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削弱与中国电解槽竞争,欧盟新增氢能拍卖规则“弹性要求”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欧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新的规则、调查和潜在关税政策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如今又将黑手伸向中国的制氢电解槽。

据彭博社、路透社27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五,对于本月即将启动的欧洲绿色氢能项目补贴,欧盟委员会宣布修改氢气补助拍卖规则,增加了限制在投标项目中使用中国制氢电解槽产品及零部件的一条所谓“弹性要求”(resilience requirements)。

欧委会发布的文件内容,在描述这条新规时称,“欧委会的分析表明,欧盟对中国电解槽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并面临着不可逆转的风险,可能对欧盟供应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投标者必须证明其申请项目中,在中国组装、生产或接受表面处理的电解槽产品采购不得超出整体的25%。”

文件还声称,考虑到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全球产量的50%,而且中国的氢气产量预计远远超过其国内2025年目标和可预见的全球需求,因此“有理由对这一新兴产业采取特别措施”。规则指出,项目实施期间如果发现投标者没有遵守指导方针,将会面临补贴减少或终止合同的惩罚。

为削弱与中国电解槽竞争,欧盟新增氢能拍卖规则“弹性要求”

6月13日,2024上海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视觉中国

电解槽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并生成氢气的关键设备,在制氢系统总成本中的占比约为50%,直接决定了氢能生产的成本。

为向氢能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欧盟在去年3月推出欧洲氢能银行,以刺激和支持欧洲可持续氢能的生产和投资。该计划预计投资30亿欧元在欧盟建立“未来氢能市场”,目标是到2030年将绿氢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吨,并每年从域外国家进口1000万吨绿氢。在其拍卖机制下,企业绿氢生产的成本越低,溢价越少,也就越容易成为中标者,获得欧盟的资金补贴。

据路透社早前报道,今年4月,欧洲氢能银行在首轮拍卖后向7个氢能项目提供7.2亿欧元资金补贴。当时有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一些成功项目的竞价表明,它们将使用更便宜的中国设备。欧盟委员会并未透露是否存在这种情况。

路透社援引的一份欧委会文件当时提到,约1/4申请资助的项目计划从欧盟以外采购电解槽,另有1/4的项目计划同时使用欧盟和非欧盟制造的设备。

报道称,对于9月欧盟将启动的新一轮高达12亿欧元的绿色氢能项目补贴,一些欧洲制氢电解槽制造商担忧无法与成本更低廉的中国企业竞争,希望欧盟在欧洲氢能银行资助计划中增加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标准。

9月初,欧盟气候专员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对此回应称,欧委会正在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以确保欧盟对氢能项目的补贴有利于欧洲企业。

“我将确保下一次拍卖与以往不同。我们将制定明确的标准来建立欧洲电解槽供应链。”霍克斯特拉炒作中国所谓“产能过剩”的话术称,“虽然欧洲拥有良好的电解槽制造能力,但中国正以较低的价格向市场过量供应。”

当时他还为欧盟拟议补贴新规辩护称,欧盟不是要切断与中国的关系,而是在认为竞争不公平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为削弱与中国电解槽竞争,欧盟新增氢能拍卖规则“弹性要求”

3月27日,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观众观看用于碱性电解槽使用的高性能改性四氟垫片。视觉中国

全球降碳的大背景下,绿氢行业站上了新风口。受益于全球绿氢需求的爆发,作为水电解制氢领域的核心装备——电解槽,正在成为中国出口“第四样”的预备役产品。

近年来,中国电解槽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可以做到完全国产化。阳光氢能、派瑞氢能、天合元氢、隆基氢能、明阳氢能、国富氢能等多家电解槽领先企业正在积极开拓欧洲和中东海外市场。

据报道,一套电解槽设备的出口价格在1000万元至1500万元左右,欧洲的同类型产品售价多是它的1倍以上,更高的性价比成为中国电解槽走红海外的主要原因。

而中国电解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出货量与价格优势上,还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中国碱性电解槽的技术水平被认为领先于欧美,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随着全球各国陆续制定“双碳”目标后,2022年市场开始突变,制氢装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电解槽的出货量达到了800MW,同比增长128.6%,占全球出货量的78.4%。

综合中国能源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3年以来,近10家国内电解槽生产企业与多国厂家通过合作建设工厂、启动电解水制氢商业化合作、成立海外公司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制氢设备海外市场布局。多家企业均感受到电解槽出海的增长趋势。派瑞氢能已实现出口金额连续翻倍——2021年约7000万元,2022年约1.7亿元,2023年约3亿元。

于此之际,欧盟的保护主义大棒,照着正欲起飞的中国电解槽披头一棍。同一时间,欧盟还对中国电动汽车、风电设施频下黑手,严重影响中欧关系,也殃及欧洲绿色转型目标。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就相关问题回应指出,欧盟行为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的行为,无视客观的事实,罔顾世贸的规则,违背历史的潮流,损害欧盟绿色转型的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如果欧委会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9月29日 09:26
下一篇 2024年9月29日 09:30

相关推荐

  • 美锦能源: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氢能交易平台建设进展如何,何时上线运营? 美锦能源(000723.SZ)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氢能交易平台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平台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上线并投入运营。 企业介绍 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是循环经济示范标杆企业。集团创建于1981年,下设三十五个全资…

    上市企业 2024年11月29日
    18200
  • 工信部将建设3类氢能相关中试验证平台

    9月14日,工信部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中试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通知》提出将建立3类与氢能相关的中试验证平台,包括氨氢转换催化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中试平台、电动/氢能运输类飞机技术验证平台、清洁低碳氢中试验证平台等,其中清洁低碳氢为独立重点…

    2024年9月18日
    18400
  • 成功产出合格绿氢,商业运营全流程贯通!

    8月2日15时7分26秒,国家能源集团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永利制氢厂成功产出绿氢,实现项目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经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检测为合格绿氢。 8月5日15时7分26秒,永利制氢厂将合格绿氢通过管道输送至紧邻的永利综合能源站,同时可用氢气长管拖车将氢气运输至枣泉加氢站,供氢能重卡、乘用车、市政环卫车等多车型加注使用,标志着国内首例集绿…

    2024年8月7日 投融资
    20400
  • 四川首批!“青白江造”氢能重型卡车交付投运

    7月18日,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重汽成商生产的12辆氢能源重卡正式亮相东方锅炉自贡基地氢能重卡物流园区。这也是四川首批交付投运的氢能源重卡。 据了解,此次交付使用的12辆氢能源重卡是重汽成都V7-X重卡,由重汽成商今年全新研发推出,拥有110千瓦大功率燃料电池,采用新型双极板技术路线,能量转化更高效,零排放、无污染,发电效率可达60%。该车还采用了行业一流氢…

    上市企业 2023年7月19日
    35110
  • 政策加持 | 22省份布局氢能赛道,企业如何抢占氢能发展制高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推动能源革命,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这为我国氢能产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氢能在新型能源体系里的独特价值。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

    2024年5月27日
    2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