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鸿氢能再递表:三年累亏12亿,应收款项及周转天数大幅攀升

2023-06-13 08:27:01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多轮融资后,这家氢能企业再次更新招股书寻求上市。

  2023年5月22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这也是继去年11月递表后的再一次递表,最新数据更新至了2022年。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国鸿氢能存在着明显的亏损大,回款慢等问题,国鸿氢能是否可以讲述出好的资本故事?

  01

  亏损超12亿,投资回报晚

  国鸿氢能是中国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

  在招股书中,国鸿氢能提到:“2022年,中国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氢能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出货量预期将于2027年底前达到25027.0兆瓦,自202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9.2%。”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国鸿氢能均排名第一,按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国鸿氢能于2022年排名第二。

  如此富有前景且位居行业头部的国鸿氢能,报告期内依旧没能解决亏损难题。

  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实现营收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同期分别录得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录得亏损净额12.04亿元。

  对于亏损,国鸿氢能表示:“公司录得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四项因素。一是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份支付(来源于单一最大股东股权的股权交易)及股权激励计划;二是与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相关的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三是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四是公司的业务规模于往绩记录期间持续扩大,因而导致相关开支增加。”

  同期,国鸿氢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0.87亿元、-5.61亿元及-2.61亿元。

  国鸿氢能表示:“该板块为负的原因乃公司产生大量经营开支以支持业务发展,主要包括为公司的生产购买原材料及雇员福利开支增加。”

  毛利率方面,国鸿氢能的整体毛利率由2020年度的3.5%增至2021年度的27.9%,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未计提2020年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减值亏损5740万元。”

  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度的27.9%减少至2022年度的21.2%,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减少,此乃由于自第三方采购的额外部件(即储氢系统及电池)的利润率较低,该等部件与我们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一同销售,以提供更全面及随时可用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及公司的存货及许可减值亏损增加。”

  总体来看多项业绩指标,虽然在2021年有了提升,但进入2022年后,包括毛利率等多项指标在那都呈现出了下滑趋势,表现不及2020年。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氢能产业目前从规模和收益角度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没有进入完全市场化运营。氢能仍需要进行大规模投入研发和建设,因此上市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充裕发展资金。”

  据企查查显示,在递表之前,国鸿氢能已经经历了多次融资。2016年,中融鼎新投资、涌铧投资进行了战略投资;2020年,国鸿氢能开启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中车绿脉,跟投机构包括粤财创投、欣柯资本等多家机构;2022年,昌发展及凯鼎投资对国鸿氢能进行了战略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国鸿氢能融资金额已超9亿元。

  国鸿氢能在风险一栏中提到:“公司的业务属资本密集型,而公司未来融资的来源无法确定,且公司的营运资金在某些季度可能不稳定。”

  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投资战线”拉的比较长是氢能企业明显特点。沈萌认为:“氢能企业代表了政策推动的一种未来选项,但如果投资者关注短期回报,那么氢能投资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02

  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迅速攀升,回款能力弱

  “为于该新开发及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长期成功,公司一直专注于产品开发、研发及客户群增长,而非寻求短期财务回报或盈利能力。由于成功实施我们的增长策略,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经历了强劲的业务增长。”国鸿氢能表示。

  以客户数为例,国鸿氢能的客户数目由2020年度的38名增加至2021年度的57名,并进一步增至2022年度的74名。国鸿氢能提到:“尽管公司的客户基础有所增长,公司仍致力挽留现有客户。例如,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产品的所有主要客户中的绝大部分在2022年仍然为我们的客户。”

  但在客户端方面,国鸿氢能仍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报告期内,国鸿氢能大部分收入来自有限的客户。2020-2022年度,分别有95.7%、88.1%及84.9%的总收入来自国鸿氢能的五大客户。

  国鸿氢能对此在招股书中提到:“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高。”

  《港湾商业观察》发函联系了国鸿氢能,询问公司未来如何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降低该风险,暂未收到回复。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国鸿氢能近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有所升高。国鸿氢能提到:“公司面临客户的信贷风险,未能及时收回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国鸿氢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8亿元、6.47亿元及11.63亿元。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95天、430天及521天。

  沈萌表示:“应收款周转长说明回款能力弱,对现金流会产生较大压力,也会影响日常经营的稳定。”

本文转载自港湾商业观察 责任编辑:李欣RF12607,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2日 11:44
下一篇 2023年6月13日 11:00

相关推荐

  • 布局氢能成共识 打开低碳新空间——2023湖北对欧经贸洽谈暨新能源与动力圆桌会议侧记

    7月9日,2023湖北对欧经贸洽谈暨新能源与动力圆桌会议在武汉市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奥地利德国经贸代表团成员,知名跨国公司、重点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专家等展开对话,推动对欧经贸合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胡祎 通讯员 沈商轩 东湖之畔,荷花飘香。7月9日,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2023湖北对欧经贸洽谈暨新能源与动力圆…

    2023年7月10日
    24300
  • “氢能”产业链站在爆发前夜 深圳除了充电桩也需“加氢站”

    “我们要抓住这一次中国氢产业链已经初步建成的大好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此前表示,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引下,健康有序地发展氢能产业。 氢能开发利用在全球取得迅速发展,中国氢能产业也迎来机遇。其中,深圳在氢能产业布局目前处于领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深圳已注册登记近8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2023年2月,南方财经全媒体…

    2023年2月10日
    33500
  • 吕梁氢能产业集聚成链全面起势

    原标题:脱“碳”换骨 “氢”启未来   吕梁氢能产业集聚成链全面起势   本报讯 (记者 付永文) 春回大地,机声隆隆。连日来,位于吕梁经开区新材料园区内的氢燃料商用车整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一辆辆全新的氢能商务车从流水线驶出,即将走向广阔市场。这家由美锦集团投资建设的新能源制造企业,一期一阶段氢燃料商用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生…

    投融资 2023年5月4日
    27900
  • 上海交通领域拓展氢能应用生态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联合印发《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今后三年,上海将加快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规范、有序支持氢能在交通领域拓展应用,重点发展重卡、公交、冷链、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力争实现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总量超过1万辆。 根据《方案》,上海将支持燃料电池在船舶、飞…

    上市企业 2023年8月8日
    23300
  • 深兰科技熊猫与马可波罗签约,打造联合品牌智能氢能客车

    3月10日,深兰科技全资控股的熊猫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与马可波罗(常州)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熊猫-马可波罗联合品牌智能氢能客车,计划三年内向全球销售600辆新车。 根据协议,熊猫汽车负责新车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服务,马可波罗负责整车代工制造,清能股份和华熵氢能分别负责氢燃料系统…

    2023年3月21日
    2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