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布氢能经济策略,2025年将立法配合发展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氢能策略,政府明年上半年会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法例建议,为规管用作或拟用作燃料的氢气的生产、储存、运送、供应和使用提供法律基础,并在2027年或之前,拟备适用于香港的氢能标准认证。

香港发布氢能经济策略,2025年将立法配合发展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6月17日,香港政府发布《氢能发展策略》(简称《策略》),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今年投入运作全港首个公众加氢站、启动氢能洗街车试验计划、2027年前实现港九新界均设有加氢基础设施等。

2022年,港府成立了由10多个政策局及专业部门组成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并同意了开展14个试验项目,包括跨境运氢、供氢设施、交通、工地及偏远地区氢能应用等。工作小组同时制订了在香港氢能应用的暂行标准。

香港率先在交通领域探索氢能应用。14个试验项目中,氢能巴士已经投入服务,本地第一个公众加氢站也在建设中,预期今年可以投入运作。除此之外,3辆氢燃料电池洗街车的试验计划、港铁公司以非载客形式测试氢能源有轨电车的计划,也预计在今年内启动。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氢能策略,政府明年上半年会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法例建议,为规管用作或拟用作燃料的氢气的生产、储存、运送、供应和使用提供法律基础,并在2027年或之前,拟备适用于香港的氢能标准认证。

但更具体的商业化时间表和应用比重并未设置。谢展寰认为,“我们也要考虑到,相对其他零碳或低碳燃料,绿氢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今天在制订策略上需要为氢能未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保留一定的弹性,以免经济效益跟不上。”

立法配合发展

氢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的特点,可作为运输工具、供暖设备和发电设施等的燃料,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多国纷纷将发展氢能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等。

但香港的法律框架限制了氢能的推广。目前,香港尚未有专门的法例来规管氢气作为燃料的安全使用,由于缺乏全面的法例监管使用,导致在香港进行氢能应用的研究及试验有一定困难。在香港《危险品条例》(第295章)中,氢气被归类为规管的危险品,也导致氢能巴士及车辆未能通过行车隧道。

《策略》指出,需要建立一个清晰、透明且可持续的氧燃料安全监管机制和法律框架,以确保氢燃料在本地未来应用的安全性,这涉及对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管理。此外,亦需要就其日常运作建立全面而且有效的监管模式,以及时检测和应用其潜在的安全风险。

谢展寰表示,计划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气体安全条例》修订建议,将用作或拟用作燃料的氢气纳入其中;立法会明年应能完成修例,为允许氢能巴士驶进隧道等范畴松绑。并计划在2027年前拟备适用于香港发展情况的氢能标准认证模式。

此外,也将设立一条专门规管氢能作为燃料的新附属法例,规管的范围包括氢燃料供应链、加氢站及氢燃料车辆的燃料系统、维修人员及工场的安全,将氢燃料车辆及维修工场的实务守则、加氢站的实务守则,以及氢能装置定量风险评估的应用指引纳入法律框架之中。

商业化路径仍不明朗

香港发展氢能的商业化路径仍不明朗,率先探索的领域是公共交通。

港府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就提出,在新能源运输基金下预留2亿元,与专营巴士公司合作,在今年开展氢能双层巴士及重型车辆试验。根据规划,香港要在2027年底前投入约700辆电动巴士和约3000辆电动出租车。

今年2月,香港首辆双层氢能巴士正式投入服务,这是香港历史上首次有氢能车辆在路面载客行驶。

这辆巴士由福建汽车生产商威驰腾设计及建造,被香港城巴公司购入。城巴公司方面表示,初期每日提供6至8个班次,下阶段将持续扩展服务范围,延伸至九龙核心地区。

而在氢能策略发布的背景下,城巴发言人提到,正计划安排氢能巴士于未来数星期内首次行驶过海路线。

公交车之外,首批3辆氢燃料电池洗地车也将于今年之内开始为期18个月的运作试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也将于年内以非载客形式测试氢能源有轨电车。

氢能洗街车每次输入20公斤燃料可供车辆行驶300至400公里。谢展寰指出,试验计划希望可以测试氢能汽车在港使用的情况,如成本、维修上是否需要其他配套。

除了交通运输,《策略》亦勾勒出移动机械和低碳发电两大潜在应用,但并未有明确的落地时间表或商业路径。

谢展寰表示,暂时没有为氢能使用比例设目标,因为暂时未知其成本效率,现时先订立相关法规以及配套设施,通过不同试验计划,研究在什么范畴使用更具成本效益,再扩大应用规模。

成本是发展氢能的一大门槛。例如香港引入的首台氢能巴士零售价高达800万元,相较于电能巴士,成本增加了4成。

谢展寰指,氢能应用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需视乎其经济效益会否高于其他绿色低碳技术:“现时由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供应量很少,相对于灰氢,成本也高出很多。虽然绿氢和相关产品的成本随着用量会逐渐下降,但其他绿色低碳技术的成本也在下降中,往后绿氢在成本上能否有优势,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相关推荐

  • 氢能进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鼓励类项目!

    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 年本,征求意见稿)》。现行是2019年版本,经过数年产业更新和变化,氢能已经全产业链进入产业结构指导目录。 文件明确,鼓励类目录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领域,重点鼓励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事项。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

    2023年7月18日
    23600
  • “清风”化“氢风”,绿氢市场方兴未艾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资源跨区域调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你听说过西氢东送吗? 近日,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西氢东送”纯氢输送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进军氢能领域两年多,终于在2023年见到了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与实际项目落地。 这也意味着使用绿氢将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到极大的推进作…

    2023年7月21日
    22200
  • 把氢能变电能,四川造氢燃料电池“在路上”

    同样是在新都,与轻绿科技的“小”相比,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简称“荣创新能”)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可以说是“大块头”。前不久,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试跑,成功满载达速。时速160公里,每公里能耗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1000公里以上——一系列表现优异的指标,离不开荣创新能研制的“心脏”。

    2024年7月10日 上市企业
    25000
  • 中国石油自产氢在京实现商业化运营

     近日,随着一辆氢气运输管束车驶入北京销售公司时顺苑油氢合建站,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自产氢气顺利抵京,实现了中国石油自主生产氢气在北京地区的商业化运营。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北京销售结合北京市推动氢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加氢站空间位置与建设时序,与氢能源产业发展目标相匹配,有序推进加氢站建设,目前已有福田、金龙和时顺苑三座加氢站(油氢合建站)投入运…

    上市企业 2023年7月24日
    20800
  • 清能股份400kW燃料电池单堆,氢能重卡“平价利器”

    10月18日,清能股份重磅推出400kW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单堆,具有大功率、低成本、寿命长、容错率高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燃料电池重卡20%氢耗,为氢能重卡可持续、低成本运营提供充足动力,引领“氢动力”应用进入更高功率、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氢经济新纪元。同时,基于公司400kW电堆的燃料电池“零碳电站”,也将为AI数据中心、电网调峰提供更稳定的能源供应。 40…

    2024年10月22日
    18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