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将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

北京大兴将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入驻40余家企业,南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 北京市大兴区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杜俐)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正式入驻40余家企业,南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2023年,大兴区将以氢能示范区南区为试点,探索搭建以分布式新能源为基础的多能接入、多能互补园区能源服务体系,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零碳园区系统解决方案。这是记者从4日召开的北京市大兴区两会上获悉的。

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样板间

近年来,大兴区一直锚定“双碳”目标,主动谋篇布局,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正式投用、“氢十条2.0”政策以及《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磅发布、京津冀首个氢能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兴成立、国氢科技和美锦氢能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地……过去两年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正式入驻科威尔、稳力科技等40余家企业。南区一期二期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将为落地企业提供紧缺的厂房空间和涉氢测试服务,与已建成的北区形成功能互补,最大限度满足氢能企业落地需求。同步还在进行的南区三期规划,建设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检验检测中心,面向北方地区提供氢能全产业链检测认证服务,形成检测、认证一条龙服务,助力企业聚集和产业效应。

2023年,大兴区将以氢能示范区南区为试点,利用光伏发电、光热耦合、甲醇重整、氢燃料冷热电三联供等技术,探索搭建以分布式新能源为基础的多能接入、多能互补园区能源服务体系,打造京津冀首个氢电耦合型零碳园区,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零碳园区系统解决方案。

开辟省际氢车运输示范廊道

大兴区作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示范期内将联合城市群成员重点打造冬奥客运、雄安建材运输、滨海新区港口运输、唐山矿石钢材运输四大特色场景。并且正在制定行业引导政策,积极推广应用包括旅游大巴、渣土车、环卫车、物流车等在内的氢燃料电池车辆。

2023年,大兴区将继续强化城市群成员合作和产业协同,在氢源保障、场景打造等方面加强联动,在车辆推广、高速路权等方面寻求突破,推动跨区域氢能示范线建设,协同天津滨海、河北保定、唐山共同建设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运输示范廊道,实现“零排放”氢能运输,为“双碳”战略创新助力。

聚焦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近年来,大兴区不断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优化企业落地发展环境,储备项目400余个。目前示范区北区落地企业涵盖行业各关键零部件环节,引入行业龙头亿华通、东方氢能、海德利森等重点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平台运营公司、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等服务配套基本齐备。

2023年,大兴区将坚持补链强链“双链融合”,聚焦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引聚落地优质项目,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申报等工作,促进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国电投、美锦等链主企业加快建设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企业尽快实现产出效益;积极开展政策宣贯和政策兑现工作,为大兴区氢能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进大兴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站内制氢项目

随着氢能车辆的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加氢站需要采购外省市氢源来保障正常运营,但运输成本高昂,成为行业发展的掣肘。

2023年,大兴区将积极探索分布式制氢、生物质制氢等多种制氢应用示范,计划在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海珀尔加氢站开展站内天然气制氢项目,降低加氢站对外界氢源的依赖,降低氢气加注成本。同时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协调推进油氢混合站建设,与中石油、中石化开展合作,力争2023年投运3座油氢混合站,新建至少2座加氢站,保障全区氢气供给。

构建多元舒适涵盖各环节的氢生态

目前,大兴区集聚了链主企业、科研机构、产业联盟、运力平台等各类主体,初步建立了主体多元、多方协同的氢能产业生态框架。

2023年,大兴区将继续聚焦补强氢能相关产业上下游,推动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地建设,为氢能企业提供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依托北京市氢标委研究出台行业急需的氢能质量标准,引领建立完善氢能行业标准体系;挖掘氢能产业碳资产价值,探索推动氢能产业与碳交易的协同发展……届时,大兴区也将形成涵盖企业落地生产、科研转化、检验检测、推广应用、氢碳交易等各环节的良好氢能产业生态。

大兴区相关负责人指出,2023年,大兴区将加速迈向氢时代,全方位塑造“大兴氢能”的示范名片,推动氢能产业成为大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16:48
下一篇 2023年1月4日 16:48

相关推荐

  • 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日益加快 推动各环节降本增效

    日前,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和氢气消费国,预计2024年底我国将安装约2.5千兆瓦的制氢用电解槽。

    投融资 2024年6月11日
    25300
  • 拐点将至!绿氢汽车2035年可以和柴油车叫板!

    绿氢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和化石能源抗衡,是能源产业普遍关心的话题,有报告预测,预计2030年前后电解水制氢设备成本将实现减半,2050年后电解槽制氢成本降至10元/千克以内,成为最具经济性的制氢技术路径。 而对于管道储运绿氢成本,预计管道运输氢能在2060年降至0.56元/千克·百公里,槽罐车运输经济性方面,规模效应下氢气液化的电耗水平将在未来20年较快下降,2…

    2023年6月6日 创业分享
    28200
  • 氢能产业的央国企军团(中)

    央企中除了能源电力企业,核工业、航天、船舶、兵器、石油化工、汽车、电气设备、钢铁、轨道交通等央企也都在氢能领域耕耘和开拓,尤其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三个大集团内部有大量氢能企业,在制氢、储氢、输氢、用氢场景做出了大量开拓性创新工作。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核能制氢是氢能供应的重要选项,中核集团在核能制氢领域已经耕耘数年。参与制…

    2023年6月28日
    38500
  • 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

    自去年以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目前已有多条管道规划、备案、获批。

    2024年6月5日
    27500
  • 最新研报:绿氢放量在即,电解槽有望率先受益

    摘要:伴随着 22 年大量新能源制氢完成光伏风电等前期工程的建设,2023 年部分绿氢项目开始逐步进入电解槽招标环节,根据氢能汇统计,2023 年一季度有 13 个绿氢项目合计招标 835MW 碱性电解槽,已经超出 2022 年全国电解槽出货量 722MW(含出口)。从一季度的招标情况来看,加上国家与地方政策助力绿氢发展,预计 2023 年全年电解槽招标量同…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31日
    28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