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千辆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氢能产业,现状如何?未来趋势又在哪里?近日,首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各方嘉宾云集,围绕京津冀三地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和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展开探讨和交流,共同探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专业人士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已初步打通,仍需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未来两三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千辆

资料图 图文无关

各地争抢氢能发展制高点

氢能作为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已被视为清洁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也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问斌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及一系列氢能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我国已初步打通了氢能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氢能产业布局明显提速。国家层面,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蓝图。各地方也纷纷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产业布局呈遍地开花之势。据悉,截至目前各地方政府累计发布70余项涉氢政策,构建了涵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如北京2021年就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

“我国氢能研究仍主要聚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在工业和供能等场景方面相对薄弱。”问斌表示,氢能产业在关键材料、核心器件及装备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从产业现状看,持续提升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已成为行业共识,绿色氢能的制氢、存储、运输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氢燃料电池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可再生资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的制氢规模等都亟待获得突破。

燃料电池车产业链雏形初现

北京冬奥会期间,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服务保障冬奥,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首个示范年度新车上牌已超千辆,实现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率先进入商业化示范运行阶段,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在论坛上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初步建立了整个产业链体系的雏形,也基本掌握部分的核心关键技术。

尤其是2021年,我国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目前已批复两批、五大城市群建设,有效带动了我国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氢能产业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截至去年底,全球一些主要国家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达到7万辆,其中韩国、美国和中国排名前三,累计产销量都超过万台,其中韩国接近3万台。截至去年底,国内累计产量超过1.6万台,仅去年就超过5400台。

“从示范启动之后,已呈现每年将近翻倍增长的态势。”方海峰表示,示范启动已有一年多,无论是氢能还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都实现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核心技术从之前依赖于进口向自主创新转变,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公交车领域向物流、重卡各个细分领域进一步拓展。

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呈爆发增长

单车排放量高,排放总量大,商用车虽然占我国汽车保有量比重仅11%左右,却占到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56%,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交通节能减排的难点。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表示,氢燃料电池聚焦长途载重商用车将是非常好的应用。尤其是在冷链运输等耗能较大的车辆上面,燃料电池已经展现出它的优势。

国内各个商用车企业都在陆续推广氢燃料电池,从目前续驶里程来看,大部分还是在600公里以下范围,很少超过800公里,极少车型能够超1000公里续驶。李建秋表示,省际物流体系承载了巨大的货运量,新能源运输车需要在长续驶里程应用场景方面下功夫。

“只有低成本才会有市场。”对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重点还是要解决燃料电池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并在系统寿命、散热和大容量储氢三个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相信经过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再经过两三年,燃料电池商用车随着它的好用、耐用、适用性能的提升,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他表示。

(原标题:氢能全产业链初步打通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杰

本文转载自北京晚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12:25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13:32

相关推荐

  • 排气业务仍继续 加码氢能 佛瑞亚迈向零碳排放不止一条路

    【商用车新网原创】 佛吉亚首席执行官柯瑞达(Patrick KOLLER)先生没想到,自2019年来上海车展后,一别中国就是三年。2023年4月18日,时隔三年再次回到上海,柯瑞达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讲述了他的感受:“在我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我都认不出这些路上的车辆了。是的,这么多的中国新车,看起来非常好,很多挂着新能源的车牌。这些都昭示新能源在中国的趋势仍然…

    2023年4月28日
    2420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的氢能密码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受关注,一个是被疫情耽误了三年,普遍希望国家发展经济有新举措;二个是新一批领导集体上台,期待经济发展有新思路。 很明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像氢能这样既涉及能源安全又涉及双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届政府发力的重点。 1 八句话,藏着氢能产业发展密码 我们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里找出来八句话,不需要添加其他辅助词汇,就能完整表达…

    2022年12月31日
    24500
  • 人民日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全球性贡献和机遇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开放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发展逻辑。

    前瞻报告 2024年6月11日
    21700
  • 海马汽车扣非6年亏66亿景柱寄望合作突围 联手丰田规划2000台氢能车产能小步慢走

    丰田豪赌氢能车,海马汽车(000572.SZ)也来跟风。   3月25日,海马汽车公告称,公司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较为具体的一点是,在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搭载运用包括日本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完成整车适应性开发。   根据协议,双方争取于2023年投入小批量(200台)开展示范运营,并…

    投融资 2023年3月27日
    26600
  • 港口 | 汉堡莫尔堡发电厂电解槽改造工程正在推进中

    Hafen Hamburg Marketing  #03  原莫尔堡(Moorburg)燃煤发电厂旧址正在进行一个多机构项目改造,未来将用于生产氢气。随着各种发电厂设备的拆除,汉堡绿色氢能中心的改造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汉堡市政府在现已提交的第22/15481号文件中向市议会报告了有关情况和进一步计划。 2023年12月,莫尔堡(Moorburg)发电厂连同设备…

    2024年6月20日
    28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