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荣创新能的氢能重卡

来自全国各地的氢能企业代表积极参会,其中80%均有来蓉投资意向——在近日召开的今年下半年成都首场“圈链融合”活动上,氢能产业的热度再次攀升。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今年成为了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其中,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是国内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应用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跑者。国内首列氢能铰接式轻轨车、国内首辆氢能地铁施工作业车、世界首列氢能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这些国内首台(套)产品的燃料电池系统,均由荣创新能进行配套研发。

目前,国内70%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氢动力系统都出自荣创新能,“成都造”产品正在中国大地飞驰。

突破关键技术 为火车打造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走进位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荣创新能公司,一面专利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陈列了各种专利证书达75份。专利墙左侧展示着公司的技术后盾:首席科学家钱清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董事长陈维荣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另外还有3位海外院士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堪称“最强大脑”。

“科技范儿”,正是荣创新能的一大标签。在公司装配车间,荣创新能副总经理谈剑钊向记者揭开了公司的“发展密码”。

谈剑钊介绍,近年来,氢能源在公路交通领域的应用已为大众所熟知,同时,在轨道交通领域,氢能同样被寄予厚望。这就不得不提氢能零碳轨道交通系统,它是指全部由氢能源支撑供给的轨道交通应用,实现全过程清洁低碳。该系统概念由陈维荣首次提出,并在国内外首批开展相关研究。

2008年,国内一些高校院所开始研发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而氢能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还只是作为科研项目存在。既然汽车能用氢能作为动力,那火车是不是也可以?当时在西南交通大学担任教授的陈维荣,萌生出了这个想法。

“当时的阻力非常大。”谈剑钊表示,轨道交通需要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较大,有很多核心技术必须突破。在一片反对声中,钱清泉院士主动向学校推荐了这一课题,争取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后,陈维荣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陈维荣带着机车资料前往加拿大,出席了国际氢能机车大会,来自中国的氢能研发成果首次登上世界舞台。

时速160公里

“成都造”氢能列车试跑成功

此后,陈维荣和团队又开始研发更大功率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果不断显现:

2016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列氢能源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2021年,国产首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下线;

2022年,配套中车长客推出全球首款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动车组;

2023年,与京车装备联合研制出中国首辆燃料电池铰接轻轨车,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联合研制中国首辆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

荣创新能也是在这期间注册成立,完成科研到产业“最后一公里”的进化。

今年3月,“成都造”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了运行试验。这台列车运行时速160公里,每公里实际平均能耗仅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一全新列车是在成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中车长客生产基地生产下线,而其“动力源泉”——氢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正是由荣创新能研发。

现在,“用电池拉火车”已经不是简单的展示,更获得了各界的认可。据介绍,荣创新能的“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作为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氢能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入选“四川省新经济重点平台和新场景名单”。

积极推动

氢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但谈剑钊也坦言,目前氢能产业仍然存在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正是当前各方的共同目标。记者了解到,新都区计划抢抓全国超万台内燃机车新能源替代改造机遇,争取国铁集团支持荣创新能打造成铁石化线、归连铁路等内燃机车“油改氢”示范工程,进军氢能机车市场。

同时,新都区还将支持荣创新能等企业在氢能公交车、环卫车、重卡、运渣车、共享单车等方面扩大应用场景。此外,当地正在积极努力推动“新都—青白江”氢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打造氢能轨交示范线。

7月17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政策申报指南》,详细列出了各项优惠政策,例如加氢站最高可获1000万元一次性补贴,推动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此外,未来三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系列超常规举措,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三年翻一番,进入全国前五。

“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baidu.com)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本文转载自金台资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8:43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8:49

相关推荐

  • 氢能:政策引领,风光氢一体化项目不断落地

    (关注以下投资趋势:1)制氢技术领域,未来重点关注电解槽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技术突破情况;2)储运技术领域,未来重点关注氢能储运装备材料的迭代升级和氢储运装备设计制造的创新情况;3)燃料电池领域,未来重点关注通过工艺改良、构建自动化产线、新材料研发等方式,协同关键核心零部材持续优化,促进生产成本下降。)

    2024年2月18日
    26400
  • 李强、丁薛祥本周“氢能之声”;PEM开标量破历史;两大央企氢能投资;全国首个省级绿氢化工发展规划

    新华社重庆12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重庆调研。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劲动力。

    2023年12月25日
    27500
  • 深圳核发首张加氢站气瓶充装许可证

    日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为中石化深圳分公司龙珠源加氢站颁发了深圳首张加氢站充装许可证,这标志着深圳氢能产业利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中石化龙珠源加氢站充装现场,一辆印有“氢蓝时代 氢动未来”标识的橙色大巴车正在静静等待充装氢气。这辆大巴车与传统燃油车截然不同,它以氢能源为动力,排放的只有纯净的水蒸气。 “以前车辆加注氢气得跑到深圳周边其他地市,每次充装还要排队半…

    2024年9月6日
    21200
  • 总投资 13.15 亿元!常州氢湾引进 8 大氢能项目

    1 月 31 日,常州氢湾正式启航,常州氢湾位于 ” 两湖 ” 创新区核心区中轴,规划面积约 2 平方公里,启动区 1000 亩。启动区以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主要阵地。一期先行规划 34 亩,拥有 6 万平方米孵化空间的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 以 ” 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 ” 引领氢能产业高质…

    2023年2月1日
    27600
  • 万亿氢能“蓝海”再上风口

    摘要:氢能作为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中确定的趋势,将持续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赛道。 氢作为元素周期表排名第一的元素,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低碳,同时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替代的终极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在全球能源…

    2023年1月7日 投融资
    3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