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氢能被誉为终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交通、工业等多领域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欧洲、日本等众多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绿氢,积极推动氢气国际贸易。

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减排100-200万吨/年,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

在近期于德国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 EB)第117次会议上,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接受表决并获得审批通过,正式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第101个小方法学,填补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的空白。

该方法学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联合REFIRE重塑集团、中石化资本、环保桥等共同开发。

按照所对应的市场不同,不同机制下均有相关的方法学体系。本次备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即按照国际较为严格的CDM方法学体系要求进行开发。上海环交所方面向记者介绍称,本次项目研发历时一年半。

碳减排方法学是用于确定自愿减排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量、制定监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也是项目减排量进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

该方法学将把氢能汽车的减排效果转化为可以被出售或应用于企业碳中和计划中的碳信用,使氢能汽车的减排效果得到认可。这一路径的打通,将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氢能汽车的开发和推广。

“方法学备案后,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在客运、货运等领域从事运营的车队、机构及企业主体,可按照市场化机制开发减排量。这将为全球氢燃料车的发展提供额外的收益,尤其在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环交所表示。

随着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重新启动,项目团队正加紧方法学的翻译工作,争取在国内进行备案,为各主体提供更为多元的销售路径。

上海环交所一直重视国内氢交易市场建设。“中国氢价格指数体系”是上海环交所在此一领域推进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这一指数体系旗下首批长三角氢价格指数近日正式入选“浦东绿色金融发展十大案例”。

“长三角氢价格指数”直观反映了长三角氢价格及清洁氢价格的总体水平和变动趋势,对政府监测市场、氢能源上下游关联企业决策、投资分析等具有价格参考作用。

上海环交所介绍称,指数核算考虑了碳排放因素,创新性地将氢气定价与全国碳配额价格挂钩,充分链接碳市场和氢市场,为氢交易平台及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目前,该指数已进一步扩展至京津冀、珠三角等国内重点氢能市场,指数已实现每两周一次更新。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氢能发展与碳市场高度关联,碳定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助于引导氢气生产方式从化石能源制氢向清洁氢过渡,市场化机制能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上海环交所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各类氢能应用场景下碳减排方法学的开发,进一步完善中国氢价指数体系,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氢交易市场。(本报记者李德尚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煜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煜,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1)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08:03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4:39

相关推荐

  • 国富氢能新加坡签约,共建东南亚氢能市场新发展

    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邬品芳先生、Evvo Labs CEO Ryan Wong以及新东信企业管理公司代表Goh Lay Poh,在新加坡乌节路希尔顿酒店签署氢能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三方将在新加坡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依托国富氢能在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共建东南亚市场发展新格局,合资公司将立足新加坡本地市场,辐射引领马来…

    2023年8月7日
    26800
  • 最高2000万!海南开展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示范应用项目申报

    为落实《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根据《海南省2023-2025年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关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甲醇汽车等新技术示范应用的要求,现就开展海南省燃料电池汽车及甲醇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第一批(2023-2024年)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4年2月17日
    26300
  • 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下水 机构称氢能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中信建投认为,氢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利用非化石能源电力、提升电气化率方面具备广阔应用潜力,是电力的重要补充。从现状到“达峰”到“净零”,氢的利用规模有望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接近1亿吨每年。

    上市企业 2024年1月11日
    28300
  • 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暨氢能创新发展青岛论坛于12月28日在新华网等平台播出。经过角逐,最终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有限公司赢得冠军,成都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和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为积极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的“强化氢能企业…

    2022年12月31日
    21800
  • 项目招募丨第五届H₂-Eco 国际氢生态年会·“创见路演汇”开启报名通道,稀缺席位等你来!

    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已告别试点探索期,迈入 “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场景落地” 的有序破局新阶段 —— 从核心装备国产化到应用场景多元化,从区域试点推广到跨行业融合,氢能正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升级的关键引擎。但与此同时,成本控制的 “关卡”、标准体系的 “空白”、跨区域协同的 “壁垒”,仍需全产业链携手突破。 01. 活动背景 在此背景下,第五届H₂-E…

    4天前
    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