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氢东送”项目强势启动,氢能重卡产业迎发展“黄金周期”

作为我国油气网络建设的重要工程,西氢东送管道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这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纯氢输送管道,在满足京津冀地区用氢需求的同时,也将全面推动绿氢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绿氢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全国多个区域,氢能在交通领域已经得到深度应用。凭借着低成本和绿色环保优势,氢能重卡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西氢东送管道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到2030年,整个管道输氢产业链年产值将高达1800亿元,这也让氢能重卡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黄金周期。

我国“西氢东送”项目强势启动,氢能重卡产业迎发展“黄金周期”

我国氢能重卡产业正向商业化运营阶段迈进

和使用其它能源的车辆相比,氢能重卡具有运输路线相对固定、载重量大、行驶里程长、清洁环保的优势,符合商业化应用的需求。具体来说,由于运输路线相对固定,相关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更为明确,可以极大节省成本。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港口等区域,仅需配备少量加氢站就能满足持久运营。另一方面,除了加注速度快(一般仅需5-10分钟,纯电重卡则需充电3-5小时),运营效率高之外,氢能重卡的里程普遍在400公里以上,最高可达上千公里,更适用于长距离交通运输。

更为重要的是,和燃油车型相比,氢能重卡无污染、零排放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整个过程中,氢能重卡仅仅会产出水,并不会排放有害氧化物,因此也符合当下的低碳环保需求。要知道,汽车是碳排放大户,而重卡更是其中的重灾区。随着“双碳”战略成为全球共识,使用氢燃料电池也成为“碳中和”的明智之选。尤其是在我国,虽然铁路交通建设高歌猛进,但公路运输依然无法被彻底取代。在点对点运输中,公路依然是运力保障所不可或缺的。以氢能重卡作为公路运输的主体,可以全面弥补重卡在环保方面的短板。

从氢能重卡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美国与日、韩两国最早布局市场。其中,首款安装氢燃料电池的概念型电动卡车,就是由美国尼古拉汽车公司于2016年发布的。此后,包括丰田、现代等知名车企也纷纷跟进,推出了氢燃料重卡。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发并不算太晚。2017年,中国重汽就正式推出首款氢燃料港口牵引车。此后,包括解放、东风、红岩等知名卡车企业在内,纷纷推出氢燃料重卡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双碳”战略,大力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氢能重卡赛道,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量产。总体来说,虽然我国本土企业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短板,但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国产化进程正全面加速。尤其是随着北京等多地陆续布局氢能示范项目,氢能重卡的市场渗透率正稳步提升,市场也向初级商业化阶段全面迈进。按照中国工程院的评估,预计在5-10年内,以氢能重卡为代表的燃料电池重卡将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真正迎来规模化、商业化运营。

降本提效将推动氢能重卡大规模应用

纵观近年来氢能重卡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包括“西氢东送”在内,一系列国家战略项目和重磅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特别是在2022年,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正式发布,氢能也成为我国能源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经超1.2万辆,加氢站超300座,产业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在基础配套建设方面,包括跨省氢能重卡道路规划、加氢站建设、维修养护中心建设、制氢企业建设等各个环节,我国都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相关建设也在全速推进。特别是随着京津冀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确立,为推动氢能重卡在地方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随着基建环节更为完善,未来氢能重卡的效能也将全面提升。数据显示,目前5000瓦氢燃料电池纯氢发电效率为56%,未来这个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从长远来看,影响氢能重卡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成本。而在这一方面,我国自上而下推进的降本提效工作正在不断取得新成果。首先来说,氢能在价格成本方面与柴油基本持平(市场价在27元/公斤左右)。自2020年开始,中央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政策鼓励企业购置氢能重卡,再加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奖励政策,这就进一步拉低了氢能重卡的购置成本。数据显示,市场原价135万元的氢能重卡,叠加各级补贴之后,用户的购车价格仅有35万元左右,购置成本基本能和柴油车持平。运行的成本更是要比柴油车低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储能系统等环节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目前,氢燃料电池车、纯电车、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分别为924元、441元、528元。而按照灼识咨询评估推算,预计到2030年,三大车型的百公里综合成本将分别为445元、405元和538元。这也意味着,未来氢能重卡的全周期使用成本还有更大的下降空间,有更广阔的推广市场。

氢能重卡领域已涌现出实力强劲品牌

经过数年发展,我国氢能重卡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善。其中,在汽车厂商领域,以老牌大厂牵头,氢能重卡赛道已经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

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重汽(000951.SZ)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企业拥有我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在氢能重卡领域,中国重汽已经持续布局多年。其中,企业旗下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多平台都已先后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去年6月,中国重汽还与潍柴联合发布全国首辆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这也是中国重汽全新一代黄河品牌高端重卡。据悉,它的有效热效率达41.8%,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在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推广。

长城汽车(601633.SH)作为我国国产汽车行业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长城汽车在全球持续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围绕着“绿智潮玩嗨世界”的核心理念,企业开始向绿色低碳赛道重点发力。尤其是在氢能重卡领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及3月份,长城汽车长征氢能重卡的销量在行业内排名第一。4月份,长城汽车旗下如果科技正式发布新车型液氢重卡。据悉,这款新车型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续航突破1000公里,可解决新能源重卡运距焦虑,未来将在长途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转载自览富财经网,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 氢燃料电池产业方兴未艾 上市公司加强布局

    近期,宝泰隆、亿华通等企业在氢能产业布局上持续发力,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氢能产业意义重大。随着氢能产业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包括氢燃料电池车等在内的细分赛道也将借助政策利好迎来发展新机遇。   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各界共识。氢燃料…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9日
    26810
  • 重点支持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领域!昆山出台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江苏省昆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示,重点支持光伏、风电、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新能源领域,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节能降碳改造、温室气体控制、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领域

    前瞻报告 2024年2月20日
    28700
  • 查干淖尔电厂在建500标立米/时制氢站1座、500千克/天加氢站1座

    倒泻银河横圣湖,清风揉镜荡云舻。在零下24℃的“北国明珠”内蒙古查干淖尔,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国家风光火储氢煤”新能源打捆大基地建设已进入尾声。12月21日0时58分,配套火电机组查干淖尔2×66兆瓦机组集控室内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2号机组刚刚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机组成功实现年内双投。 “氢”装上阵 火电机组“绿+金” “常规火电机组只有制氢站,…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1日
    25900
  • 把质子交换膜的秘密揭个底儿掉!

    编辑 | 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致密的离子选择性透过的膜,在电解水制氢中承担着重任。据国海证券的预计,受益于电解水高速发展,2022-2025年国内PEM制氢对质子交换膜的需求量分别为0.5、1.0、1.7和2.9万平米,对应市场规模达13.0、25.4和47.2亿元。 质子交换膜曾经是外企的天下,但随着中国对氢能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

    2023年6月14日 上市企业
    49111
  • 绿电制氢合成氨技术研究

    “绿氨”被冠以“真正无碳”的可持续清洁能源,在减排、存储和运输上具有相对优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下降,绿氨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目前绿电制氢合成氨尚处于启动摸索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是许多国家、企业都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并规划产业布局。绿电制氢氨系统经济性究竟如何?绿氨何时能打破绿氢瓶颈,形成规模化市场? 一、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目前绿电制氢合成氨…

    2024年12月26日
    1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