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北京大学!氢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8月23日,中国能建氢能公司所属能建绿色氢氨新能源(松原)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共建的氢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吉林松原举行。

中国能建+北京大学!氢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研发中心以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为载体,重点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松原项目在氢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绿氢化工等方面的投入,实现绿氢的安全存储和稳定供给,推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能建氢能公司紧密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一体化氢能、综合储能“两个支撑点”,通过科技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立氢能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专项工作组,集中力量解决氢能储运的“卡脖子”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http://www.chinapower.com.cn/qingneng/dongtai/20240827/258924.html

来源:中国能建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8月28日 09:10
下一篇 2024年8月28日 09:40

相关推荐

  • 中能观察丨三类海洋氢能开发场景具备较高可行性

    向深蓝探寻碧波万“氢” ——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观察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 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与…

    投融资 2025年4月8日
    3400
  • 发改委明确开放外资“绿氢”领域合作 灰氢黑氢前景不明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中国更多的新能源领域正向外资敞开怀抱。 “在国内的相关氢能,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也支持跨国公司更多地和中国的氢能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相关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共享发展成果。”近日发改委人士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粤港澳大湾区站”上表示。 同时,该人士表示,从长远…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9日
    22500
  • 国氢科技发布“氢腾”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

    8月2日,国氢科技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发布会暨“氢进万家”课题启动会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隆重举行。会议以“创零碳经济,享清洁生活”为主题,正式推出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氢腾”品牌发电燃料电池和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并正式启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课题。 济南市委常委、济南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

    2023年8月2日 上市企业
    20400
  • 聚焦绿电离网制氢,中国电建、华为、海德氢能这么干

    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最终协议。这项协议将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这一协议与COP28举办地所在地——中东——相互映衬。过去,这里曾以丰厚的化石燃料资源发展出富饶的支柱产业;如今,伴随着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迈进的转型浪潮,中东正凭借自然禀赋的先天优势,借力传统能源领域内建立起的完整产业基础,一跃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高地。

    2023年12月22日
    26600
  • 国内首次!固态氢能发电并网成功,A股概念股仅8只,外资已提前埋伏

    近日,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据央视新闻,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   固态储氢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储存,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就可以释放氢气。   固态储氢最大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以把光…

    2023年3月27日
    2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