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
-
众宇动力助力全国首个氢电耦合中压直流微网今日投运
6月15日,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配套示范工程——国内首个氢电耦合中压直流微网在浙江宁波投运。该项目实现了氢产业全链条相关设备全部国产化,氢电转换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工程位于宁波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光伏装机超过50万千伏安。工程占地12600平米,以“电-氢-热”综合能量管理系统为中枢,以±10千伏、±375伏直流母…
-
揭秘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双极板的技术方向!
昨天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发布了氢燃料电池重要构成要件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再为您揭秘一下氢燃料电池另一重要构成要件——双极板产业的发展态势。 双极板作为PEM制氢和氢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提供电气连接、输送反应气体、消散反应热、去除副产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双极板占电堆总质量的80%以上,占总成本约30%,而…
-
重塑能源:用氢能科技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6月12日—13日,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国际展览 (集团)有限公司与盖世汽车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系统事业部销售中心总经理孙北表示,对于氢能产业链而言,燃料电池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以交通领域为例,燃料电池替换传统燃油动力是商用车减排的有效路径,燃料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氢能产业…
-
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 让如皋氢能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氢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将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江苏如皋是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建设最全、产业影响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为有效服务如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如皋市科协与江苏省科协、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合作建立江苏氢能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院士创新中心)…
-
劳斯莱斯也将“氢飘飘”?更多主机厂“押注”氢能赛道 或助燃料电池产业化提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会有更多厂商转向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日前,劳斯莱斯CEO托斯顿·穆勒·乌特弗斯(Torsten Muller-Otvos)表示,考虑到劳斯莱斯的品牌定位和客户的期待,公司正考虑在未来全面转向氢燃料电池,但前提是其技术足够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当我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到来,劳斯莱斯肯定会追求更先进的技术,也许我们会远离普通电池…
-
把质子交换膜的秘密揭个底儿掉!
编辑 | 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致密的离子选择性透过的膜,在电解水制氢中承担着重任。据国海证券的预计,受益于电解水高速发展,2022-2025年国内PEM制氢对质子交换膜的需求量分别为0.5、1.0、1.7和2.9万平米,对应市场规模达13.0、25.4和47.2亿元。 质子交换膜曾经是外企的天下,但随着中国对氢能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
-
全球碳博弈下,中国汽车碳足迹管理现状如何?
中国汽车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加速驶向全球市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值得一提的是,低碳、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的主力。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车企出口新能源汽车52万辆,同比增长112%,对汽车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51.6%。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包括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
-
首届氢能峰会圆满落幕 龙岗与多家氢能源公司签约
近日,以“低碳引领未来,氢能改变生活”为主题的第一届世界讲碳会暨深圳市龙岗区首届氢能峰会(以下简称“讲碳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圆满落幕。讲碳会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主办、长氢腾(深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华润置地城市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协办。 在此次会议中,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氢能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们一起探讨了低碳经济…
-
美锦能源:已建成17座加氢站 营收还不大 子公司飞驰汽车仍亏损
【美锦能源:已建成17座加氢站 营收还不大 子公司飞驰汽车仍亏损】曾经市值逼近千亿的氢能源龙头美锦能源,近一年半股价持续回调,最新市值已只有295亿。6月12日,深交所对公司下发了2022年年报问询函。截止6月13日午盘,美锦能源跌6.58%。今天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美锦能源,公司表示,现在经营正常,公司现在已经建成17座加氢站,但是营收还不大。公司控股子公…
-
劳斯莱斯CEO: 未来或推出氢燃料电池车型替代电动车,但绝不会考虑氢燃烧发动机!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日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网MRHN.CN独家从英国汽车媒体AUTOCAR获悉,一旦技术成熟到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劳斯莱斯正在考虑将其未来的电动汽车从传统动力电池换成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劳斯莱斯CEO对AUTOCAR表示,待加氢基础设施完善后,可能会退出动力电池电动汽车而推出氢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