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河南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

2023年12月20日,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502.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85.HK)值得铭记的一个重要时刻,更是我省加速氢能产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写在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际

《 河南日报 》( 2023年12月20日 第 10 版)

打造河南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

金源氢化苯加氢生产装置。

□成阳光 刘永芳

时值岁末,捷报传来。2023年12月20日,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502.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85.HK)值得铭记的一个重要时刻,更是我省加速氢能产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7年10月10日,同样是在香港,金马能源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内地同行业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公司,由此迈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快车道,实现实业和资本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此次金源氢化喜结硕果,为今年金马能源成立2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

察势驭势 布局氢能新赛道

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国内看,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从省内看,根据《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全省正在积极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豫西北将被打造成重要的氢能供给基地,到2025年,我省产业链相关企业达100家以上,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近年来,济源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河南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11月13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印发,成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济源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抢抓新赛道,如何练“氢”功?济源充分发挥金马能源产氢优势,积极推动氢能开发应用,同时结合济源焦化、氯碱企业的副产氢资源,积极响应豫西北氢能供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不断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依托现有制氢装置及规模,金马能源紧跟国内储能发展新步伐,抢先布局新型储能新赛道,持续扩大制氢产能,整合利用氯碱化工副产氢和光伏风能等电解制氢作为氢源补充。同时,围绕和参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产业发展及技术研发,逐步建设和打造氢能产业链与传统能源的延链循环发展,实现从传统煤化工向新能源氢能产业战略转型发展。

瞄准未来 抢占产业制高点

2003年,在我国焦炭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怀揣着“把煤化工产业做成济源支柱产业”的梦想,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20年来,金马能源围绕煤炭清洁利用、焦油加工及碳基新材料、苯加工及苯基新材料、清洁能源生产及供应、氢能综合利用等延链发展,形成了炼焦、焦油深加工、苯加工、煤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能源化工产业链,成长为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的“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上市企业。

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金马能源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能源化工延链补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产出纯苯、甲苯、二甲苯、非芳烃、沥青、液化天然气、氢气、电力等20余种产品,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金马能源瞄准国家氢能源发展机遇,于2023年7月通过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成立了河南省领先的加氢苯基化学品及清洁能源产品供应商——河南金源氢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辖河南金瑞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金瑞燃气有限公司、济源市金宁能源实业有限公司、河南金马氢能有限公司等4家子公司,拥有1家合营企业河南金江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借力于与金马能源同处一个化工园区,金源氢化获得稳定的氢气原材料供应。此外,金源氢化的生产设施与金马能源可直接由管道网络连通输送原材料及产品,极具安全和成本优势。

“氢”风正劲好扬帆。9月20日,金源氢化20万吨/年苯加氢项目竣工投产,围绕焦炉煤气延链发展氢能产品,全面投产后苯加氢规模达到年产40万吨。

同样是在金马能源氢能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金江炼化煤气制氢、金瑞能源液化天然气、金源氢化苯加氢等一批建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正不遗余力营造氢能产业良好生态,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当前,金源氢化拥有一套制氢及提纯装置,年可生产氢气2400万立方米,年可提纯燃料电池车用氢气4800万立方米,拥有一套年产能约5.6亿立方米的焦粒造气装置,所产焦粒气可经过变换后提高含氢量,再通过变压吸附制氢技术,年可生产氢气约2.3亿立方米。

面向未来,依托加氢苯基化学品制造规模优势,金源氢化还将进一步探索延链发展新材料、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等领域;充分发挥氢气资源优势,打造河南省最大的氢能供给基地,辐射以郑州为牵头城市的“1+N+5”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拓展布局加氢站网络,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优化生态 做强氢能产业链

2023年12月8日,金马氢能在郑州高新区举行化工路加氢站建成投运仪式。作为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加氢站,金马氢能郑州高新区化工路加氢站占地面积7.762亩,设计加氢能力4000公斤/天,可满足200辆氢能重卡的加氢需求。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金源氢化依托现有焦化副产氢规模,持续在郑州市打造加氢示范网络,为氢能车辆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加氢服务,为传统煤化工在氢能经济中的转型提前布局,促进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发展。目前,金马氢能已在济源配套建成一座充装能力6000Nm3/h的车用燃料充装站及一座设计加氢能力2000公斤/天的加氢站。此外,与郑州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建设15座加氢站;并与宇通商用车及渣土车运营商一达民安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加快构建完整的应用示范场景,推动河南省能源业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氢能健康发展生态圈。

金马氢能规划在郑州、洛阳、济源等周边城市建设50座加氢站,协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发电示范应用,打造“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发动机—整车”的氢能产业生态集群。

金江炼化从金宁能源采购煤气以生产氢气,并通过连接济源至洛阳全长25公里的纯氢管道输送工业用氢气,年输量达10.04万吨。

金瑞燃气在济源运营6座油气综合站,其中4座配备有液化天然气加气设施,提供车用燃气加气服务、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汽油、柴油技术开发与转让,以及加油加气、新能源车快速充电等服务。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自身的内在驱动和政府的推动造就了金源氢化的上市之路。

按照“十四五”时期能源规划要求,济源将依托金马能源现有制氢装置并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车用高纯氢,整合利用化工副产氢和光伏电解制氢作为氢源补充,并通过焦粒合成气变换制氢,以及甲醇、液氨裂解,工业废气及固废、氯碱废气,光伏风电、电解水等方式制氢,形成年产13亿立方米氢气规模,打造河南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

相信随着金源氢化的上市,济源氢能产业的“巨轮”也将顺利起航,并乘着时代东风,逐浪前行,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氢能产业,未来已来。

本文转载自 河南日报 成阳光 刘永芳,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2)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09:06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08:54

相关推荐

  • 展商推介 | 大陆制氢签约2025中国氢能展

    2025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中国氢能展”,英文简称“CHEE”)将于2025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隆重举办。 2025中国氢能展作为2025年首场氢能领域大型会展活动,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能源央企、地方国企、行业组织、能源国际组织、能源国际公司、金融机构以及氢能设备制造企业等广泛关注与支持。中国氢能展已成功…

    2024年8月6日
    9500
  • 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首发,续航647km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日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网从外媒独家获悉,丰田首次发布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的运动版概念车—丰田Mirai Sport Concept。 据悉,丰田于 2014 年推出了第一代 Mirai,并在 2020 年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产生了更加时尚和现代的现款暨第二代Mirai车型。后者是Sport…

    2023年6月1日
    18500
  • 120名专家学者联名抵制:氢能汽车吵上了巴黎奥运会

    1、120位专家学者联名抵制氢能车进入巴黎奥运会,法国专业组织发文反驳 据参考消息报道,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在内的120多名科学家、学者和工程师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敦促奥运组织者更换丰田Mirai作为奥运会官方用车。专家们在信中说,使用Mirai是对本届奥运会是“史上最环保奥运会”的一种破坏。 丰田为此次运动会提供除了500辆Mirai之外,…

    2024年7月22日
    10200
  • 亿华通欲摆脱亏损“魔咒”

    作为“氢能第一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亿华通近几年融资动作不断,但与此同时,其每年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亿华通意欲通过闯关港交所成功“补血”,打破亏损“魔咒”。 ■■坏账计提拖累盈利 亿华通财报显示,自2019年开始亿华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润为-4036.5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86.08%。到2021年,亿华通扣非后净利…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9日
    22000
  • 武汉“氢友圈”遍布氢能产业各环节

    从氢气的制取、储运到加注、应用,武汉氢能产业链经过多年积淀,已逐步完善并形成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集聚超60家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经开区、青山区等区域,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闭环。

    2023年12月18日
    20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