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特种汽车中标500台!氢动力科技招标600台!

戈尔认为,目前高温电堆的开发瓶颈并不在于质子交换膜,关注其他BOP零部件包括密封件等材料的开发验证也十分重要。根据个别客户的反馈,戈尔现有主流产品也可以满足短时间高温(~100℃)运行。高温电堆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需要产业链的伙伴一起合作,加快材料的测试验证,并通过系统装车实际运行来验证高温电堆的商业化可行性。

“氢”风已来,乘势而起。借势上游绿氢行业和政策之风,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乘势而起,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近两年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逐年下滑,相反,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02%。

截至2023年底,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在全球市场中位列第一,保有量全球第二。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经从技术、产品过渡到商业模式阶段,迎来产业化拐点。而如何在产业发展的下半程中持续领跑成为中国市场环境下的重要话题。

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是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进入发展加速期的前提。戈尔,美国材料科学公司,以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关键零部件——质子交换膜(PEM)作为切入点,从燃料成本、车辆维护成本、购置成本三方面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

在质子交换膜领域,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来自戈尔等少数厂家的质子交换膜产品在国内厂商中仍属于主导地位 。截至目前,戈尔已制造数百万平方米的PEM,被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超60,000辆,在燃料电池领域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高渗透率的市场份额也让戈尔拥有更强的经验累积和技术积淀,帮助OEM以更聚焦的方式解决TCO等问题。

戈尔在降低燃料电池商用车TCO成本方面,优先关注燃料成本,其次是车辆维护成本和购置成本。据估算,在“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补贴”的政策加持下燃料成本约占整体TCO的30-40%。在其他未被补贴覆盖的城市中,占比甚至将高达50%。所以如何提高燃料效率是对未来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关键。

更具挑战性的是,在实际商业场景中燃料效率还仅仅是天平的一端,天平的另一端还必须平衡膜厚度、膜耐久性等等实际需求。戈尔独特的质子交换膜设计技术可以使更薄的质子交换膜大大提高燃料电池效率,同时大幅度提升电堆的使用寿命。

以GORE-SELECT®15微米膜为例,相较于竞品,戈尔的质子交换膜厚度减少40%,虽然气体渗透性有所增加,但是质子电阻大大降低(>50%),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燃料效率, 同时寿命也得到巨大提升(耐久性数据提升超过10倍)。戈尔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在不同的产品特性之间做出最优权衡,帮助客户实现TCO优化。

图片
其次是维护成本,维护成本在未来可能高于购置成本。戈尔认为,无论是从商用车使用周期、使用频率、还是使用需求(如持续高功率运行导致的高工作温度)考虑,商用车的维修成本将明显高于轻型车辆,并最终超越其本身的购置成本。

基于大量实际经验和行业深耕,戈尔对于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等多种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目前已形成多套成熟高效的失效模式分析方式如计时安培分析法(CA)、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帮助客户实现系统优化设计,降低其后续的维护成本。

图片
戈尔布局燃料电池高温电堆

助力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进一步推广,特别是燃料电池重卡市场的增长需求,燃料电池系统更高功率运行带来的散热问题成为行业痛点,急需开发出适用于高温运行的燃料电池电堆。对于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质子交换膜,客户也提出了相应的耐高温要求。目前市场上尚未有实现商业化运行的燃料电池高温电堆,很多公司多处于研发阶段。

戈尔一直关注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致力于创新产品的开发,适用于高温电堆的戈尔PEM已经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戈尔认为,目前高温电堆的开发瓶颈并不在于质子交换膜,关注其他BOP零部件包括密封件等材料的开发验证也十分重要。根据个别客户的反馈,戈尔现有主流产品也可以满足短时间高温(~100℃)运行。高温电堆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需要产业链的伙伴一起合作,加快材料的测试验证,并通过系统装车实际运行来验证高温电堆的商业化可行性。

未来专注燃料电池和水电解等多领域应用

在过去几年里,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在重型商用车领域优势明显。基于香橙会研究院调研数据测算,目前燃料电池重卡在拥有廉价丰富氢源和大量货物运输需求的钢铁、焦化等特定场景下,即便没有政府补贴,也可以在全生命周期获得盈利。相关行业人士预测,到2027年燃料电池汽车TCO成本将与燃油车持平。

2023年氢能重卡占燃料电池汽车的比重高达63%,燃料电池重卡成为氢能交通领域应用的重要突破口。戈尔在未来也将持续重点关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助力客户实现更好的商业化推广。

同时,随着整个氢能生态链的完善,戈尔也会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应用领域,比如固定式发电应用,电解水制氢领域等。

2023年3月,戈尔与松下合作开发使用纯氢燃料电池发电机发电的RE100解决方案,松下已开发出纯氢燃料电池系统,其中GORE-SELECT®PEM是电堆核心所在,并安装在松下H2 KIBOU FIELD设施中,该设施是全球首个以在示范工厂所消耗的全部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设施。

随着上游绿氢项目的爆发,电解水制氢用的PEM需求增长迅猛。戈尔也根据市场需求于2023年正式推出了行业最薄的80微米电解水制氢用的质子交换膜,目前已经得到很多头部客户良好的反馈。

本文转载自李梅梅 香橙会研究院,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5月8日 13:59
下一篇 2024年5月9日 08:37

相关推荐

  • 康明斯恩泽制氢基地投产,本地化产品助力中国氢能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备受青睐。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氢能规划,央企、上市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竞相加码布局氢能产业,且总产值规模将达近万亿元。 氢能发展,氢源先行。4月28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明斯恩泽”)PEM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台本地化产品HyLYZER-1000上线,这是目前国…

    2023年5月8日
    27700
  • 金融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作为做好五篇大文章之一,明确提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让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绿色发展。氢能产业作为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变革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找准金融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推动氢能产业链提质升级,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课题。

    前瞻报告 2024年2月19日
    28500
  • 氢能“上市潮”再度涌动!亿华通登陆港交所 成为“中国氢能A+H第一股”

    当前,氢能领域涌现出“上市潮”,不少企业纷纷加快上市步伐。   就在今日(1月12日),亿华通(02402.HK)登陆港交所。亿华通每股发售价为60港元,上市首日平开。截至午盘,亿华通报59.7港元/股,总市值为70.16亿港元。   此前,亿华通于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这也意味着,其成为国内又一A+H两地上市企业。因此,亿华通也被业内称为“中国氢能A+…

    2023年1月16日
    26800
  • 一季度全球氢车销量下滑,氢能不香了?影响因素能否持续?

    时间:2023-05-29 13:30:00 来源:氢云链 作为氢能应用领域的主力之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情况无疑反应出阶段内全球氢能产业市场的部分情况。2022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虽然较2021年有了近10%的增长,但是与2021年各国销量纷纷上涨不同的是,2022年不同地区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已经开始出现分化,其中中国、韩国和德国实现了较大幅度…

    2023年5月29日
    28400
  • 7亿增资!广汽“氢力打造”商用车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近日,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广州氢云新能源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公司注册资本由22.2亿元增至约29.2亿元,变更完成后广汽集团持股比例上升至89.72%。企查查信息显示,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严壮立,现由广汽集团、广州氢云新能源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日野自动车…

    2024年9月9日
    2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