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中秋时节,记者在内蒙古华电包头市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到,由12台套电解槽构成的项目,11台套碱性电解槽已全部投入运营,另一套PEM电解槽设备正陆续到货。

华电包头制氢项目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巴润园区,是全国首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也是自治区首批7个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之一。项目利用包头市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采用“风光氢储”一体化技术耦合手段,将风电机组及光伏组件所发出的绿电送至制氢站,再通过电解槽等核心装置,以电解水的形式产生氢气,实现100%绿电制氢,氢气纯度超过了99.999%。

氢能清洁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储运灵活,有望成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

据介绍,今年,包头市不断加快推进储能氢能产业集群发展,聚企成链,聚链成势,可再生能源制氢势头强劲,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一系列项目相继落地,正在加速推进当地储能和氢能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全市氢能储能产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

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总投资20亿元的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3GW锌铁液流电池(包头)智造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以突破性储能技术和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推动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维景的不远处,包头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经完成了厂房建设,即将迎来一批氢能装备类企业入驻;以北奔重汽氢能重卡制造为核心,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产业正加速推进,今年上半年,首批200台新能源轻卡用氢订单达成,助力城市运输“绿色”升级。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新宇表示,华电包头制氢项目着眼于绿色生产全过程,项目将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氢气生产、氢能储存与运输、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环节紧密相连,形成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应用闭环,推动了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5.52亿千瓦时,年制绿氢量7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4吨。”(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梁雅潇)

包头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baidu.com)

本文转载自金台资讯 ,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梁雅潇,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9月19日 14:34
下一篇 2024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 中欧EMBA新知讲堂暨供应链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召开多方嘉宾展望锂氢并举大时代

    本次论坛也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设置了两个相互衔接的圆桌环节——聚焦上游厂商和装备/服务提供商的圆桌一“产品创新与质量管理”,以及聚焦下游应用服务生态圈的圆桌二“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2023年12月11日 上市企业
    15300
  • 福州竞逐氢能产业万亿级赛道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福州竞逐氢能产业万亿级赛道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世界能源变革的重大战略方向,是21世纪理想的绿色能源。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近期,多地出台政策抢占氢能新赛道。面对广阔的想象空间,福州的氢能产业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记者进行了调查。 眼下,氢能产业发展热潮不断,企业争相布…

    2023年1月16日
    19800
  • 世椿新能源攻克氢电设备四大核心技术

    “高筑墙,广积粮”,是古人在长期征战过程中积累的智慧。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这同样是一句至理名言。唯有深厚的技术底蕴、雄厚的研发实力做支撑,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2014年进入氢电设备赛道,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世椿新能源)坚持正向开发、不断创新,率先攻克流体精密控制技术、视觉检测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一体化密封成型技术四大关键核…

    2023年7月20日 上市企业
    22200
  • 中国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成功并网

    纳日松光伏制氢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批复、首个开工和首个产氢的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是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产氢的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该项目将太阳能与氢能两大清洁能源高效深度耦合,利用太阳能产出的绿电,将水通过水电解装置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探索无污染、零排放的绿电制氢新模式来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网存在的电力消纳这一核心问题。

    2024年1月2日
    19100
  • 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绿氢”制供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日讯 近日,石化总厂光伏发电 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投运,标志着油田和东营市“绿氢”制供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在示范工程现场,外观酷似“滚筒”的设备——电解槽引人注目。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中,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绿电”,在碱液的催化作用下,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即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是“绿氢”制造的核心设备。初步电解出的氢气和氧…

    2023年6月2日
    30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