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业务仍继续 加码氢能 佛瑞亚迈向零碳排放不止一条路

【商用车新网原创】

佛吉亚首席执行官柯瑞达(Patrick KOLLER)先生没想到,自2019年来上海车展后,一别中国就是三年。2023年4月18日,时隔三年再次回到上海,柯瑞达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讲述了他的感受:“在我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我都认不出这些路上的车辆了。是的,这么多的中国新车,看起来非常好,很多挂着新能源的车牌。这些都昭示新能源在中国的趋势仍然存在,并且像往常一样,以非常高的速度取得进展。”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步入高增长快车道。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

谁能想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会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的规划目标呢?

同在FORVIA佛瑞亚集团总品牌下,佛吉亚与海拉庆幸没有错过中国这个市场,跻身于全球第七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全球每两辆车中至少有一辆配备了FORVIA佛瑞亚的产品或服务,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中国有40多个全球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客户,拥有28,000名员工。2022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380亿元人民币,订单量达到470亿元人民币。我们相信中国市场仍将增长,而我们也将有更高的增长速度。” 柯瑞达介绍道。

排气业务仍继续 加码氢能 佛瑞亚迈向零碳排放不止一条路

多元化、场景化,最终走向零碳

虽然FORVIA佛瑞亚集团才成立一年多的时间,但凭借旗下的佛吉亚与海拉两家公司,FORVIA佛瑞亚集团在中国市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已在中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80多家工厂,拥有超过28,000名员工。佛吉亚与海拉正紧密合作,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扩大协同效应,不断为中国用户打造“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的出行体验。

在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呈显著增长,并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等主流趋势领域引领变革。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中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潜力。以深耕本土为其核心发展战略之一,FORVIA佛瑞亚集团已与中国本土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深厚的伙伴关系,与超过40家全球及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

与此同时,凭借在全球主要地区拥有的强大影响力,FORVIA佛瑞亚集团与位于欧洲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设计办公室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工业设计、对本土区域法规的理解和对本土消费者偏好理解等方面协同联动,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的业务增长和布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中,六大事业部——座椅、内饰、绿动智行、汽车电子、照明和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构成了FORVIA佛瑞亚集团的业务支柱,而电气化与能源管理、安全与自动驾驶以及数字化与可持续座舱中的个性化体验则是FORVIA佛瑞亚集团三个主要研发方向。这也是行业大趋势。

多元化、场景化直至最终走向零碳排放,电气化与能源管理作用非常关键,而这也是跟商用车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是佛吉亚的绿动智行业务,柯瑞达特别提到了氢,“氢能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电池替代品。氢能源给你更多的自主权,并允许你在车辆中拥有更高的功率,这对轻型卡车和轻型商用车很有吸引力。”

柯瑞达把FORVIA佛瑞亚集团定义为一家技术公司。在面向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上,佛吉亚把重点放在了氢能业务,以及轻型车辆超低排放业务的战略布局上。

商用车排气业务仍将持续

关注佛吉亚的人会注意到,今年2月,佛吉亚宣布,就旗下价值1.5亿欧元的商用车排气后处理系统部分业务出售事宜,已与美国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进行独家谈判。但是,此次出售不涉及中国,也不涉及乘用车领域。今后,佛吉亚将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继续开展有关商用车排气和后处理方面的业务。

“有质疑说,佛吉亚在商用车领域会有退出的想法。” 佛吉亚绿动智行事业部中国区总裁许鲁对此做了澄清,在中国市场,佛吉亚商用车排气业务仍将持续,重点在于商用车超低排放解决方案以及零排放解决方案。“无论是国6B还是国7,佛吉亚绿动智行事业部投入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技术储备也积极推进,我们有信心在现有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能够再继续上一个台阶。”

许鲁表示,商用车领域传统燃油车仍将保持较大的市占率,对于佛吉亚而言,这就意味着市场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商用车排气及后处理业务仍有机会,为此佛吉亚面向国七做了充分的准备。产品方案包括EHC电加热载体、电加热喷嘴,来解决冷机启动过程中颗粒排放的问题,还有双喷系统,正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预研,效果良好,未来在满足国七标准上将向中国的主机厂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

“有一些国际中重卡发动机品牌想重新进入中国,基于佛吉亚在国外跟他们已有的合作,相信这种合作关系会延续到中国市场。而国内的头部企业比如潍柴、解放,佛吉亚也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合作。”许鲁补充道。

在氢能业务上,基于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场景更适用,有望率先取得突破,佛吉亚绿动智行把重点放在了储氢及电堆系统,70 Pa四型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尝试从示范验证性的项目转向OEM系统性开发的业务模式,这个时间点有望在2025年后达成,而佛吉亚为此做了充分的产品储备和验证。

与海拉的协同,也将让佛吉亚在能源多元化方向更具竞争力。“从产品技术角度而言,海拉主要专注于纯电路上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具备将现有电子电气上的技术转移到将来燃料电池、氢能源相关解决方案中的能力。从技术储备上而言,海拉和佛吉亚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我们具备非常强的互补优势。” 海拉中国区电子事业部能源管理产品中心总监邓冬梅补充道。

本文转载自商用车新网原创,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4:59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15:03

相关推荐

  • 小标方市场起量!一文了解上半年PEM制氢设备中标TOP10企业

    根据氢云链招投标数据库,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增PEM电解制氢设备招标规模超7.5MW,截至发稿日已开标超6.5MW;大标方PEM市场发展不如预期,但中小标方设备发展迅速。从上半年的招投标项目情况看,绿动氢能斩获上半年唯一一个MW级招标项目,排名第一,其余企业主要中标10-50标方的项目;从中标企业来看,除了派瑞氢能、赛克赛斯等较为老牌企业外,鹭岛氢能、氢…

    2024年7月31日
    21800
  • 美锦姚锦丽:继续推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

    2023年是美锦能源发展氢能的第6年,公司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搭建氢气制-储-运-加产业链;中游搭建了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七大区域发展战略,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美锦能源探索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在氢能产业链上凝聚了从制氢、运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环节的二十余家细分领域高成长性企业,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商业化应用,走在中国氢能发展前沿。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26200
  • 2023年制氢平准化成本更新:2030年开始绿氢成本将优于灰氢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年制氢平准化成本更新报告》(2023 Hydrogen Levelized Cost Update)显示,受通货膨胀和融资成本上升,2023年制氢的平准化成本(LCOH2)略有上升,但预计到2030年,在五个市场上,与灰氢相比,绿氢生产在边际成本方面将更有竞争力。 报告显示,到2030年,使用巴西陆上风电…

    2023年7月20日 上市企业
    25100
  • 展商推介 | 高企氢能将携水电解制氢设备亮相CHEE 2025中国氢能展

    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中文简称“第四届中国氢能展”,英文简称“CHEE2025”)将于2025年3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隆重举办。 中国氢能展始于2021年,已成功举办三届,是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国际会展平台;是氢能企业创新产品发布、能源央国企…

    2025年2月11日
    12800
  • “氢风”劲吹!11个氢能项目落户成都青白江,总投资超75亿!

    8月2日,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和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成都市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大会暨绿色氢能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谢瑞武,省经合局、经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刘军,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海波出席仪式。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丰田中国、韩国SK集团、攀钢集团、蜀道装备、四川能投等百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共话氢能产业发展前景…

    2024年8月6日
    2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