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氢能被誉为终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交通、工业等多领域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欧洲、日本等众多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绿氢,积极推动氢气国际贸易。

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减排100-200万吨/年,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

在近期于德国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 EB)第117次会议上,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接受表决并获得审批通过,正式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第101个小方法学,填补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的空白。

该方法学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联合REFIRE重塑集团、中石化资本、环保桥等共同开发。

按照所对应的市场不同,不同机制下均有相关的方法学体系。本次备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即按照国际较为严格的CDM方法学体系要求进行开发。上海环交所方面向记者介绍称,本次项目研发历时一年半。

碳减排方法学是用于确定自愿减排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也是项目减排量进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

该方法学将把氢能汽车的减排效果转化为可以被出售或应用于企业碳中和计划中的碳信用,使氢能汽车的减排效果得到认可。这一路径的打通,将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氢能汽车的开发和推广。

“方法学备案后,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在客运、货运等领域从事运营的车队、机构及企业主体,可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发减排量。这将为全球氢燃料车的发展提供额外的收益,尤其在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环交所表示。

随着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重新启动,项目团队正加紧方法学的翻译工作,争取在国内进行备案,为各主体提供更为多元的销售路径。

上海环交所一直重视国内氢交易市场建设。“中国氢价格指数体系”是上海环交所在此一领域推进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指数体系旗下首批长三角氢价格指数近日正式入选“浦东绿色金融发展十大案例”。

“长三角氢价格指数”直观反映了长三角氢价格及清洁氢价格的总体水平和变动趋势,对政府监测市场、氢能源上下游关联企业决策、投资分析等具有价格参考作用。

上海环交所介绍称,指数核算考虑了碳排放因素,创新性地将氢气定价与全国碳配额价格挂钩,充分链接碳市场和氢市场,为氢交易平台及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目前,该指数已进一步扩展至京津冀、珠三角等国内重点氢能市场,指数已实现每两周一次更新。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氢能发展与碳市场高度关联,碳定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助于引导氢气生产方式从化石能源制氢向清洁氢过渡,市场化机制能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上海环交所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各类氢能应用场景下碳减排方法学的开发,进一步完善中国氢价指数体系,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氢交易市场。(本报记者李德尚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煜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煜,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 阳光氢能申请制氢系统相关专利,能够及时发现电解槽异常并采取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金融界2024年10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制氢系统和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 11875623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制氢系统和存储介质,属于制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解槽的运行数据;基于电解槽运行到额…

    投融资 2024年10月21日
    17900
  • 美锦能源:积极关注并参与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期待与更多国际客户建立联系

    公司高度重视全球氢能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合作机会,积极关注并参与国内外的重要氢能行业会议和展览。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参加相关活动,并期待与更多的国际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进一步推动公司氢能业务的发展。

    上市企业 2024年6月19日
    21100
  • 共话氢能发展 共赴绿氢未来

    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会赴鹏飞集团评估调研随行记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我省焦炉煤气和煤化工煤气资源丰富,其工业副产氢的占比高达约50%,开发利用好氢能,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位于孝义市的鹏飞集团,作为我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产业链完整程度如何?技术…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9日
    31500
  • 两江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力 2025年形成超百亿级规模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两江新区已引进和培育了明天氢能、德燃动力、江苏清能等一批燃料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落地了全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项目,初步构建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燃料电池等氢能设备及产品研发、检测服务的氢能产业链条,正在打造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以两江新区长安汽车和上汽红岩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赛道,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

    2023年1月4日
    40500
  • 氢氨一体化去年开始“发烧”

    2022年,我国氢氨一体化相关项目超20个,总投资额近1500亿元,绿氨年产能超过260万吨。 近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2年第八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名单,正式批准兰石研究院建设新型氢(氨)储能技术研发中心,聚焦氢氨储能技术路线,攻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抢抓氢氨储能产业发展机遇。 近年来,氢氨融合技术路径渐受热捧,国内外氢氨融合产业项目布局逐渐加快。业…

    2023年2月8日
    3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