际氢能经济和燃料电池伙伴计划为国际间政府合作组织,于2003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启动,起初名为“国际氢能经济伙伴计划”,中国是IPHE的发起国之一。目前,该组织已经吸纳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欧盟的广泛参与。IPHE旨在分享各国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倡议、政策、技术、安全标准和经验,加速氢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氢能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促进清洁高效能源体系的转型。IPHE还为决策者和公众在内的相关方提供信息平台,展示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优势和挑战。2009年,为了突出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合作组织更名为“国际氢能经济和燃料电池伙伴计划”。
H
国际氢能学会(IAHE)国际氢能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gen Energy,简称IAHE)于1974年在美国成立,致力于加快推动氢能成为未来世界丰富清洁能源供应的基础和保障,是全球氢能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IAHE为全球氢能源领域科学家,能源工程师,环保主义者,决策者提供交流平台,努力向公众宣传氢能在丰富清洁能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IAHE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会员网络,包括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以促进氢能领域的国际合作。此外,IAHE还设有不同的分会,例如氢能系统分会(Hydrogen Energy Systems),专注于氢能系统的整体发展,以促进氢基经济的发展。IAHE的工作不仅对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政策制定和工业应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国氢能组织布局
随着氢能对解决气候、能源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氢能协会与研究机构,对推动国家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H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1975年,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成立。GIZ是一家德国联邦政府企业,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教育,拥有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成熟的专业技术和久经考验的管理知识。GIZ与中国开展中德合作的40年来,致力于在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推动符合中德两国利益和意愿的合作,为中德间众多双边对话提供技术支撑,以及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牵线搭桥。此外,GIZ会通过与资深的德国、国际和中国专家及伙伴机构全面而完善的网络,为合作伙伴提供德国领先领域的咨询服务,技术专长,知识传授,培训进修和组织机构发展等服务。
H
加拿大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CHFCA)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CHFCA)成立。CHFCA是北美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之一,在加拿大、北美和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目前有200多家会员单位,涵盖公司、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最终用户。CHFCA的目标是推动加拿大和海外氢能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2024年4月,CHFCA正式更名为加拿大氢协会。
H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1980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成立。NEDO起初为开发能够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技术而设立,现已发展成为通过推进实现可持续社会所需的技术开发、创造创新的国立研究机构,承担着日本的一部分经济产业行政业务,主要目标是负责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以及促进科技产品的转化。作为进行高风险的革新性技术的开发和实证机构,NEDO是促进成果社会实现的加速器。2022年,NEDO发布《燃料电池重型交通(HDV)技术路线图》。2023年2月,NEDO发布《氨燃料电池汽车(FCV)·大型商用车辆(HDV)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和《固定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并提出下一阶段制定《水电解技术开发路线图》的研究方向。
H
澳大利亚氢能委员会(AHC)澳大利亚氢能委员会(Australian Hydrogen Council,简称AHC)是澳大利亚氢能产业的顶级代表机构,其成员来自氢能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该委员会致力于将澳大利亚定位为全球氢能产业的领导者,并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共同创造一个以氢能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清洁和有韧性的能源未来 。澳大利亚氢能委员会的战略目标包括:推进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氢能强国的建设;倡导政策设置,加速澳大利亚向清洁和可再生氢技术的转型;支持行业内部以及与政府、学术界和公众的合作;成为清洁氢产业值得信赖、公认的和有影响力的代表声音。
H
韩国氢能融合联盟(H2Korea)2017年,韩国氢能融合联盟(Hydrogen Convergence Alliance,简称H2Korea)成立。H2Korea是韩国政府成立的一个公私协商机构,旨在为氢能扩散和氢能相关产业的发展凝聚力量,以早日实现低碳氢经济社会。其职能包括协助修订政府政策和法律、建立私人主导的氢气生产和供应基础设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氢技术开发和商业化、以国际标准为主导开展国际合作以及发现可持续商业模式并验证验证以激活氢能的推广等。
H
荷兰氢能产业联盟(HyNed)
2019年9月,在荷兰国家企业局(RVO)的推动下,成立了首个氢能产业合作平台——荷兰氢能产业联盟(HyNed),旨在联结先进的荷兰技术与庞大的中国市场,积极推动两国间氢能领域的知识交流、产业协作和商业往来。该联盟整合了东荷兰地区的氢能应用技术资源及供应链体系,包括氢气的生产分配(压缩、提纯、分离)、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燃料电池的创新、氢气法规和认证等。
中国氢能组织的崛起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我国氢能组织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为氢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加快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氢能联盟作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成立六年来与氢能行业共成长,成员单位从20家发展到突破260家,遍布全国26个省市区,涵盖了氢能全产业链重点企业、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在政策编制、科技攻关、产业培育、国际合作和社会科普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注重政策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注重协同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注重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注重品牌创新、打造优质平台。中国氢能联盟高质量搭建国际交流合作交流平台,获批国家能源局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氢能专项牵头单位,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专项氢能领域工作组组长单位;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绿色氢能综合应用商业示范,构建清洁氢多元应用生态;加入国际能源署(IEA)H2TCP氢能专项工作组,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支撑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董事单位工作,推动了氢能行业政策交流、产业发展与技术共享;组织举办“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与氢同行”国际出访和中外双边会议等20余场品牌活动,与日韩、欧洲、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30余家国际机构和使领馆密切互动。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精神以及“十四五”能源科技发展监测,国家能源局启动了能源技术创新监测会商制度,中国氢能联盟是氢能领域支撑单位。通过会商机制发挥行业组织、智库等第三方机构的协同监测作用,跟踪氢能领域科技产业发展动态,包括产业运行态势、技术装备水平及产能、产业链供应链潜在风险、先进技术装备示范及推广应用情况。在此背景下,中国氢能联盟发起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组织氢能月度会商,联合我国北京、上海、山东、广州、深圳、佛山、苏州、宁夏、重庆、成都等区域氢能行业协(学)会或行业智库共同开展,由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组织实施。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氢能组织网络。迄今为止,我国区域氢能行业组织,乃至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中国节能协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等国家级氢能组织,均在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氢能联盟将继续携手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联盟力量。
本文转载自中国氢能联盟 氢能联盟CHA,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