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千辆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氢能产业,现状如何?未来趋势又在哪里?近日,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各方嘉宾云集,围绕京津冀三地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和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展开探讨和交流,共同探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专业人士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已初步打通,仍需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未来两三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千辆

资料图 图文无关

各地争抢氢能发展制高点

氢能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已被视为清洁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也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问斌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及一系列氢能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我国已初步打通了氢能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氢能产业布局明显提速。国家层面,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蓝图。各地方也纷纷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产业布局呈遍地开花之势。据悉,截至目前各地方政府累计发布70余项涉氢政策,构建了涵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如北京2021年就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

“我国氢能研究仍主要聚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在工业和供能等场景方面相对薄弱。”问斌表示,氢能产业在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及装备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从产业现状看,持续提升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已成为行业共识,绿色氢能的制氢、存储、运输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氢燃料电池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可再生资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的制氢规模等都亟待获得突破。

燃料电池车产业链雏形初现

北京冬奥会期间,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服务保障冬奥,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首个示范年度新车上牌已超千辆,实现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率先进入商业化示范运行阶段,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在论坛上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初步建立了整个产业链体系的雏形,也基本掌握部分的核心关键技术。

尤其是2021年,我国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目前已批复两批、五大城市群建设,有效带动了我国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氢能产业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截至去年底,全球一些主要国家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达到7万辆,其中韩国、美国和中国排名前三,累计产销量都超过万台,其中韩国接近3万台。截至去年底,国内累计产量超过1.6万台,仅去年就超过5400台。

“从示范启动之后,已呈现每年将近翻倍增长的态势。”方海峰表示,示范启动已有一年多,无论是氢能还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都实现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核心技术从之前依赖于进口向自主创新转变,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公交车领域向物流、重卡各个细分领域进一步拓展。

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呈爆发增长

单车排放量高,排放总量大,商用车虽然占我国汽车保有量比重仅11%左右,却占到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56%,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交通节能减排的难点。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表示,氢燃料电池聚焦长途载重商用车将是非常好的应用。尤其是在冷链运输等耗能较大的车辆上面,燃料电池已经展现出它的优势。

国内各个商用车企业都在陆续推广氢燃料电池,从目前续驶里程来看,大部分还是在600公里以下范围,很少超过800公里,极少车型能够超1000公里续驶。李建秋表示,省际物流体系承载了巨大的货运量,新能源运输车需要在长续驶里程应用场景方面下功夫。

“只有低成本才会有市场。”对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重点还是要解决燃料电池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并在系统寿命、散热和大容量储氢三个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相信经过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再经过两三年,燃料电池商用车随着它的好用、耐用、适用性能的提升,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他表示。

(原标题: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杰

本文转载自北京晚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12:25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13:32

相关推荐

  • 亿华通香港上市! 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加注一体站投入运行, 氢能再掀小高潮“指日可待”

    1月12日,吸引媒体眼球最大的就是亿华通在香港H股的上市。估值约70亿,融资约11亿港元。  再早几天的时候,1月8日这一天浙江天能氢能与山西格润签署了118台氢发动机的合同,也算是“非政府,非国企”订单中的一个好的开门红了。  每年的一月初是对上一年的数据总结的时刻,比亚迪因为在2022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绩,所以带动了大家对新能源国产势力的认可…

    2023年1月19日
    26100
  • 国科创投A轮领投全球甲醇氢能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阳氢集团」

    近日,全球甲醇氢能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产品提供商——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氢集团”)和国科创投(原名中科院创投)完成A轮融资的领投注资。国科创投由其子基金中科国大创投基金作为本次的投资主体。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阳氢集团在全国多省市推进甲醇氢能应用场景落地,以及第二代产品完成开发及商业化。国科创投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重要源头的中国科学院下属专业从事国家…

    2024年9月27日 投融资
    24200
  • 石化机械(000852):油气装备领军企业 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报告摘要:  油气装备领军企业 ,传统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公司是中国石化唯一的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和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主营业务涵盖石油工程、油气开发、油气集输三大领域,多产业协同发展,业绩良好。分业务看,石化机械设备、油气钢管、钻头及钻具业务营收分别从2017 年16.75 / 11.22/ 6.15 亿元增长到2022 年35.59 / 25.44 / 9.11…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日
    24500
  • 上海组建“氢能产业链出海联盟”,应对海外市场五大关键挑战

    为了进一步打造协同高效的氢能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推动氢能产业出海加速,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上海市宝山区科委协办、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极高氢能共同承办的2024年“创·在上海”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氢能产业链全球技术发展主题峰会昨天举行。 本次峰会以“新质加速 氢动全球”为主题,共吸引了国内外氢能产业的顶级…

    2024年7月24日 投融资
    17200
  • 全国人大代表张荣华: 深耕氢能领域 建言经济发展

    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优势、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是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一直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过去一年,她走访全国多家氢能企业,深入一线交流氢能研发创新、产业发展、商业化运营及氢燃料电池技术。

    2024年3月11日
    2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