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以绿氢制备和燃料电池为龙头,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商业化

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5月5日,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在会上指出,未来,要以绿氢制备和燃料电池为龙头,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商业化。

欧阳明高认为,在氢能技术链方面,当前,技术创新核心环节是燃料电池/电解装置,必须率先突破,突破需要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当前主要是选择合理的氢储运技术路线;在氢能价值链方面,已经认知的价值是战略价值,并由此催生了氢能热,待开发的价值是商业价值,而商业价值的源头是绿氢制取的经济性;在氢能产业链方面,要以绿氢制备的商业价值为推动力,以多元化、大规模商业示范应用为龙头拉动,带动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欧阳明高在会上介绍了他领导的清华新能源团队在绿色氢能领域研发与产业化进展。在燃料电池与氢能交通方面,该团队从2001年开始,就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中承担燃料电池大客车项目,在膜电极、电堆、发动机和动力系统4个层次上,进行整个链条的研发,目前已经全部实现产业化,并在张家口有了万台燃料电池发电机工厂。

“我们现在正致力于降低成本,”欧阳明高表示,燃料电池和氢能要推广,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成本,近年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在大幅下降,去年成本已经到3000元了,预计到2025年,可以降到1000元,2030年可以降到500元。”

在电解制氢方面,清华新能源团队还全方位布局了三种电解水制氢技术,包括SOEC、PEM、AEC。欧阳明高表示,目前SOEC处于10千瓦级,从成本、寿命、研发的进度来看,还需要更长时间;PEM制氢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成本仍然较高,与此同时,AEC碱性制氢技术应用在绿氢场景下仍有较大创新与提升空间。该团队在这一领域的产业孵化企业面向绿氢领域痛点,做出了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助力能源企业绿氢项目落地。。

在绿色氢能储运与加注方面,欧阳明高指出,储运和加注是氢能产业目前主要的瓶颈。综合来看,储运的路线分为三种:短途的运输,要靠压缩氢气;长途的国际氢交易,主流方式是把氢变成氨;长途大流量的输氢,则需要管道运输。

2008年,清华新能源团队跟BP合作,建了国内首个加氢站,最初采用天然气重整制氢,后来改为电解水和外供氢相结合。实践表明,站内重整、电解水制氢具有一定可行性。欧阳明高认为,燃料电池在重载交通领域拥有发展空间,但也将面临纯电动的挑战,主要的挑战在于成本。据悉,清华新能源团队提出了互补型一体化超快新能源补给系统方案,即光-储-充-换-氢一体化互补型超快能源补给系统,这将是电动汽车时代的“加油站”。

2022年,清华新能源团队与中石化雄安公司承接国家科技部项目,将建立落地雄安、引领全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氢加氢一体站,支撑建设雄安新区的氢能卡车及各类车辆运营,同时还将推动制氢加氢一体站系列标准的编写、落地和实施。

在氢系统集成与氢储能方面,欧阳明高指出,氢能的优势和挑战都在于产业链长,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技术,面临多元化的困境。“氢能系统集成技术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集中式氢储能发电系统。”他表示,我国合适的氢发电技术路线是锅炉氢掺烧,并逐步提高掺氢比例。中国可先针对西北部大型能源基地尤其是集中式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调峰煤电厂的灵活性改造,开展锅炉的氢掺烧。

根据国际长时储能委员会分析,未来可再生能源10%的发电量需要经过长时储能技术实现长周期转移。中国需要1.5万亿千瓦时的长时储能,其中大部分需要氢储能解决。

“国情决定路线,场景定义产品”,欧阳明高指出,新能源发展路线与国情息息相关,技术创新则来自于绿氢领域的实际场景需求,科技创新将长期支撑能源企业氢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文转载自央广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8日 16:36
下一篇 2023年5月8日 16:41

相关推荐

  • 日本拟在15年内投入3万亿日元推动氢能源普及 目前面临诸多难题

     氢能源除了能够实现零排放、减少污染外,还具有发热值高、燃烧性能好以及损耗少等特点,但如何有效推动这一新能源的普及,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目前主要的瓶颈是氢能源生产成本高,与传统能源相比,价格差异明显。以天然气为例,氢能目前的成本比天然气高10倍。日本政府计划发行一种被称为绿色转型债的国债,筹得的资金中,部分将用来推进氢能普及。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18日
    23600
  • 亿华通喜获氢能A+H第一股,但亏损之路还要走多久?

    近些年,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甚是耀眼,但细分下来则显得贫富不均,最光鲜亮丽的当属纯电动汽车,混动燃料电池则逊色的多,燃料电池汽车更是缺乏存在感。如果不是亿华通成为氢能A+H第一股的消息映入眼帘,很多人都忽略了燃料电池的进步。 1月12日,亿华通(02402.HK)登陆港交所,距离其于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亿华通成为氢能A+…

    2023年1月20日
    31400
  • 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日前,我们从丰田汽车toyotagazooracing.com获悉,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将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这是开创性的丰田氢燃料电池轿车的运动版概念。此前在日本富士24小时耐力赛上亮相,它具有强大的新前造型,带有深扩散器,亮黑色外观细节,降低悬架和21英寸合金轮毂,配备米其林Pil…

    2023年7月17日
    30800
  • 330亿!5万吨绿氢!全球最大新能源PEM制氢项目签约

     ①本次签约的年产5万吨绿氢暨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包括风光发电制氢、氢能装备制造等建设内容;   ②采用国际先进的PEM制氢技术,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PEM制氢项目,项目总投资330多亿元;   ③将带动氢能装备制造产值150亿元,每年氢能装备制造产值可达50亿元。   6月27日上午,由中国电建昆明院、融科氢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30多亿元、年产5万吨绿…

    2023年6月29日
    32110
  • 碳捕集分类和真空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介绍

    碳捕集技术,是接下来近40年的热点领域,除了传统工艺之外,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工艺,今天主要介绍两大传统工艺(MDEA湿法脱碳和VPSA真空变压吸附)之一的VPSA技术。 知识点: 1. 背景 二氧化碳(CO₂)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效应,这是威胁地球宜居性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尽管政府法规和协议已限制排放量,但当前排放率仍居高不下,CO₂的累积已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为遏…

    2025年6月14日 投融资
    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