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荣创新能的氢能重卡

来自全国各地的氢能企业代表积极参会,其中80%均有来蓉投资意向——在近日召开的今年下半年成都首场“圈链融合”活动上,氢能产业的热度再次攀升。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今年成为了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其中,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是国内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应用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跑者。国内首列氢能铰接式轻轨车、国内首辆氢能地铁施工作业车、世界首列氢能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这些国内首台(套)产品的燃料电池系统,均由荣创新能进行配套研发。

目前,国内70%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氢动力系统都出自荣创新能,“成都造”产品正在中国大地飞驰。

突破关键技术 为火车打造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走进位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荣创新能公司,一面专利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陈列了各种专利证书达75份。专利墙左侧展示着公司的技术后盾:首席科学家钱清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董事长陈维荣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另外还有3位海外院士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堪称“最强大脑”。

“科技范儿”,正是荣创新能的一大标签。在公司装配车间,荣创新能副总经理谈剑钊向记者揭开了公司的“发展密码”。

谈剑钊介绍,近年来,氢能源在公路交通领域的应用已为大众所熟知,同时,在轨道交通领域,氢能同样被寄予厚望。这就不得不提氢能零碳轨道交通系统,它是指全部由氢能源支撑供给的轨道交通应用,实现全过程清洁低碳。该系统概念由陈维荣首次提出,并在国内外首批开展相关研究。

2008年,国内一些高校院所开始研发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而氢能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还只是作为科研项目存在。既然汽车能用氢能作为动力,那火车是不是也可以?当时在西南交通大学担任教授的陈维荣,萌生出了这个想法。

“当时的阻力非常大。”谈剑钊表示,轨道交通需要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较大,有很多核心技术必须突破。在一片反对声中,钱清泉院士主动向学校推荐了这一课题,争取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后,陈维荣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陈维荣带着机车资料前往加拿大,出席了国际氢能机车大会,来自中国的氢能研发成果首次登上世界舞台。

时速160公里

“成都造”氢能列车试跑成功

此后,陈维荣和团队又开始研发更大功率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果不断显现:

2016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列氢能源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2021年,国产首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下线;

2022年,配套中车长客推出全球首款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动车组;

2023年,与京车装备联合研制出中国首辆燃料电池铰接轻轨车,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联合研制中国首辆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

荣创新能也是在这期间注册成立,完成科研到产业“最后一公里”的进化。

今年3月,“成都造”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了运行试验。这台列车运行时速160公里,每公里实际平均能耗仅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一全新列车是在成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中车长客生产基地生产下线,而其“动力源泉”——氢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正是由荣创新能研发。

现在,“用电池拉火车”已经不是简单的展示,更获得了各界的认可。据介绍,荣创新能的“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作为氢能制取及利用技术,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氢能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入选“四川省新经济重点平台和新场景名单”。

积极推动

氢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但谈剑钊也坦言,目前氢能产业仍然存在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正是当前各方的共同目标。记者了解到,新都区计划抢抓全国超万台内燃机车新能源替代改造机遇,争取国铁集团支持荣创新能打造成铁石化线、归连铁路等内燃机车“油改氢”示范工程,进军氢能机车市场。

同时,新都区还将支持荣创新能等企业在氢能公交车、环卫车、重卡、运渣车、共享单车等方面扩大应用场景。此外,当地正在积极努力推动“新都—青白江”氢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打造氢能轨交示范线。

7月17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政策申报指南》,详细列出了各项优惠政策,例如加氢站最高可获1000万元一次性补贴,推动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此外,未来三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系列超常规举措,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三年翻一番,进入全国前五。

“氢”电池也能拉火车! (baidu.com)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本文转载自金台资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8:43
下一篇 2024年7月24日 08:49

相关推荐

  • 展商推介 | 高企氢能将携水电解制氢设备亮相CHEE 2025中国氢能展

    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中文简称“第四届中国氢能展”,英文简称“CHEE2025”)将于2025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隆重举办。 中国氢能展始于2021年,已成功举办三届,是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国际会展平台;是氢能企业创新产品发布、能源央国企…

    2025年2月11日
    8000
  • 武汉“氢友圈”遍布氢能产业各环节

    从氢气的制取、储运到加注、应用,武汉氢能产业链经过多年积淀,已逐步完善并形成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集聚超60家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经开区、青山区等区域,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闭环。

    2023年12月18日
    21900
  • 动力设备制造商康明斯 拓展成为氢能领域先行者 氢能产业发力正当时 | 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动力设备制造商康明斯积极布局成为清洁氢能源的先行者,康明斯股价6月以来涨幅超过26%。公司在氢能源领域有哪些布局和前瞻?到2050年,中国对氢气需求量至少达到6000万吨。伴随着我国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未来氢能将带动形成一个12万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相比现行的2019年版本,经过数年产…

    2023年7月19日
    24300
  • 氢能产业的央国企军团(上)

    据2023年央企最新名录,目前有98家央企,其中能源电力、煤炭、电气、石油化工、航天科技、船舶制造等行业的央企超九成开展了氢能业务的研发和生产。在地方国企中,也有大量企业进入氢能领域,在各地开发氢能项目。氢能汇分两期对央国企中涉及氢能业务的子企业及项目进行汇总。此为第一篇,以能源电力央企为核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从事氢电耦合研究时间长,项目多。其中…

    2023年6月28日
    24600
  • 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进阶战”

    在关键材料中,截至目前,除膜电极外,其他距产业化均还有一段路要走。膜电极作为核心材料,国产产品已经占据市场主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的国产化应用占总体应用远未形成有效比例,其中质子交换膜和碳纸尤为严重,远远低于其他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水平。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18日
    19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