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氢能与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作为“双碳”战略的重要方向,氢能和新型储能技术备受关注。在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强调,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发展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北京市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鼓励先进技术试点和创新场景应用,推动氢能与新型储能产业跨区域集群化协同发展。

北京:推动氢能与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已形成初步产业集聚

许心超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支持高水平建设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等产业高地,布局一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和综合智慧能源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城市与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市房山区区委书记邹劲松介绍,房山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扶植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相关产业全链条多场景集聚式发展,有力支撑了北京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近年来,房山区把储能和氢能产业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大力扶持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先后引进培育了海博思创、卫蓝新能源、新源智储等领军企业,环宇京辉、恒动氢能等一批氢能项目落户房山,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氢能保障任务。相关产业年产值预计今年将突破百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聚合效应初步显现。

新源智储是由国家电投旗下公司中国电力控股打造的新型储能技术创新、集成应用专业化平台,主营新型储能系列产品研发、储能电站系统集成、储能电站开发运营、大集控智能运维等业务。根据国家电投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董事局主席贺徙介绍,新源智储2条智能生产线已落地房山,目前落地了一批标杆性的国内储能示范项目,也通过成果打开了海外市场。据了解,今年1-4月,新源智储的储能系统出货量已经进入到全国前三。

氢能方面,燕山石化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曲宏亮介绍,正在加紧推进1万标立方/小时的燃料电池氢气提纯装置建设,北京市已经正式批复许可,下一步将加快装置的建设相关工作,投用后每天可以为北京提供20吨的燃料电池用氢,可以满足15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行。

加强技术探索攻关

氢能以及新型储能作为前沿产业,涉及非常多技术路线需要探索。

中科院院士徐春明在演讲中介绍,储能对绿电稳定运行非常关键,包括机械储能、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方式,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储能方式,受限于资源、价格以及安全,存在一定不足,寻找低成本、大规模、长时间的储能方式非常重要。

徐春明介绍了其所在团队研究的铁-铬液流电池的进展情况,铁-铬液流电池拥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相对安全环保等优势,目前已从实验室迈入商业应用阶段,为电力行业大规模、长时间储能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李泓表示,不同应用场景里都需要高安全、先进的电池,卫蓝新能源计划在开发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基础上,打通这两个大领域,研发出标准化、高性能、融合交通和能源需求的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在氢能方面,曲宏亮介绍,燕山石化正在全力攻坚核心技术,围绕催化剂、PEM膜等电解水制氢核心材料和装备,加强技术交流和研发,力争早日解决关键问题,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此外,公司计划加强与政府以及氢能研、制、储、加、用单位的多方面合作,筹划建立氢能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加快制氢、储氢研发成果转化,逐步形成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平台,实现零碳变革性的工艺,为氢能的制、储、加、用提供可行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杨洁

本文转载自中国证券报 杨洁,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9日 11:23
下一篇 2023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 国鸿氢能2024中期财报:营收同比下降37%,净亏损扩大71%

    8月30日晚,国鸿氢能(09663.HK)公布中期业绩。根据国鸿财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1.33亿元,较过往期间减少37.3%;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12亿元,去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24亿元,同比扩大71%;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41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0元。具体见表1。此外,根据国鸿财报,…

    2024年9月2日
    13600
  • 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如何统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保供能力,大力发展绿色氢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Scaling Up》报告,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其中超过95%的氢需要通过低碳方式生产。欧盟完善了《可再生能源指令》中的绿色氢标准,区域整体低碳电力组合供电制氢也可被认定为绿色氢,并逐步放宽对绿色氢的认证限制。日本《低碳氢认证》、德国《TUV绿氢认证》、国际绿氢组织的绿色氢标准,将下游用氢环节中产生的碳排放也加入到碳核算范畴。

    2024年2月17日
    280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绿电制氢为源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降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带动了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完整的氢能源电池汽车产业链,从全球看,我国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之一。”12月1日,在以“示范引领 氢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 一方面,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

    2023年12月7日
    13900
  • 上海: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上海将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万辆。昨天,由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联合制定的《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 《方案》介绍,将主要拓展3个领域的示范应用:一是重型商用领域,推进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客车、氢能城建环卫车等。二是小型汽车领域,鼓励开展燃料电池网约车、租…

    2023年7月21日
    18600
  • 液氢上路?交通部:发布氢气(液氢)道路运输标准化计划

    相对国外,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内多个民用液氢生产示范项目落地,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液氢生产、运输装备技术,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国内民用液氢开始逐渐走向规模化示范应用阶段,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8月2日,交通部发布《关…

    2023年8月7日
    2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