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周报|国内氢发电2024发展情况;丰田等外企加码中国氢车市场;隆基氢能的进与退;内河氢船、汽车绿钢、岩穴储氢等项目取得进展

《氢云周报》为大家整理国内、外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最新行业动态。包含政策、行业投资、市场行情等板块,每周更新一期;同时重磅推出氢云链数据库服务,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产业情况、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国氢能政策与风向,掌握各地与企业的氢能发展动态。     

01

氢云链头条一周回顾
1、750亿美元投资!全球氢能发展:跬步已积 千里将至——《氢能洞察2024》报告盘点
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近期联合发布了《氢能洞察2024》报告,盘点了氢能行业过去4年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全球氢能项目部署的最新数据。虽然全球氢能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面临规模扩张带来的挑战,但自2021年《氢能洞察》报告首次发布以来,目前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氢能项目数量从2020年的102个激增至2024年的434个,投资额也从约100亿美元飙升至约750亿美元。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2、如何克服“贵”和“不必要”?一文了解2024国内燃料电池发电发展情况

2023年,基于车用FC技术同源和副产氢利用的设想,国内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发展势头迅猛,多个企业迅速地推出大型燃料电池发电产品,氢发电一度成为热门的发展方向。但在202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实践和探索,燃料电池发电“贵”和“不必要”问题凸显,导致燃料电池发电的热度有所下降,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部分从业者甚至陷入了自我怀疑。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3、新政策有效期仅8个月?从产业新政看北京氢产业发展变化
12月17日,北京市经信局在官网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京经信发〔2022〕62号)即日起失效。值得注意的是,本政策有效期仅截止2025年8月,等于该文件的有效期仅仅8个月,显然是个应急的过渡性文件。这也是氢能政策文件中预期寿命最短的文件之一了。而且,本次发布的《修订版》仅对2022版《措施》做了微调,基本没有变化。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4、百亿产业基金正在涌入,氢能商业化或将提速
不只广州,近期,包括内蒙古、北京、四川在内,多地都密集出台了对氢能产业的支持政策。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各类产业基金的活跃度也在不断提升。记者梳理发现,仅在2024年10月和11月两月,浙江、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就有多只氢能产业基金落地。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5、离20个仅一步之差!俊瑞第19个规模化绿氢项目EPC中标公示

12月17日,新疆俊瑞巴里坤县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据氢云链了解,该项目于11月26日公开招标,也是俊瑞的第19个1.44万吨绿氢项目。在本项目EPC中标公示后,这距离坊间流传的俊瑞20个EPC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6、浙江临海:购氢车补贴最高500万、运营补贴最高10万/年!

12月13日,浙江临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临海市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15项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7、海水制氢布局!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

12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炼化”)建成。该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据介绍,该项目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02

国内、外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动态1、丰田加码中国氢车市场,9.5亿日元增资华丰燃料电池电池

12月17日,亿华通(688339)发布公告,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华通”)与丰田汽车拟共同向合营公司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增资共计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61.35万元),其中公司拟增资金额为9.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0.68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华丰燃料的注册资本将由45亿日元增加至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185.60万元),亿华通对华丰燃料的持股比例仍为50%保持不变。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2、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成功下水

12月18日上午,海大清能设计送审并提供氢动力总成和供氢系统的全国首艘内河 64标箱氢燃料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舶“东方氢港”号成功下水,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浙江省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嘉兴港区、秀洲区等相关部门单位代表,以及参与船舶设计建造禾东船业企业代表参加下水仪式。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3、中广核+中海油,国内首套单机功率百千瓦级SOFC发电系统研制成功

12月16日,由中广核研究院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10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下简称SOFC)发电系统完成满功率出厂测试并包装发货,标志着国内首套最大单机功率百千瓦级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制成功。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4、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今日投产

12月9日,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暨科研成果发布会在曲靖举行。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5万吨绿氢和6万吨绿色甲醇,是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应用示范项目。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5、双良集团:单台5000Nm³/h电解槽即将实证应用

近日,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与双良集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开发的新疆伊犁、阿勒泰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将采用双良最新一代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系列碱性水电解槽。产品具备高性能、高质量、高电密、调节范围大、适用于绿电场景等特点,单台最大产氢量可达5000Nm³/h,标志着电解槽产品应用规格由常规1000Nm³/h拓展至5000Nm³/h,此突破性进展再次创造氢能行业记录。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6、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在青岛建成

12月13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建成试运行。据了解,此次建成的海水制氢项目,由青岛炼化和中石化大连院共同开发建设,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实现产品回收应用的百千瓦级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绿电制绿氢”的创新模式,通过开展耐氯电极、高性能极板、海水循环等技术攻关,利用光伏绿电,实现海水直接电解产绿氢。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7、舍弗勒在上海成立氢能舍弗勒子公司

企查查显示,12月16日,舍弗勒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欧元,该公司由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由德国NDUSTRIEWERK SCHAEFFLER INA-INGENIEURDIENST GMBH 100%持股。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8、中冶武勘岩洞氢储能系统开工

12月12日,由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岩洞氢储能系统开工仪式在大冶市举行。来自武汉岩土所、中国一冶、中冶武勘等有关负责人参加开工仪式。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9、隆基氢能电解槽“出海”再升级

据了解,为解决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隆基氢能积极寻求本地化解决方案。通过强化本地化服务,公司与客户建立了深度信任。目前,隆基氢能已在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订单交付,并计划进一步建立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包括培训中心和备品备件中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面对国际市场的波动,隆基氢能坚持前瞻性的战略视角,聚焦长期价值,与客户建立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10、隆基氢能电解槽“出海”再升级

据绿能新媒消息,近期隆基氢能副总裁王英歌已正式加盟固德威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一职,具体分管市场和投资。王英歌曾在隆基工作十余年,曾担任基乐叶董事长助理兼全球市场负责人、隆基绿能品牌总经理,自2021年4月起,一直担任隆基氢能副总经理,负责隆基氢能业务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本文转载自氢云链 氢云链,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15:19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15:46

相关推荐

  • 这一​煤炭重镇挺进“千亿级”氢能赛道

    “煤炭重镇”山西吕梁加码氢能产业,挺进“千亿级”赛道。 “总投资780亿元的鹏湾氢港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期2万吨制氢项目投产出氢,年产30万辆氢燃料汽车装备制造项目加速推进,首批100台氢能重卡示范投运,‘气、站、运、车’产业链初步形成。”5月6日,山西省孝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翠珍介绍。 当日,国家税务总局吕梁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吕梁市税务局”)“税惠氢能…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8日
    21700
  • 氢能赛道,这家闽企跑在前列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 得益于产学研用融合—— 氢能赛道,这家闽企跑在前列 核心提示 “我们身后的这个集装箱,就是一座小型化工厂,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和制氢。”日前,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嘉庚创新实验室的户外空旷地带,记者透过集装箱的视窗,看到整齐码放、相互连接的金属罐体,以及层叠有致的电解槽和大型纯水储存罐。箱体内不停抖动的金属管道,表明装备正在进行电解水…

    2023年8月7日 上市企业
    26200
  • 瞭望丨榆林之变

    资源物尽其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马宏革介绍,近年来,榆林市着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6条产业链,积极打造“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化工产业基地。

    2024年2月18日
    24200
  • 永安行:全球首发分布式太阳能制氢储氢能源系统

    永安行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氢能源系统的问世,是永安行对国家能源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全球能源创新的一次重大贡献。这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发布,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人类未来实现碳中和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2024年6月11日
    26400
  • 上海发布氢能交通落地方案,有望将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朝前推进一大步(方案点评)

    2023年7月份,上海市交通委联合发改委、经信委发布《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这是主管委办局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制定的行动方案,有望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往前推进一大步。此前的2022年6月份,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再往前追溯到2017年9月,上海市率先发布《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创业分享 2023年7月21日
    2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