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车辆供应氢气超千吨,服务16.5万车次
清洁能源引领绿色低碳生活。记者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旗下3座在营油氢合建站已累计向各类氢燃料电池车供应氢气超千吨,达到1060吨,为各类交通运输车辆提供16.5万次加氢服务。 上海石油向车辆提供清洁氢气加注服务4年间,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零碳排、零污染”的氢动能做出了示范实践。 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车应用场景主要是以物流运输车辆…
-
海湾多国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国际视点)
肖晋宇表示,海湾国家将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同时,带动清洁能源发电、电制氢、绿色化工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维持其全球能源中心地位,并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
绿氢项目将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高增
随着廉价氢气供应的增加和储运成本的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有望在交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工业、电力、供暖等领域也对氢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未来这些领域的氢能应用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
估值超130亿,未来科学城拟转让国氢科技全部股份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12月28日披露,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科学城”)拟将所持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1.8621%股份全部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24209.1621万元,按底价计算,国氢科技的估值为130.01亿元。未来科学城由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间接持有100%的股份。
-
港股概念追踪 | 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 2024年绿氢生产和应用有望维持高景气(附概念股)
国鸿氢能(09663):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电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氢燃料电池公司。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重卡、物流车、堆高机、轨道运输、船舶等交通应用以及分散式发电、备用发电等固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鸿氢能为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的领先企业,于2022年,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公司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4%。
-
2023那些振奋人心的科技成果
百年变局之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探月探火、载人航天、“天眼”远望、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当前,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3年,中国科技“热词”不断涌现,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斩获重…
-
锋源氢能119台氢燃料电池电堆交付
本月锋源迎来密集交付。近期,锋源氢能成功交付119台氢燃料电池电堆,客户为国内头部系统公司,本次批量交付的为锋源氢能自主研发生产的FY06M-105石墨型电堆,产品批次一致性好,指标均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 FY06M系列电堆采用更低成本、更高可靠的单电池结构,内嵌入Lucifer 3001膜电极,具有单堆功率大、比功率密度高、低温自启动能力强、寿命与可靠性高…
-
航天三菱15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点火成功
航天三菱15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攻克集成控制器、集成气液分离引射器、集成中冷增湿器等技术难关,在重量下降7%的基础上,功率提升了61%,质量功率密度提升83%,在小型轻量化的同时,其功率级别处在业内第一梯队,应用范围覆盖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点火成功后将进入性能标定阶段,为后续通过国家强检认定打下坚实基础。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2月26日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