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种兵”打拼长三角 为氢能汽车打造聪明的大脑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即将再次开启。对于“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浙江将给出怎样的时代之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浙江在线近期特别推出《蹲点基层听民声》系列报道,走近基层干部群众,记录之江大地之上的不懈奋斗,挖掘人民关切的民生议题。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即将再次开启。对于“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浙江将给出怎样的时代之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浙江在线近期特别推出《蹲点基层听民声》系列报道,走近基层干部群众,记录之江大地之上的不懈奋斗,挖掘人民关切的民生议题。

浙江在线1月15日讯(记者 翁宇君 通讯员 范力洁)从事汽车动力研发及测试17年后,杨祖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栖居地——长江三角洲。

“人才多、产业链完整、创业氛围浓郁!”1月11日,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绿色出行研究中心,这个41岁的科研工作者对这片创业之地直抒胸臆,然后热烈描绘着他们正在攻关的项目——拥有聪明大脑的氢能汽车。

一朵紫荆花栖身南湖畔

“这是热模拟器,这是动力模拟器……”在位于嘉兴南湖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杨祖勇俯身轻触动力总成模拟件。

这个面积达2000平米的氢能汽车模拟实验室目前正在装修中,再过2个月,眼前的模拟器将飞速运转,为氢能汽车的动力优化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大家一直盼着实验室快点好!我们的实验室原来设置在北京。”在杨祖勇看来,一个“身边”的实验室对科研工作者至关重要,“一般氢能汽车都是混合动力形式的汽车,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仿真软件及试验台反复验证参数。”在当地政府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协调下,这一区域得以开辟。

W020240112766577954684.jpg

实验室内 记者 翁宇君 摄

此前,杨祖勇就职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课题组,负责汽车动力系统研发测试工作,氢能汽车动力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2022年,伴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绿色出行研究中心,杨祖勇与团队一起来到嘉兴。

这朵从清华来的“紫荆花”怎样在南湖畔散发科创芬芳?

“你看,车辆两侧是储氢罐,里面储存着高压氢气。”打开一张车辆的结构透视图,杨祖勇细致讲解着团队研发的氢能商用汽车,“千车千面”是其对智能氢能汽车的创新型探索。杨祖勇解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团队要为氢能汽车增加聪明的数据大脑。这个大脑可以不断采集司机、路况、车况等数据,实时计算最优控制策略,让每一辆车都有其专属的“能量管理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112161611.jpg

车辆结构图 图片源自受访者

对于杨祖勇的团队来说,汽车工业领域是其先天优势。但如何为之插上数字化与智慧化的翅膀?氢能智能汽车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产品,其研发涉及多交叉学科,跨尺度和范围的分析,杨祖勇透露,除了引入数字孪生的人才,他们正与院内外的数字团队合作对接。“在发展中,我们迫切需要人才与科研资源的精准对接。”

一朵向阳花面朝长三角

这朵科创的“紫荆花”为何南迁?答案藏在两幅科研工作的白描里:

此前,杨祖勇与团队的实验室在北京,工厂在天津与湖北,供货商则多在江浙区域;

如今,团队工作地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创新大厦,间隔3栋楼是公寓,马路对面是实验室,几公里开外正在开建配套的氢能源汽车生产基地,3小时交通圈就可触达供应商和合作方。

微信图片_20240112161603.png

导览图 记者 翁宇君 摄

“铃-铃-铃-”负责科研项目推介的张锡飞给杨祖勇打来电话,他刚从江苏常州出差返程。最近,研究中心与常州中汽研对接车辆测试合作,常需商榷事宜。虽然跨省,但“早出晚归”是平常事,一日多城更是常态。

“最多一天跑5个城市,合肥、南京、镇江、常州、上海。”张锡飞此前深耕上海和江苏,有着十余年汽车销售和零部件生产经验。在他看来,科研、产品和应用紧密相关,而区位优势不仅能给科研带来丰富的人才和合作方,还可以为科研收集丰富的市场需求。

细看长三角新能源造车版图,上海的芯片、软件,江苏的动力电池,浙江的一体化压铸机,安徽的整车组装……加速的“车轮”也在成为带动科研创新工作前行的“齿轮”。

“今年我们已经获得3000余台订单,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杨祖勇眼里闪出光芒。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4000辆,同比分别增长48.9%和56.9%,氢燃料电池车产销持续高增长。但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全产业链条的共同协作,一系列的挑战仍然不容小觑——如何降低氢动力成本?如何将长三角新能源造车优势嫁接到氢能源之上?

答案或许就在探索者们不停歇的脚步之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1200多年前,李白借一叶扁舟穿行万重山峦,览江山壮丽多姿。如今,科技工作者们“特种兵”式奔走长三角,让一朵产业的“向阳花”盛放科创雨林。

  一朵攀援花越出象牙塔

站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大厦,往南远眺,层层叠叠集聚了几十栋研究楼。在实验室里,在办公桌前,“杨祖勇”们攀登科学之塔,等待花开,酝酿结果。

杨祖勇说:“这里是我们从北到南的桥头堡。”

张锡飞说:“这里是我再创业的起点。”

微信图片_20240112161433.jpg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内 记者 翁宇君 摄

记者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了解到,经过约20年的发展,研究院从清华大学10余个院系成建制引入科技资源,在浙江建成了世界顶尖水平的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累计引育800余位高层次人才落户浙江,超200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为产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148项,智能感知与柔性微系统、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等20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到2023年,其累计孵化培育有股权的科技企业已经从10年前的近200家增长到2000余家。

“一头扎根创新,一头直面市场,我们就是这两个环节之间的一座桥梁和一支‘快速响应部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开胜表示,“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总结出‘政产学研金介用’多种转化要素在内的模式,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后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将以承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为主线开展新一轮的科研布局。

“今年暑假,老婆和孩子就来浙江了,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实验室里,杨祖勇满脸笑意,他一边细心查看着待安装的设备,一边透露2024年自己最为期待的时刻。在经历多年的异地奔波后,他的家庭和事业终于在长三角实现了汇聚。

杨祖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栖居地。家,亦是人才锚定人生坐标的“定海神针”。

屏幕快照 2024-01-12 21.21.54.png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科研工作者杨祖勇·提问】“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早在2021年就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今年,氢燃料电池车产销也持续增长。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推动氢燃料汽车的发展,政府和市场如何双向奔赴,促进氢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全局协调,共同推动氢能汽车落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基层;民声责任编辑:吴珂珺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9286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

  • 氢能上船 绿色未来丨江龙船艇承建国内首艘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船喜迎下水!

    梅林/文   3月17日,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下水仪式在江龙船艇(股票代码:300589)中山科技园隆重举行。该项目是江龙船艇在新能源船艇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对于探索氢能源技术在内河船舶的应用具有积极示范意义,为我国后续氢燃料电池船舶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江龙代表:氢能作为…

    2023年3月21日
    23400
  • 佛燃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2年,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规定,全体成员本着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切实履行股东大…

    2023年3月22日
    35900
  • 积极探索国际氢能贸易 国内氢企“出海”提速

    发展氢能是实现全球碳中和、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全球氢能贸易逐步展开之际,中国的氢能贸易也在积极探索,并已迈出了第一步。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2 月以来,全球已启动了130多个大型氢能开发项目,预计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投资总额将达5000亿美元。全球氢能市场前景可观,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氢能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竞争与合作的 “能源新赛道”。 日前,…

    上市企业 2023年8月3日
    17900
  • 氢能时代未来可期 万亿美元氢能市场蛋糕诱人

    在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氢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制氢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占比将达到可观的15%。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世界各地政府和大多数石油巨头都在押注绿色氢的未来,将其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主要替代品,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投资涌入,并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氢能时代未来可期。   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约为10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市场总规模将…

    2023年2月27日
    18300
  • 氢能产业:万亿市场的痛点与机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壹 DU 财经 去年北京冬奥会,投入使用了 816 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官方客运的主力。氢能这种新型清洁能源,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上个月,2023 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举行,百余家相关企业共同亮相,展出氢能全产业链各类产品。 氢能,在碳中和主题下反复被提及,也是接下来数十年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

    2023年4月28日 前瞻报告
    2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