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以科技创新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10月24日电(记者 石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表示,“十五五”时期,氢能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未来能源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将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来源丰富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产业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经过“十四五”时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我国氢能正在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各地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每年约12.5万吨,2024年,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

王一鸣建议,“十五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氢能制氢、储运、运用全链条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且在装备研发、性能迭代和场景示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未来要聚焦规模化制、储、输、用的主要环节和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他进一步分析,我国氢基能源与传统工业、传统交通、传统能源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制氢主要应用场景,也将成为绿氢产业链创新实践的重点领域。要强化场景科技攻关,针对工业、交通、能源三大主战场,开展定向研发、持续降低氢能应用成本,通过场景需求倒逼科技创新,形成研发、示范、迭代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对于氢能产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王一鸣认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氢能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政策的精准赋能降低经营主体风险,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

由于氢能具有能源属性与危化品属性的双重特征,迫切要求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发布各层级标准70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130项,行业标准46项。

王一鸣提出,未来要进一步强化氢能行业标准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加强氢能领域重点标准立项支持力度,支持制定清洁低碳氢能标准,科学开展氢能碳减排效应核算与认证,探索构建氢能绿色价值实现机制,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氢行业高质量发展。

氢能领域正日益成为我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王一鸣表示,未来要积极推进氢能领域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建立氢能合作伙伴网络。(完)

王一鸣:以科技创新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初步构建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等氢能设备及产品研发、检测服务的氢能产业链条,正在打造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以两江新区长安汽车和上汽红岩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赛道,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

    2022年12月31日
    40100
  • 服贸会专场:氢能碳中和论坛暨H2-Eco第三届国际氢生态峰会

    一、时间: 2023年9月4日下午14:30-18:00二、地点: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3层报告厅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承办单位:大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京绿商网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水木兴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和新兴能源科技研究院协办单位:北欧兴亚绿色产业中心中关村氢能与燃料…

    2023年9月4日
    40300
  • 安庆衡: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思考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了3000万辆的消息,这一成绩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大家都为中国汽车产业经过70年的奋斗,在2023年取得好成绩、刷新汽车产销记录而欢欣鼓舞,也期待中国汽车产业未来能取得更大成绩。 然而,在欣喜之余,部分朋友和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以及新能源汽车深度内卷的产业环境下,对取…

    2024年1月15日 上市企业
    29300
  • 林琦: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具备初步商业化条件

    重塑能源集团董事长兼CEO林琦出席大会并发表《产业发展窗口期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表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窗口期,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具备初步商业化的条件。

    2024年6月6日
    28600
  • 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氢能被誉为终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交通、工业等多领域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欧洲、日本等众多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绿氢,积极推动氢气国际贸易。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减排100-200万吨/年,探索与共建“一带…

    2023年4月28日
    3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