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超19100小时!孙立成院士团队创造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记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及其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电解水制氢催化剂,这一新催化剂测得的稳定性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9100小时。据悉,该工艺颠覆了制备催化剂常规使用的均相溶液体系,他们在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基础上,进行析氧反应电化学催化剂制备,首次通过“一步法”成功合成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WE)的新型催化电极材料 CAPist-L1。同时,这一新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优化,采用先进的材料合成技术,使得催化剂在电解水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和活性。

孙立成教授介绍,此次研究纯属偶然。一次,团队成员在利用浸泡法制备镍铁基OER催化剂时,把乙醇(酒精)当作去离子水使用,结果发现在泡沫镍上长出来的催化剂OER性能非常不错。在电镜视角下,这一催化剂如同花朵般层层叠叠,因此被命名为“绣球花”。

 

基于“绣球花”良好的催化表现,研究团队随即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优化制备方案,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的催化剂制备工艺。在机制研究方面,研究团队通过对CAPist-L1成分、结构和形貌等逐项分析,发现在催化层和金属基底之间存在一层致密过渡层。正是致密过渡层的存在,将催化层牢牢地锚定在金属基底上,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图片

图丨新型催化剂 CAPist-L1,材料呈现多孔的透气结构

此前,AEM-WE技术受制于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难以在大电流密度下维持太久,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孙立成教授团队在这一材料上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可用于电解水制氢的非贵金属催化剂——CAPist-L1。这一新型催化材料浸在碱性水中,在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超过19000小时后,表面仍源源不断地产生气泡,尚无衰退的迹象,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远优于已公开报道过的催化剂。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上。

图片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Catalysis)

截至目前,其在 1000mA cm-2电流密度下已经稳定运行超过 19100 小时,并未见明显衰减。在实际的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中(25cm2),将 CAPist-L1 作为阳极,可在 1.80V 条件下,得到 2730mA cm-2的电流密度(60℃),超过美国能源部的制氢指标(1.80V,2000mA cm-2)。

孙立成教授表示:“这种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简易、可重复度高、成本低、易放大制备、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满足工业级 OER 催化剂的制备和工作需求。”

稳定性超19100小时!孙立成院士团队创造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记录

图丨孙立成院士

展望未来,孙立成院士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优化催化剂的性能,力争使其在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展现更高的效率。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团队还将开展更大规模的产业合作,推动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解水制氢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广,推动氢能源革命的到来,助力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值得期待的是,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度高、易放大化制备且具备超高OER活性和稳定性,CAPist-L1展现出优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这一创新成果的发布,预示着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本文转载自氢云链 氢云链,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8月26日 10:15
下一篇 2024年8月26日 10:26

相关推荐

  • 港股概念追踪 | 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 2024年绿氢生产和应用有望维持高景气(附概念股)

    国鸿氢能(09663):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电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氢燃料电池公司。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重卡、物流车、堆高机、轨道运输、船舶等交通应用以及分散式发电、备用发电等固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鸿氢能为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的领先企业,于2022年,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公司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4%。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14700
  • 瑞银分析师郭一凡:预计2060年氢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12%

    “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媒体见面会-中国能源行业展望”举办。会上,瑞银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郭一凡表示,一些新兴领域的增长会拉动氢能需求,这主要包括商用车的车用方面、钢铁行业的减碳方面、船舶行业、储能行业等领域需求增长。预计2060年整个氢能在能源消费比重会占到12%,那时氢能在整个能源体系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1日
    18500
  • 吕梁氢能产业集聚成链全面起势

    原标题:脱“碳”换骨 “氢”启未来   吕梁氢能产业集聚成链全面起势   本报讯 (记者 付永文) 春回大地,机声隆隆。连日来,位于吕梁经开区新材料园区内的氢燃料商用车整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一辆辆全新的氢能商务车从流水线驶出,即将走向广阔市场。这家由美锦集团投资建设的新能源制造企业,一期一阶段氢燃料商用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生…

    投融资 2023年5月4日
    21800
  • 阳光电源:公司正在实施建设氢能二期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厂

    【阳光电源:公司正在实施建设氢能二期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厂】财联社5月27日电,阳光电源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新能源企业,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智慧、安全”的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拥有IGBT制氢电源、ALK和PEM电解槽、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等一体化系统设备的研发制造和交付能力,并开发了离网、并网、微网多模式下制氢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公司正在实施建设氢能二期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工厂,2024年产能提升至3GW。未来,阳光氢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产品性能、单槽产量、系统效率上持续突破,同时加速开展中东、澳洲、欧洲等跨国项目合作。

    上市企业 2024年5月28日
    19100
  • 问路高明有轨电车:从氢能电车到“中国氢城”有多远?

    2019年底正式通车的佛山高明有轨电车曾被寄予厚望。它远不只是一条连通高明新老城区的交通线路,其背后既是氢能与有轨电车结合新技术的首创,也是一场新兴产业的深入布局。 根据规划,高明有轨电车荷城站将与地铁2号线二期实现换乘,承载了这条轨道线路未来单线成网的期待。另一份期待在于产业,从荷城站往西南方向大约3公里,是佛山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以下简称…

    2023年3月21日 前瞻报告
    2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