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氢东送”项目强势启动,氢能重卡产业迎发展“黄金周期”

作为我国油气网络建设的重要工程,西氢东送管道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这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在满足京津冀地区用氢需求的同时,也将全面推动绿氢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绿氢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全国多个区域,氢能在交通领域已经得到深度应用。凭借着低成本和绿色环保优势,氢能重卡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西氢东送管道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到2030年,整个管道输氢产业链年产值将高达1800亿元,这也让氢能重卡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黄金周期。

我国“西氢东送”项目强势启动,氢能重卡产业迎发展“黄金周期”

我国氢能重卡产业正向商业化运营阶段迈进

和使用其它能源的车辆相比,氢能重卡具有运输路线相对固定、载重量大、行驶里程长、清洁环保的优势,符合商业化应用的需求。具体来说,由于运输路线相对固定,相关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更为明确,可以极大节省成本。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港口等区域,仅需配备少量加氢站就能满足持久运营。另一方面,除了加注速度快(一般仅需5-10分钟,纯电重卡则需充电3-5小时),运营效率高之外,氢能重卡的里程普遍在400公里以上,最高可达上千公里,更适用于长距离交通运输。

更为重要的是,和燃油车型相比,氢能重卡无污染、零排放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整个过程中,氢能重卡仅仅会产出水,并不会排放有害氧化物,因此也符合当下的低碳环保需求。要知道,汽车是碳排放大户,而重卡更是其中的重灾区。随着“双碳”战略成为全球共识,使用氢燃料电池也成为“碳中和”的明智之选。尤其是在我国,虽然铁路交通建设高歌猛进,但公路运输依然无法被彻底取代。在点对点运输中,公路依然是运力保障所不可或缺的。以氢能重卡作为公路运输的主体,可以全面弥补重卡在环保方面的短板。

从氢能重卡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美国与日、韩两国最早布局市场。其中,首款安装氢燃料电池的概念型电动卡车,就是由美国尼古拉汽车公司于2016年发布的。此后,包括丰田、现代等知名车企也纷纷跟进,推出了氢燃料重卡。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发并不算太晚。2017年,中国重汽就正式推出首款氢燃料港口牵引车。此后,包括解放、东风、红岩等知名卡车企业在内,纷纷推出氢燃料重卡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双碳”战略,大力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氢能重卡赛道,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量产。总体来说,虽然我国本土企业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短板,但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国产化进程正全面加速。尤其是随着北京等多地陆续布局氢能示范项目,氢能重卡的市场渗透率正稳步提升,市场也向初级商业化阶段全面迈进。按照中国工程院的评估,预计在5-10年内,以氢能重卡为代表的燃料电池重卡将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真正迎来规模化、商业化运营。

降本提效将推动氢能重卡大规模应用

纵观近年来氢能重卡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包括“西氢东送”在内,一系列国家战略项目和重磅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特别是在2022年,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正式发布,氢能也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经超1.2万辆,加氢站超300座,产业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在基础配套建设方面,包括跨省氢能重卡道路规划、加氢站建设、维修养护中心建设、制氢企业建设等各个环节,我国都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相关建设也在全速推进。特别是随着京津冀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确立,为推动氢能重卡在地方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随着基建环节更为完善,未来氢能重卡的效能也将全面提升。数据显示,目前5000瓦氢燃料电池纯氢发电效率为56%,未来这个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从长远来看,影响氢能重卡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成本。而在这一方面,我国自上而下推进的降本提效工作正在不断取得新成果。首先来说,氢能在价格成本方面与柴油基本持平(市场价在27元/公斤左右)。自2020年开始,中央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政策鼓励企业购置氢能重卡,再加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奖励政策,这就进一步拉低了氢能重卡的购置成本。数据显示,市场原价135万元的氢能重卡,叠加各级补贴之后,用户的购车价格仅有35万元左右,购置成本基本能和柴油车持平。运行的成本更是要比柴油车低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储能系统等环节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目前,氢燃料电池车、纯电车、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分别为924元、441元、528元。而按照灼识咨询评估推算,预计到2030年,三大车型的百公里综合成本将分别为445元、405元和538元。这也意味着,未来氢能重卡的全周期使用成本还有更大的下降空间,有更广阔的推广市场。

氢能重卡领域已涌现出实力强劲品牌

经过数年发展,我国氢能重卡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善。其中,在汽车厂商领域,以老牌大厂牵头,氢能重卡赛道已经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

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重汽(000951.SZ)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企业拥有我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在氢能重卡领域,中国重汽已经持续布局多年。其中,企业旗下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多平台都已先后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去年6月,中国重汽还与潍柴联合发布全国首辆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这也是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黄河品牌高端重卡。据悉,它的有效热效率达41.8%,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在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推广。

长城汽车(601633.SH)作为我国国产汽车行业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长城汽车在全球持续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围绕着“绿智潮玩嗨世界”的核心理念,企业开始向绿色低碳赛道重点发力。尤其是在氢能重卡领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及3月份,长城汽车长征氢能重卡的销量在行业内排名第一。4月份,长城汽车旗下如果科技正式发布新车型液氢重卡。据悉,这款新车型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续航突破1000公里,可解决新能源重卡运距焦虑,未来将在长途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转载自览富财经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 氢能——关键之年,期待突破

    2023年,预计在政策效果合力及降本的推动下,燃料电池车销量将实现翻番,其中重卡车型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有效带动产业链价值增长。同时,绿氢制取和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快速增加。我们认为,2023年投资关注点聚焦在氢能车销量量级的飞跃、绿氢项目拓展及电解槽设备的“出海”、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装备的国产化新突破。我们看好氢能产业化进程加速,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022年12月31日
    19800
  • 续航1000公里,奔驰液氢重卡即将长途实测

    戴姆勒卡车宣布,它正在进入氢燃料电池卡车的下一阶段开发暨该公司将建立第一个梅赛德斯-奔驰GenH2氢燃料电池卡车的客户试用车队。据悉,由五辆半挂奔驰液氢重卡组成的客户试验车队将部署在德国特定路线的各种长途应用中。

    2023年12月21日
    17800
  • 国内首套商业化、全自主知识产权 25kW SOFC 热电联供下线

    2 月 1 日,江苏省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清能源 “)举行了国内首套商业化、全自主知识产权 25kW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产品成功下线仪式。25kW SOFC 热电联供系统产品的顺利下线,标志着华清能源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领先的自主化生产能力;也标志着华清能源开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SOF…

    2023年2月2日
    22400
  • 氢能源,向未来!第二届婺城发展大会投资推介会(氢能源产业专场)召开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5-01 15:19:52   拥抱变革,共向未来!近日,第二届婺城发展大会投资推介会(氢能源产业专场)在金华婺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能源领域院士、专家和嘉宾相聚婺江之畔,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国内新能源赛道新动向,携手共向绿色发展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  摄影&nb…

    2023年5月3日
    27600
  • 碳市场助力氢能产业发展,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氢能被誉为终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交通、工业等多领域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载体。欧洲、日本等众多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绿氢,积极推动氢气国际贸易。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减排100-200万吨/年,探索与共建“一带…

    2023年4月28日
    2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