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黄子健 宋 磊

2023年06月06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小字号

  今年以来,全球氢能航空领域的探索活动愈加活跃。在英国,一架19座的氢电动力飞机实现试飞,时长约10分钟;美国一架40座的氢动力飞机完成试飞,时长约15分钟;前不久,中国首款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也成功首飞。法国《回声报》一篇题为《2023,氢动力飞机元年》的文章认为,全球低碳航空已处于起步阶段。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当前,全球航空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据相关预测,未来20年全球旅客年增长率约为3.7%,到本世纪中叶航空业体量将至少翻一番。为了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这一行业目标,航空业多条低碳技术路线正同时推进,氢动力飞机便是其中之一。

  航空业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烧,氢能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氢燃料不仅绿色低碳,还比现在最主要的航空燃料——航空煤油具有更高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在提供相同能量的条件下,氢燃料重量仅相当于航空煤油的24%。对于“为减少每一克重量而奋斗”的飞机而言,这部分减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不过,氢本身虽轻,但储存氢绝非易事。

  首先是存储体积大。常温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以密度很小的气态形式存在,同等能量下体积约是航空煤油的2750倍。为节省空间,通常采用272倍大气压对氢气进行增压储存,还可以选择在大气压下降温至零下253.87摄氏度使氢分子转化为液态。从系统复杂度而言,压缩氢气方案实施起来相对简单,但需要付出更高的空间和重量代价。低温储存的液氢相对密度更大,对于未来的商用航班,液氢的方案更加现实可行。

  其次是安全储存难。无论采取哪种储氢方式,对密封性的要求都比传统燃油系统更复杂。这是由于氢分子远小于航空煤油,更容易从管路缝隙中逃逸;对于液氢储存,还必须考虑恒温条件的实现问题,否则升温气化后体积膨胀的氢有可能导致燃料箱内压强骤增而直接爆炸。航天领域的液氢储存系统相对比较简单,氢氧发动机火箭都是在起飞前才加注低温液氢,且边加注边向大气中排放氢气,以避免液氢升温气化造成的燃料箱压力超过结构强度极限——火箭起飞前喷出的白雾便是由此产生。相对于数分钟的火箭发射而言,飞机飞行时间长达数小时,必须寻求更为可靠的储存方式。

  现在,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为储氢环节提供了支持。相对于传统金属材料来说,相同强度的复合材料结构所需付出的重量代价更小。就液氢储存罐而言,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极大地减少其重量并增加有效容积。例如,一些国家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料罐,同等容积下比现有最先进的航天低温罐减少了75%的重量。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当前主流的动力技术路线通常有3种。其一是氢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产生推力。其二是氢燃料内燃机,类似于传统汽油内燃机,但燃料改为了液氢。由于相同工作容积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氢气流量较小,使得这两种方案功率密度较小而更适用于小型飞机。对于更大重量的民航客机,未来的选择应与现有涡扇发动机的推进方式相仿——通过点燃更大流量的氢气以驱动涡轮、产生动力,从而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密度。

“氢”装上阵,助力航空碳中和(科技大观)

  随着制氢产业日趋成熟,氢能源飞机也有望实现快步发展。可以预见,类似乘用车从燃油向电动的技术更新,民用航空器的低碳转型也将推动行业升级换代,促进民航业基础设施改进创新,并对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6日 15 版)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 黄子健 宋 磊,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6月6日 10:00
下一篇 2023年6月6日 10:07

相关推荐

  • 碳讨|国家能源局启动试点,氢能“破局”再迎政策活水

    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宣布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从政策衔接来看,此次《通知》与近期发布的其他涉及氢能发展的重磅文件一脉相承,有望推动我国的氢能产业从试点探索加速迈…

    投融资 2025年6月14日
    5800
  • 纪志愿:氢能发展须在各环节逐步突破

    3月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举办的氢能装备论坛上,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氢气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汉兴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纪志愿分享了我国氢能源相关技术状况和发展前景。纪志愿表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家积极引导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未来将在氢的制、储、运、加等各环节逐步突破。 纪志愿介绍,在“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 我国政…

    2023年3月10日
    31500
  • 上海:加强氢能核心技术攻关,规划区域重点布局

    上海市将氢能与储能作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并先后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投融资 2024年6月14日
    27600
  • 能源法草案拟二审:增加规定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2024-09-09 13:32 来源:澎湃新闻  ∙ 法治中国 > 字号 8月12日,在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检查制氢设备的密封性。新华社 资料图 能源法草案拟增加规定氢能等概念定义。9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王翔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注意…

    2024年9月9日
    15800
  • “这里将是成都最大的氢能产业综合体”

    成都智慧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滔 成都智慧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滔 氢能汽车模型 近期,多地发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产业链打造等领域。对于这一潜在“蓝海”,成都也加快布局。在产业规划布局中,成都提出,要加快氢能推广应用,打造中国“绿氢之都”。 打造中国“绿氢之都”,应该如何发力?6月5日,记者来到成都西部氢能产业园,寻找成…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8日
    2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