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
-
捷氢科技和重塑能源领衔!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2023分配结果”出炉”
上海市经信委官网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及操作流程图、2023年分配结果”。分配结果显示,5家燃料电池企业的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分别为:上海捷氢科技6942万元、重塑能源7056.4万元、上海清志400.4万元、上海神力600.6万元,上海青氢104万元。
-
场次「有限」席位「紧俏」丨CWP “创新剧场” 招商ing!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风电行业盛会,CWP今年将继续举办“创新剧场”活动,为业内企业提供展示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风电产业创新发展。
-
隆基氢能携手电建国际与DNV 加速全球绿氢产业落地
隆基氢能总裁马军表示,此次合作将为公司绿氢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公司将以绿电为基础,绿氢为核心,通过耦合煤炭和新能源,探索构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同时,公司也将坚持ALK(碱性水电解)技术路线,并从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两个维度持续优化成本控制,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
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在广州投运
记者从广州供电局获悉,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在广州投运,在国内率先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标志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示范应用”。
-
储能新品大战!
艾罗能源全系列产品悉数登场,包括300-350kW地面电站光伏逆变器C3-GRAND HV、一体化工商业储能机柜ESS-AELIO(50/60kW,100-200kWh)、ESS-TRENE(100kW丨215kWh,125kW丨261kWh)以及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等产品,功率覆盖范围从0.3kW至350kW,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
任泽平对谈张真:新能源的未来和机遇
今天聊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是中国经济目前最有希望、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现在中国新能源在快速崛起,大量出海,成为主力军,全球新能源汽车里中国已经占了60%,光伏占到了90%。可见,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全面的爆发。
-
氢基能源储存和运输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根据我院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全国绿氢年需求将达到1.2亿吨,相应需配套约26亿千瓦风光资源与12亿千瓦制氢设备。为实现氢能长距离经济输运,构建以“西氢东输”为主的全国高标准骨干氢网,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管道总长度约9.3万公里,承载约7900万吨/年的输氢能力(相当于2.7亿吨原油的热值,约占我国原油年使用量的35%左右;或相当于3.9亿吨标煤的热值,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亿吨)。“西氢东输”主要布局三条管线流向:蒙东/蒙西→京津冀;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川渝→山东/河南/江浙沪皖/闽赣湘;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
时隔7个月 韩国5月氢能汽车出口量再次归零
【时隔7个月 韩国5月氢能汽车出口量再次归零】据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6月14日发布的数据,上月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出口量为零,继去年10月后,时隔7个月再次归零。今年1月至5月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出口量为60辆,同比锐减74.2%。考虑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出口量下半年会大幅减少,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量恐难超过100辆。
-
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日益加快 推动各环节降本增效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氢能代表企业了解到,随着政策密集发力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氢能储供、加氢机和燃料电池环节正迎来系统性变革:储氢瓶逐步升级,液氢、大功率燃料电池、大流率加氢技术正取得关键突破。
-
上海:加强氢能核心技术攻关,规划区域重点布局
上海市将氢能与储能作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并先后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