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话:氢能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

2023年5月23日,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以“氢能与双碳战略:从现在到未来”为主题,聚焦能源技术、智慧交通、氢能装备三个方向,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技术资源聚集、产业发展引领的良好平台。

在上午开场的“中外对话”环节,氢能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氢能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的议题和与会人员展开了讨论。本环节邀请到艾默生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全球高级副总裁Michael Train先生,贝克休斯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阳先生,三一集团总裁助理、重卡研究院院长梁晨先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先生,以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区长王勇先生作为主持人参与对话。各位专家就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氢能产业链的挑战、氢能应用、氢能技术应用等行业焦点话题进行了分析解答。

中外对话:氢能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赋能氢能产业链

在氢能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Michael Train表示:当下,氢能生态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数字化的生态,其大量的数据、众多的分析和模拟工具,让我们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分析产业链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此外,从全球角度来说,一方面,当前全球对于分布式氢能都非常关注,着重于在使用场景附近获取氢能,因此,氢能的储存和运输是氢能分布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个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都在试图去推进能源的转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氢能产业的最大挑战,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氢能能够以更快地速度崛起,需要众多科研与商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当然,也需要各位行业同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

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关于氢能产业链的挑战,曹阳从“软、硬”挑战两个方面进行了解答。对于“软”挑战来说,氢能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因此氢能的发展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需要各行各业专业人员开放,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解决氢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那么,对于“硬”挑战,制氢与储运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后端使用都是问题,硬性挑战方面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不断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把氢气从生产、储运一直到最后使用的整个链条打通。随后,曹阳表示:“不管是面临着‘软’挑战也好,‘硬’挑战也罢,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协作、协同发展,这是唯一正确的。”

钢企积极拥抱氢能产业

在氢能应用方面,姜维就氢能冶金技术与工程进展以及未来国际合作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解答。在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和世界同行一样选择了氢作为还原剂,这样可以大量减少CO2的排放。但以氢冶金的方式每生产1t钢,则需要1000m3的H2(约90kg),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量。因此,中国钢铁界和世界钢铁同仁一样,认为氢冶金需要的大量H2不是钢铁行业自身的事情,是全球氢能源和钢铁界共同需要承担的一个任务,这是全球钢铁界的一个共同认识。

此外,姜维认为钢铁行业和氢能领域实际上是互为上下游、互为产业链。一方面,钢铁材料是氢能从制备到运输到使用都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氢能的发展需要钢铁材料的升级作为支撑。同时,氢能的发展也会为氢冶金提供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H2供给,这是一个生态圈供应链。另一方面,中国钢铁能不能奋力实现低碳转型,需要中国钢铁和世界钢铁共同努力,包括和世界氢能领域相关产业链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世界钢铁乃至中国钢铁的低碳转型,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氢能将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

关于氢能在交通领域上的应用梁晨道:氢能是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载体,例如三一集团就把氢能作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氢能上游,即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环节,都做了一些相应布局。在氢能重卡或者氢能整体工程机械、车辆方面的发展上,三一集团以氢能的角度去整体思考和规划,包括整体车辆的规划、车辆结构、车辆设计,都是基于氢能为主,而并不是简单的传统油改电、油改氢的模式。其次,在氢燃料发电机上,三一集团也有相应的专业团队,包括有氢能科技公司来进行布局和研究。在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里,是整车企业唯一一个制氢加氢一体站,一方面为车辆下线调试使用,另一方面也为内部示范运营提供加氢服务。应该说在整个氢能领域的布局上,三一集团从技术、从开发方面都做了很快的布局和研究,未来在氢能领域也会逐步向国际化迈进,也希望能够和艾默生、贝克休斯等国际集团一起共同打造整个氢能的生态环境。

通过几位专家的分享,使我们了解到氢能产业同样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勇于面对这个变化,从启动到起飞,从现在到未来,最终,氢能一定会改变世界。最后,王勇区长以 “氢能驱动何必油煤,低碳南海只需智慧”为对联结束了本次的中外对话。

本文转载自即时新闻,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5月24日 10:40
下一篇 2023年5月24日

相关推荐

  • 港股概念追踪 | 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 2024年绿氢生产和应用有望维持高景气(附概念股)

    国鸿氢能(09663):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电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氢燃料电池公司。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客车、重卡、物流车、堆高机、轨道运输、船舶等交通应用以及分散式发电、备用发电等固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鸿氢能为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的领先企业,于2022年,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公司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4%。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18300
  • 近百亿投资!14项氢能项目签约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8月23日,南充市举行氢能产业发布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本次活动达成氢能产业合作项目14个,协议总投资96.8亿元。具体来看,此次盛会汇聚了北京亿华通、东方电气(氢能)、航天氢能、重庆博世、重庆国鸿、上海重塑、青岛康普锐斯、厦门钨业等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商界精英。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氢能装…

    2024年8月26日
    11500
  • 氢能板块走高 电解槽方向领涨

    氢能概念股早盘走高,华电重工拉升逼近涨停板,镇洋发展、赫美集团此前涨停,昇辉科技、华光环能、潍柴动力、康普顿、四川金顶、九丰能源、陕鼓动力等纷纷拉升。消息面上,多地氢能源扶持政策陆续出台,超长输氢管道项目获批,制氢、加氢建设、运营等补贴有望刺激产业提速;中汽协数据,FCV产销创历史新高,单月首次破千;23年全年约5600、5800辆,同比+55.3%、72%。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5日
    18400
  • 6050万元!110万元/辆!天津氢鸿燃料电池49T半挂牵引车招标!

    天津氢鸿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55辆氢燃料电池49T半挂牵引车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6050万元,也就是说每辆最高限价110万。

    2024年5月24日
    207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2月26日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中证报)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1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