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鸿氢能再递表:三年累亏12亿,应收款项及周转天数大幅攀升

2023-06-13 08:27:01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多轮融资后,这家氢能企业再次更新招股书寻求上市。

  2023年5月22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这也是继去年11月递表后的再一次递表,最新数据更新至了2022年。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国鸿氢能存在着明显的亏损大,回款慢等问题,国鸿氢能是否可以讲述出好的资本故事?

  01

  亏损超12亿,投资回报晚

  国鸿氢能是中国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

  在招股书中,国鸿氢能提到:“2022年,中国发布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氢能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出货量预期将于2027年底前达到25027.0兆瓦,自202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9.2%。”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氢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计,自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国鸿氢能均排名第一,按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计,国鸿氢能于2022年排名第二。

  如此富有前景且位居行业头部的国鸿氢能,报告期内依旧没能解决亏损难题。

  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实现营收2.27亿元、4.57亿元、7.48亿元;同期分别录得亏损净额2.21亿元、7.03亿元、2.80亿元。三年合计录得亏损净额12.04亿元。

  对于亏损,国鸿氢能表示:“公司录得亏损净额,主要由于四项因素。一是截至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份支付(来源于单一最大股东股权的股权交易)及股权激励计划;二是与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相关的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三是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四是公司的业务规模于往绩记录期间持续扩大,因而导致相关开支增加。”

  同期,国鸿氢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2020-2022年度,国鸿氢能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0.87亿元、-5.61亿元及-2.61亿元。

  国鸿氢能表示:“该板块为负的原因乃公司产生大量经营开支以支持业务发展,主要包括为公司的生产购买原材料及雇员福利开支增加。”

  毛利率方面,国鸿氢能的整体毛利率由2020年度的3.5%增至2021年度的27.9%,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未计提2020年9SSL燃料电池电堆许可减值亏损5740万元。”

  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度的27.9%减少至2022年度的21.2%,公司表示:“主要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减少,此乃由于自第三方采购的额外部件(即储氢系统及电池)的利润率较低,该等部件与我们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一同销售,以提供更全面及随时可用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及公司的存货及许可减值亏损增加。”

  总体来看多项业绩指标,虽然在2021年有了提升,但进入2022年后,包括毛利率等多项指标在那都呈现出了下滑趋势,表现不及2020年。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氢能产业目前从规模和收益角度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没有进入完全市场化运营。氢能仍需要进行大规模投入研发和建设,因此上市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充裕发展资金。”

  据企查查显示,在递表之前,国鸿氢能已经经历了多次融资。2016年,中融鼎新投资、涌铧投资进行了战略投资;2020年,国鸿氢能开启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中车绿脉,跟投机构包括粤财创投、欣柯资本等多家机构;2022年,昌发展及凯鼎投资对国鸿氢能进行了战略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国鸿氢能融资金额已超9亿元。

  国鸿氢能在风险一栏中提到:“公司的业务属资本密集型,而公司未来融资的来源无法确定,且公司的营运资金在某些季度可能不稳定。”

  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投资战线”拉的比较长是氢能企业明显特点。沈萌认为:“氢能企业代表了政策推动的一种未来选项,但如果投资者关注短期回报,那么氢能投资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02

  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迅速攀升,回款能力弱

  “为于该新开发及快速增长的市场取得长期成功,公司一直专注于产品开发、研发及客户群增长,而非寻求短期财务回报或盈利能力。由于成功实施我们的增长策略,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经历了强劲的业务增长。”国鸿氢能表示。

  以客户数为例,国鸿氢能的客户数目由2020年度的38名增加至2021年度的57名,并进一步增至2022年度的74名。国鸿氢能提到:“尽管公司的客户基础有所增长,公司仍致力挽留现有客户。例如,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产品的所有主要客户中的绝大部分在2022年仍然为我们的客户。”

  但在客户端方面,国鸿氢能仍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报告期内,国鸿氢能大部分收入来自有限的客户。2020-2022年度,分别有95.7%、88.1%及84.9%的总收入来自国鸿氢能的五大客户。

  国鸿氢能对此在招股书中提到:“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高。”

  《港湾商业观察》发函联系了国鸿氢能,询问公司未来如何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降低该风险,暂未收到回复。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国鸿氢能近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有所升高。国鸿氢能提到:“公司面临客户的信贷风险,未能及时收回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国鸿氢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2.88亿元、6.47亿元及11.63亿元。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95天、430天及521天。

  沈萌表示:“应收款周转长说明回款能力弱,对现金流会产生较大压力,也会影响日常经营的稳定。”

本文转载自港湾商业观察 责任编辑:李欣RF12607,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12日 11:44
下一篇 2023年6月13日 11:00

相关推荐

  • 亿华通香港上市! 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加注一体站投入运行, 氢能再掀小高潮“指日可待”

    1月12日,吸引媒体眼球最大的就是亿华通在香港H股的上市。估值约70亿,融资约11亿港元。  再早几天的时候,1月8日这一天浙江天能氢能与山西格润签署了118台氢发动机的合同,也算是“非政府,非国企”订单中的一个好的开门红了。  每年的一月初是对上一年的数据总结的时刻,比亚迪因为在2022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绩,所以带动了大家对新能源国产势力的认可…

    2023年1月19日
    26200
  • 绿氢制备技术争鸣:SOEC前景几何?

    本报记者 李哲 上海报道 随着氢能产业的持续火热,绿氢制备衍生出多种技术路线,逐渐形成“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 当前大量采用的碱性电解槽技术因其较低的价格成本迅速占领市场,而应用贵金属的质子交换膜电解(PEM)技术则因其对间歇性电源适应性高成为风光储能的新宠,同时,固体氧化物电解(SOEC)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4月25日,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

    前瞻报告 2023年4月28日
    25100
  • 农业集团也开始布局绿氢了!这家地方国企签约氢能生产基地!

    1月6日,陕西省渭南市农业投资集团与澄城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市县联动、协同发展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将在绿氢(液氢)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基金设立、国资国企资源整合、有机肥项目推动、“农光互补”闲置资源盘活、美丽乡村建设、“三农直播”服务平台搭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等十余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签约仪式前,渭南市农…

    2023年1月8日
    31600
  • 斥资5亿元 首个国家级氢能检验检测中心在重庆落成

    1月9日,由中国汽研建设的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中心一期总投资达5亿元,历时2年后,在两江新区正式落成。这也是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据了解,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将打造集检验检测、标准引领、技术服务、装备/部件开发为一体的氢能产品技术研究与服务机构和新能源、氢能动力综合服务平台,赋能我国氢能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氢能…

    2023年1月9日
    24100
  • 揭秘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双极板的技术方向!

    昨天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发布了氢燃料电池重要构成要件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再为您揭秘一下氢燃料电池另一重要构成要件——双极板产业的发展态势。 双极板作为PEM制氢和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提供电气连接、输送反应气体、消散反应热、去除副产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双极板占电堆总质量的80%以上,占总成本约30%,而…

    2023年6月15日 创业分享
    309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