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将推广300台氢能重卡,建设10座加氢站

近日,赤峰市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通知。该方案在氢能交通工程方面指出,建设高新区绿氢交通工程,以矿区“短途倒运”和城际物流为应用场景,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氢能运力运营平台,实施燃料电池重卡运输示范,探索氢能物流商业模式,计划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2座,推广燃料电池重卡50台以上;到2030年建设加氢站10座,推广重卡300台以上,力争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左右。

图片

  《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在氢能方面计划实施绿氢生产供应与消纳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227.90亿元。重点实施风光制氢、绿氢冶金、绿氢交通、绿氢化工—绿氨、绿氢化工—绿醇等绿氢生产、供应与利用工程,打造区域氢能生产及应用“样板间”,率先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氢能产业高地。具体如下:

1.绿氢工程。重点实施以中水为水源的绿电制氢工程,建设高新区总计40万吨/年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进行绿氢的制备、提纯,搭建园区“氢岛”,配套建设储氢罐,采用管网输配方式,推动园区冶金、交通、工业(甲醇、液氨)等用能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下游密切关联合成氨、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精细化工氢化反应相关产业链项目,开展绿色制合成氨、氢燃料电池重卡制造等示范项目,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推进零碳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2.绿氢—冶金工程。园区实施氢冶金试点应用,以远联钢铁为试点应用场景,采用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进行氢冶金,2030年前按照20万吨规模进行氢冶金示范,建立中试示范项目,对大规模氢冶金的可行性进行试点,力争每年节约CO2 13.6万吨,同时SO2、NOx、烟粉尘排放分别减少30%、70%和80%以上。

图片

3.绿氢交通工程。建设高新区绿氢交通工程,以矿区“短途倒运”和城际物流为应用场景,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氢能运力运营平台,实施燃料电池重卡运输示范,探索氢能物流商业模式,计划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2座,推广燃料电池重卡50台以上;到2030年建设加氢站10座,推广重卡300台以上,力争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左右。

4.绿氢制绿氨工程。重点实施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利用绿电制氢为原料制备的液氨产品,应用于园区内的伊品生物等用氨企业,通过碳足迹的角度替代煤制氨,力争每年减少CO2排放600万吨。

5.绿氢制绿醇工程。重点实施高新区万吨液态阳光甲醇示范工程,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取绿氢与碳捕集二氧化碳生产绿甲醇,先行万吨示范,推动绿醇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力争每年减少CO2排放3.5万吨。来源:赤峰市政府官网

本文转载自氢能产业研究,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8月6日 14:32
下一篇 2024年8月6日 14:53

相关推荐

  • 引爆氢能行情的8638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来自于一场小的意外。 比如美国独立革命是如何打响的,中国终结清王朝的武昌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其实是一次擦枪走火,或者是一次意外。 2023年6月27日氢能板块行情也是这样。这一天,A股有10只氢能概念股涨停(或涨幅超过10%)。这是自从2021年的一波氢能行情以来,沉寂了两年之久的氢能板块,终于迎来了爆发。 2023年6月27日氢能板块…

    2023年6月28日
    26400
  • 氢贸易「朋友圈」,正在扩列

    忙碌的码头上,氢能重卡穿梭行驶;长风掠过的港湾边,氢能船舶载着货物缓缓驶出。氢及其衍生物的贸易,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氢贸易不仅是一片前景光明的新蓝海,更是推动全球氢经济的“加速器”。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联合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23更新版《全球氢能流动》报告指出,氢在向净零排放过渡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球氢贸易将在刺激…

    2024年10月12日
    19600
  • 武汉“氢友圈”遍布氢能产业各环节

    从氢气的制取、储运到加注、应用,武汉氢能产业链经过多年积淀,已逐步完善并形成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集聚超60家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经开区、青山区等区域,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闭环。

    2023年12月18日
    28000
  •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预计中国制氢三年左右赶超日本

     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对上游制备、中游储运、下游应用都要打破瓶颈。预计中国制氢方面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可以赶超日本。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15日
    25100
  • 有机液体储氢好在哪儿?

    有机液体储氢已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氢能储运技术之一,目前已开始逐步走向小规模应用,有望成为打破氢能储运技术与成本瓶颈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近年来,氢能储运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其中,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可大幅降低氢能储运成本,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加高效利用。”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金在近日召开的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表示。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探索…

    2023年6月13日
    2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