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石化 ( 600028.SH ) ;中国石油 ( 601857.SH ) 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业空间布局 ; 发展现状及目标 ; 竞争力分析
1、珠海市氢能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2-2035 年 ) 》,制氢方面布局长炼副产氢工厂、西坑尾新宝电力制氢工厂、垃圾焚烧发电厂沼气制氢工厂、绿色耦合火电制氢工厂以及远海领域就地制氢工厂 ; 储运氢方面布局氢气管道运输示范项目以及两个 30 兆帕及以上压缩氢气场馆拖车储运示范项目 ; 加氢方面布局加氢母站一处 ; 此外,还布局两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

2、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1 ) 总体规模:未来年产能可达 3.9 万吨
根据《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2-2035 年 ) 》,珠海市长炼副产氢回收充装项目、西坑尾新宝电力 ” 光伏 + 储能 + 制氢 + 加氢 ” 一体化项目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厂沼气制氢项目建成后,制氢年产能合计可达 3.9 万吨 / 年。

( 2 ) 企业规模:近两年企业数增长迅速
近两年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企查猫所查询的珠海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珠海市氢能相关企业共 91 家,其中 2015 年之前成立企业 26 家,2016-2020 年期间成立的企业 30 家,2021 至今成立企业 35 家,可见近两年来珠海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从行政区分布看,89 家企业中有 74.73% 的企业注册地址在香洲区,而金湾区和斗门区仅分别占总数的 16.48% 和 8.79%。

根据企查猫查询的珠海市氢能产业代表企业有格力钛、中兴智能、金石能源、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具体的地区分布如下:

( 3 ) 产业链布局分析:已基本形成产业链
目前,氢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制氢,中游储氢运氢以及下游应用三个方面,而珠海市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均有企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产业链,如上游制氢企业有中国石化、格力钛等,中游储氢运氢企业有金石能源、长炼等,下游应用企业主要是燃料电池如格力钛、中兴智能等,具体产业链全景图谱如下:

3、珠海市氢能产业竞争力分析
( 1 ) 政策支持:出台力度加大
珠海市 2022 年以来氢能产业相关政策出台力度加大,自从 7 月发布《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2-2035 年 ) 》以来,相关政策提及氢能产业的频率逐渐提升。省级层面,2022 年 8 月发布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 ( 2022-2025 年 ) 》提出珠海市应加快氢源供应基地的产业布局。

( 2 ) 创新能力:近年来有所增强
根据智慧芽所查询的广东省涉及氢能的 261150 条专利中,广东省内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广州 ( 87643 条 ) 、深圳 ( 67954 条 ) 、东莞 ( 23764 条 ) 、佛山 ( 22514 条 ) 和珠海 ( 8799 条 ) 。珠海排名全省第五,可见其创新能力在广东省内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要追上第四名的佛山还需付出较大努力。

从申请年份来看,珠海市 2016 年以来专利申请数量逐渐增加,2016-2020 年专利申请量逐年上涨并在 2020 年达到顶峰 ( 1432 条 ) ,可见近年来珠海市氢能产业创新能力的进步。

( 3 ) 产业基础:存在上下游互补协作的基础
根据企查猫所查询的数据,珠海市目前在新能源、管道配件、电气装备、电源系统、游艇及无人机制造等相关行业拥有的企业数量分别是 5601 家、1580 家、1484 家、298 家、521 家、92 家。

此外,珠海市已具备整车制造相关技术,格力钛近期凭借创新研发成果 ” 氢钛动力总成技术 ” 荣获 “2022 年度氢能产品技术创新奖 “,其氢燃料电池客车搭载格力钛创新研发的氢钛动力总成技术,具有无污染、高效率、噪音低等优势,目前已实现对外销售,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在第十七届影响中国客车年度盘点活动中,格力钛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荣获 ” 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之星 ” 称号。
说明目前珠海市氢能发展的产业链上下游存在一定产业基础,有实现互补协作的可能。
4、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2022-2035 年 ) 》,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 ( 2022-2025 年 ) 、中期 ( 2025-2030 年 ) 、远期 ( 2030-2035 年 ) 三个阶段,具体目标见下表。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珠海市氢能产业大数据招商指南(两链两图两库两清单)》。
本文转载自前瞻经济学人 APP 前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