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恩泽制氢基地投产,本地化产品助力中国氢能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备受青睐。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氢能规划,央企、上市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竞相加码布局氢能产业,且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氢能发展,氢源先行。4月28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由世界500强企业与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共同投资设立。

上述基地此次投产,标志着康明斯已构建起完备的PEM制氢设备本地化生产制造、研发测试,及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服务能力。而康明斯的目标则是“氢尽所能”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加速推动中国绿氢的大规模应用和双碳目标达成。

康明斯恩泽制氢基地投产,本地化产品助力中国氢能发展

打造全球灯塔工厂

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位于广东佛山南海,是目前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吉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工厂,也是国际领先的绿氢装备技术研发及制造基地。

康明斯恩泽南海基地占地面积共约7万平方米,包括4500平方米的办公楼、培训和工程中心。工厂采用精益化柔性生产模式,可完成焊接、脱脂、装配、测试等工艺,一期产能可达500兆瓦,二期可扩展至1吉瓦。

其中,装配线按照柔性混线生产标准建造,具备PEM设备的分装及部件、子系统测试、合装及系统测试等核心能力,并可完成研发测试、生产测试、质量测试(IO/泄漏/安全系统/制氢检测等)等关键产品及技术测试及验证。

2021年底,中石化旗下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设立康明斯恩泽,旨在通过领先的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在中国的本地化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推进绿色制氢解决方案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康明斯恩泽已顺利部署多套电解水制氢设备,包括中国三峡集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其中,中石化中原油田项目已进入试运行,年产能近400吨,绿氢纯度达99.9995%,每天产出的氢气可供106106辆公交车全天行驶,目标年减排二氧化碳2200吨。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邓群伟在出席基地投产活动时表示:“合资公司补足了中国氢能产业链最上游制氢板块的短板,加快了先进成熟的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国产化的步伐。期待合资公司能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大势和机遇,加快推进制氢设备国产化进程与降本节奏,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做出贡献。”

康明斯全球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则表示,中国是康明斯最重要的市场,也必将引领全球绿氢技术与能力大规模应用的步伐。康明斯长期植根于中国,我们还将持续投资并发展领先的绿氢技术与本地制造能力,为中国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和零碳经济发展。

“可以说,这个基地代表了康明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零碳技术水平和绿氢设备制造能力。”康明斯恩泽总经理赵留军表示,“我们的首批国产化HyLYZER电解水制氢设备系列产品计划于2023年底前交付,未来产品交付周期有望突破6个月,PEM装备零部件可实现100%国产化,可大幅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并实现快速交付。”

氢能产业链分为制、储、运、加、用等环节,制氢或者说氢源是产业链的起点。由于制氢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氢能使用的经济性,规模化和高效率是降低电解槽系统成本并最终实现氢能产业商业化的关键要素。

通过技术引进、研发到产业化,康明斯恩泽让绿氢变得“用得起、用得到”,助力绿氢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能源,在工业、交通等各领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康明斯恩泽正在不断提升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将该基地建设成为PEM制氢设备的全球灯塔工厂。

落地南海,面向全国

全国氢能看广东,广东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2022年,南海区氢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认定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广东首批五个之一、佛山唯一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今年3月举办的南海企业家大会上,南海对外喊出了“要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的口号。

然而,南海氢能产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仍存不少瓶颈,尤其是氢源短缺。“全市及周边区域制氢厂较少,缺乏持续稳定的氢气供应。目前车用氢气严重依赖外供、氢气价格高企等情况在短期内仍未改善,严重影响氢能源车辆的投放和正常运行。”南海区发改局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根据产业政策要求,制氢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生产,但南海目前无化工园区,进一步制约南海氢能产业的发展。

但随着康明斯恩泽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此次投产,以及南海积极探索推进各种不同工艺和技术路线的制氢项目落地建设,这一局面将得到改变。

康明斯恩泽绿氢设备制造基地的投产,对于推广创新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系统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设备生产基地是南海培育氢能产业的突破,我们期待该基地可加速本地产品面向市场,为佛山和南海未来经济、清洁、可持续的氢能制取和供给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并进一步推动氢能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链成熟。”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郭明强在出席基地投产活动时说。

立足南海,康明斯恩泽将充分发挥康明斯在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先进的制造工艺、优化的供应链和采购体系以及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产业链条辐射全国,助力工业制造、化工冶炼、可再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绿氢潜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制氢,属于灰氢,绿氢(通过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较低。但在双碳目标下,绿氢被视为氢能发展的终极路线。据相关机构统计,当前国内绿氢项目的规划产能将达到200万到300万吨,如果按300万吨规模计算,对应制氢设备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

目前,绿氢的大规模制备正在推进当中。在新疆、内蒙古等地,许多光伏和风电制氢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制氢设备的订单量也正在快速增加。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基地此次投产,对于全国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8日 16:38
下一篇 2023年5月8日 16:43

相关推荐

  • 我国锂离子电池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为高能量和高功率,同时这也是电子产品终端不断升级换代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图1 锂离子电池原理图 理想的正极材料需具备如下特性。 (2)较高的电子及锂离子电导率以保证良好的倍率性能; (4)在较宽电压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图2 常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比较 放电容量、热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5日
    42200
  • 1000台氢能重卡订单,首批50台交付示范!

    2024年9月27日,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与广东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原尚物流”)在广州隆重举行首批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订单交付仪式,标志着双方自2024年开年签署的1000台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迈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广州市发改委能源处一级调研员詹东山、广州市工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王纯益、广州市城管局燃气管理处处长张刚、黄埔区发改局副局长蓝淼林、黄埔区永和街道…

    2024年9月29日 上市企业
    25300
  • 高纯氢气制备又添新策略

    氢能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团队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能效制备高纯氢气(>99.99%)的新策略——室温电化学水汽变换(EWGS)反应。 氢能源被视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目前,水汽变换(WGS)反应是工业上大规模制备氢气的主要方法,但过程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除了苛刻的反应条件,通过WGS反应制…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3日
    25400
  • 碳捕集分类和真空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介绍

    碳捕集技术,是接下来近40年的热点领域,除了传统工艺之外,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工艺,今天主要介绍两大传统工艺(MDEA湿法脱碳和VPSA真空变压吸附)之一的VPSA技术。 知识点: 1. 背景 二氧化碳(CO₂)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效应,这是威胁地球宜居性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尽管政府法规和协议已限制排放量,但当前排放率仍居高不下,CO₂的累积已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为遏…

    2025年6月14日 投融资
    4900
  • 氢金融,处在爆发前夜?

    最近,氢能投资,成为各研究机构、媒体反复推荐的内容。 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认为氢能产业产业周期已开启,目前已进入明确的投资期;媒体方面,譬如工人日报就认为,氢能源产业成为全球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未来发展一触即发,即将爆发。 而知名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更是连续三年推荐氢能这样的新能源。2020年,他倡导“新基建、新能源”;2021年,他又提出“…

    2023年7月18日 创业分享
    349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