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氢能是高碳排放领域大规模脱碳降碳重要途径

.
主办方供图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5月28日,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上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从结构减碳、工艺降碳、源头净碳、技术负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

稳油增气、结构减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马永生指出,国内油气企业要统筹好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加绿色的油气增储上产。一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坚持海陆并举、油气并重、常非并进,牢牢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二要推动天然气跨越式发展,要重点突破海相深层页岩气效益开发技术体系,奋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东方“页岩革命”。三是加快推进绿色油气田建设。提升探明储量动用程度,通过一体化、智能化技术提质增效,借助数字盆地、智慧油田等技术推动油气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从源头端强化控碳减碳降碳力度。

产业升级、工艺降碳。马永生指出,纵观油气全产业链碳排放构成,除终端应用产生的碳排放外,仍有36%的碳排放来自生产运营环节,炼化业务是减碳降碳的重中之重。产业层面,要加快提升炼化行业集中度,推进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集约化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技术层面,加快突破炼化原创技术,开发推广分子炼油与精细分离、短流程、渣油深度加工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开展炼化多能互补耦合与优化配置,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降碳。加快打造智慧炼厂,实现由原料到产品的智慧化管控和节能降碳,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新能接续、源头净碳。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油气企业转型升级、减排降碳的重要方向。马永生建议,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链布局,氢能是高碳排放领域大规模脱碳降碳的重要途径,当前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仍待突破是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在高性能燃料电池催化材料、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加氢站关键设备国产化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攻关地热+光伏、地热+储能等新能源耦合技术,不断扩大地热资源利用规模。三是加大光伏风电等分布式供电系统应用,充分利用油气区块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积极推广分布式风电、光伏,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油田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规模。

多元赋能、循环负碳。面对碳减排时间紧、强度大等挑战,马永生认为石油化工行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攻关应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一是大力发展CCUS技术。加强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攻关,推进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高端材料的技术研发,发展二氧化碳驱油+地下封存等协同利用技术,构建化石能源+CCUS与新能源互补的新型零碳负碳产业链。二是打造绿色循环体系。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加大塑料、橡胶等石化产品的回收利用,攻关废塑料化学回收关键技术,加大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基化学品技术开发与应用力度,真正把绿色循环发展落实到位。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

本文转载自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9日 11:21
下一篇 2023年5月29日 11:27

相关推荐

  • 空气产品和诚志股份合建 1 吨 / 天加氢站于常熟投运

    2 月 23 日,在 ” 江南福地 ” 常熟,由空气产品公司和诚志股份合资建设的首座加氢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座加氢站是空气产品公司与诚志股份结合双方优势,助力常熟公交与物流交通零排放转型的里程碑项目,将为常熟公交公司、知名物流企业和跨国企业在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区域物流运输场景下提供清洁能源的加注服务,促进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 常…

    2023年2月25日
    20100
  •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再添亮眼一笔,成功引入“液态阳光”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依托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产业优势,大兴区投促中心和北京大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成功引进中氢新能甲醇重整制氢及氢能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黄村镇联东U谷高端制造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5000平方米设备生产基地,同步建立甲醇制氢设备产业链。 中氢新能装备制造生产基地。大兴投资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

    2023年6月26日
    23300
  • 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嘉定智造助力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贯通

    日前,经嘉定企业——氢迹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检测,永利制氢厂成功产出合格绿氢,实现项目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 据介绍,该制氢厂将合格绿氢通过管道输送至永利综合能源站,同时可用氢气长管拖车将氢气运输至邻近加氢站,供多车型加注使用,标志着国内首例集绿氢制储输运加用及氢气品质检测为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贯通。 永利制氢厂是国家…

    2024年8月9日
    16500
  • 氢储运难题如何攻克?“三快”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某储氢罐企业向氢云链表示:“仅考虑氢能交通场景,储氢瓶市场规模就能够达到千亿级别。”该企业认为,到2030年将形成1000亿车载储氢瓶市场和2000亿氢气储能市场,其中预计到2030年氢能汽车保有量150万辆,氢能汽车需求氢气15万吨,折算到高压储氢瓶约500万只。

    2024年2月17日
    23000
  • 上海: 将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港口/生态岛;《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近期发布

    据上海市政府官网:2024年5月-6月,上海市发改委分别对五位政协委员就氢能“提案”进行回复。本文对五位委员的氢能“提案”和上海发改委的相关回复以及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未来工作计划进行刊发,以飨氢友。回复还提到,《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将近期发布,将支撑本市加氢站建设。

    上市企业 2024年6月17日
    2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