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氢冶全新时代:规模化固态氢储运技术的应用 | 科技导报

钢铁行业的氢冶金是未来氢能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而构建高效氢储运链是其关键。本文概述氢冶金背景及氢气储存研究进展,分析多种储氢技术。针对氢冶金厂需求,提出气固相分离固态氢储运方案,旨在实现经济安全的大规模氢储运。未来通过工程化,将促进含氢物料制备、储运与冶金/化工流程衔接,同时利好合金资源及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

在全球氢能存储市场中,固态金属储氢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操作简便性的优点,如果能更广泛面向当下迫切需要、未来影响深远的大规模工业场景应用,将有可能促发氢能产业和冶金、化工领域的相应技术突破和新质生产力。作为目前世界钢铁行业公认的有潜力替代传统碳基还原过程的一种新兴冶金技术,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可以减少冶金工艺温室气体排放。

1 氢冶金中的氢能应用及氢储运场景概述

传统的钢铁生产过程依赖于焦炭作为还原剂,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温室气体。氢冶金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氢冶金对氢能的需求具有明显的集中式、大规模、不间断的大工厂流程化特征,其连续使用的工艺还原剂本质使得氢能(含其载体)具有原料化储运特征。这样的场景给现有的氢能制、储、运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而新能源在我国国土空间上存在先天的资源错配,基于新能源的绿氢资源与主要钢铁基地和钢铁产品市场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空间错位。因此,必须开发大规模、长距离、高安全可靠和经济适用的氢储运技术,确保氢资源在空间上的调配。就氢冶金工厂而言,在大规模、远距离管道供应绿氢尚待时日的前提下,工厂内适用的大规模氢储存技术也成为刚性需求。

当前氢储运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存储和材料存储两大类。物理存储包括高压气罐、液化氢;材料存储包括液态化合物、固态的空间间隙氢化物和物理表面吸附材料等。

各种氢储运作为可再生能源和产业低碳应用的技术连结如图1所示。图片

当前,成本和技术可行性成为推动氢能尤其氢冶金工业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表1是目前各种氢储运技术的对比。图片

从表1可以看出,液态与固态氢基资源在工厂内的存储、转送、气化入炉与冶金炉窑连续运行的原料工艺流程契合度很高,某种程度上具有“氢矿料”的工艺特征。

近年来固体储运氢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示范的阶段,并形成了一些以镁基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固态储氢技术。然而,将目前小规模试验阶段的固态金属氢化物储运氢技术与大规模氢冶金和化工场景相结合,仍需面对材料效能、装备系统化、产业链配套、法规标准等一系列挑战。

2 固态金属储氢技术现状及与氢冶金适配的主要问题

表2列出了目前主要的储氢合金及其氢化物。金属氢化物(尤其是引入稀土元素的镁基固态金属氢化物)目前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当应用场景投射到氢冶金工厂,其原料工艺流程适配性的特征得以在相当程度弥补镁基合金性能上制约着通用商业化应用进程的不足。表3列出了镁基合金储氢与氢冶金场景的适配性。图片图片

从国内某钢厂氢基竖炉流程需求入手,分析以固态金属作为氢资源转运载体的资源可行性。根据表4的流程匹配周转量,考虑100次以下的现阶段实际工程化等效循环利用次数(即满充满放的等效次数),以5年来计储氢材料更换寿命周期,一个镁合金基地年产18万t即可以满足一个全氢冶炼百万吨工厂5年的储氢矿料需求,我国目前的镁总产量为70万t/a。以每年仅100万t钢铁产能示范升级置换为低碳氢冶金的预期,则对镁合金材料产生25%的增长需求;同比类推,储运氢技术在冶金应用场景的突破将对我国非化工原料用氢率产生8%的增长贡献(我国非化工原料用氢约120万t/a)。以上都将对上游镁资源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产生巨大的场景拉动。图片

3 建立在固态技术储氢基础上的氢冶金用储运氢工艺系统

3.1 工艺系统方案

“大规模分离式固态氢储运技术”的概念方案,目标是可以满足氢冶金用氢的“原料氢矿”的工艺衔接要求,工艺系统方案如下:

1)在镁业基地,用已有(含潜在改进可能)的商业化制备工艺,获取固态储氢原料。

2)在风光基地,用已有的可再生电力和水电解组合工艺(或潜在改进工艺),获取绿氢。工艺见图2。图片

3)从风光基地到冶金工厂,用已有的车、船大规模散料运输手段,实现含氢矿料的常温常压、远距离安全运输。

4)在冶金基地,用固定式固—气相转化器实现含氢料矿的装入,放氢、氢气输出、解氢矿料的加工与导出,以及失活废料的导出,并采用封闭、安全的散料仓和原料输送系统作为连续生产适配和原料库存;放氢热源采用冶金基地的工厂余热余能资源(200~560℃的烟气、蒸汽等),通过热交换方式实现热量输送和放氢系统的热管理。

5)失活废料转运镁业基地,完成再生加工,形成新一轮可循环利用的储氢原料。

3.2 产业协同方案

将储氢和放氢工艺流程分离,并实现分别在绿电基地和冶金基地的固定工业设施化及相应的制氢和用氢连续生产流程适配,从而实现镁合金氢化物的“原料矿”式转运与循环使用,这样氢基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远距离转运和工厂长周期、大容量贮存角度无疑具有规模化成本和产业流程效率优势,而镁基资源的生产、循环利用符合产业链循环经济。

4 结论

1)国内氢冶金需求与绿电绿氢资源分布呈空间错配,远距离、低成本地从异地通过大规模储运导入氢资源是现实的期望。固态金属储运氢因其“含氢矿料易搬运”等特性,与钢铁、化工领域的大规模原料还原剂场景有机结合,有潜力成为绿氢和氢储运产业的新型助推器。

2)我国全球首位的镁矿优势和领先的镁金属冶炼产业,为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规模化、低成本应用和循环利用奠定了资源基础,而在冶金、化工领域的规模化场景应用也将为镁资源产业和产品开发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3)固态金属储氢技术本身需要升级材料理化性能、装备系统规模化集成制造,与气—固—气分离式储放和储运颠覆性工艺路线相向而行、协同推进,为大规模、相对低成本氢应用尤其是作为工业还原剂原料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工程场景和商业模式。

本文转载自氢智会,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08:52
下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09:11

相关推荐

  • 中集氢能国内首台民用液氢罐车开工

    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员单位中集氢能旗下液氢事业部所属单位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获批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备案通过的全国首个《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企业标准及液氢罐车产品设计方案符合性审查,这不仅是中集氢能在液氢领域实力的体现,更是中集氢能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装备布局的重要印…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22日
    22500
  • 又一PEM制氢企业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今年10月刚成立

    近日,北京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的头部机构中科创星,Scale Partners势乘资本担任长期产业资本顾问。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从催化材料、膜电极到电解槽及系统的整套技术研发、首期产能建设、兆瓦级大功率电解槽生产及市场拓展。
    氢羿能源成立于2023年10月,聚焦PEM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及配套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由国内少有的具备全套PEM电解水制氢完整技术的团队创立,低贵金属催化材料技术达到工业应用水平。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18日
    19100
  • HEIE北京国际氢能展在京闭幕

    氢能正在加速成为技术革新和未来能源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把脉世界氢能发展趋势,分享全球前沿科技——2023年5月31日-6月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成功举办了“2023HEIE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展会涵盖氢制设备、储运、加注和监测;燃料电池系统及成果应用;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等重点领…

    2023年6月2日 创业分享
    27100
  • 服贸会专场:氢能碳中和论坛暨H2-Eco第三届国际氢生态峰会

    一、时间: 2023年9月4日下午14:30-18:00二、地点: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3层报告厅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承办单位: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京绿商网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水木兴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和新兴能源科技研究院协办单位:北欧兴亚绿色产业中心中关村氢能与燃料…

    2023年9月4日
    32800
  • 全球氢能先河,国家能源集团“拿下首单”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商”平台完成第一单可再生氢对外电子销售,在可再生氢“制储输运加用”产供销一体化基础上,开创了全球可再生氢数字化平台销售的先河。具体来看,本次销售的氢气全部产自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公司)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的永利制氢厂,通过国家能源集团搭建的聚焦“煤炭、化学品、运输产业”的大宗能源供应…

    2024年9月19日
    17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