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

自去年以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目前已有多条管道规划、备案、获批。

自去年以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目前已有多条管道规划、备案、获批。

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

我国长距离输氢项目迎来新进展。近日,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全标段设计与勘测招标工作完成。公开信息显示,该管道全长763公里,起点位于张家口康保县,终点位于唐山市曹妃甸,设计压力6.3MPa。

自去年以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目前已有多条管道规划、备案、获批。在业内看来,随着这些管道建设的加快,将有效解决氢能供需错配问题,带动下游氢能产业发展。

项目相继推进

早在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要统筹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可控为前提,积极推进技术材料工艺创新,支持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此后,相关企业加速规划布局,多个管道输氢项目相继推进。

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该管道规划起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

2023年8月29日,玉门油田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正式对外输氢,目的地为玉门市化工产业园区,是甘肃省第一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同年12月,10万吨/年定州—高碑店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备案获批、张家口市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备案获批。

“输氢管道的加速推进,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且多方面的影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氢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敬法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输氢管道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大规模、长距离的氢气输送,对解决我国氢能供需异地矛盾、供需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其次,输氢管道的建设及运营,将促进氢能的广泛应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升我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最后从长远来看,输氢管道的建设将为我国构建跨区域氢气输送网络奠定坚实基础,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全国范围内的氢能资源,促进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方式经济高效

据了解,我国在纯氢工业管道、专用管道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建设及运维经验,总里程超过300公里,但在纯氢长输管道建设方面较滞后,在役管道总里程不足100公里。目前氢气运输较为成熟的方式是长管拖车,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和纯氢管道输送整体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氢能联盟此前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长管拖车输送方式较成熟,但载氢量低,每车载氢量在300—400公斤,且经济输送距离不超过150公里,不适于长距离、大规模输送。

“长管拖车的优点是灵活便捷,但单次运氢量仅为300—400公斤,只占长管拖车总重量的1%—2%,运输距离为100公里时的成本高达每公斤5—6元。以运氢量每天4吨测算,当运输距离从50公里增加到600公里时,20MPa长管拖车运输成本由每公斤2.4元增加至13.3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刘翠伟用数据给《中国能源报》记者做了对比,“对于管道输氢,以运力利用率100%测算,当运输距离由50公里增加到500公里,运输成本仅从每公斤0.8元增至2.3元,显著低于氢气长管拖车、液氢槽车等运输成本,未来氢能全面普及到各领域后,管道输氢将成为最具潜力的输氢方式。”

李敬法表示:“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输氢是目前最经济的氢能大规模输送方式之一,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有助于提升氢能的市场竞争力,加速氢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氢能需求的增长,预计未来管道输送将成为经济高效的输氢方式。”

储运网络多元

多位受访者指出,不同的输氢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在实际选择中,应根据具体需求、经济条件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解决氢气储运难题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策略,结合短期内的现实选择和长期的技术进步,逐步构建起高效、经济、安全的氢能储运网络。通过改造现有天然气管网、发展专门的输氢管道、革新公路运输技术以及发展高效安全的储氢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氢气的储运难题,加速推动氢能的大规模发展。”李敬法指出。

在李敬法看来:“短期内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通过技术改造以实现掺氢输送。这不仅可以快速实现氢气的规模输送,也降低了初期投资成本。从中长期角度看,发展纯氢管道是必要的。随着氢气需求的增加,纯氢管道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氢气需求快速增长的区域,建设纯氢管道可以实现大规模氢能供应。”

氢气储运不应局限于单一模式,而是应建立多元化的储运网络,在输氢管道无法覆盖的地区,公路运输仍然是必要的补充。应结合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和地区性的公路运输,配以固态储氢技术等新型储运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需求。”李敬法表示。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6月5日 08:49
下一篇 2024年6月5日 10:50

相关推荐

  • 制1万吨氢气需配置规模15万千瓦光伏!新疆阿克苏新能源产业新政发布

    通过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所发电量由制氢项目消纳;制1万吨氢气需配置规模15万千瓦光伏。如:库车年产2万吨绿氢示范项目,总投资29.62亿元,项目拟新建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储氢规模约21万标立方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2023年8月30日,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年产1.5-1.6万吨,未满负荷生产,所产绿氢全部由中石化塔河炼化公司自行消纳。需要强调的事项:1.氢生产项目与新能源项目为同一主体;2.电网消纳部分按20%、2小时配套储能(电网消纳部分为奖励部分,未按政策要求建成的光伏氢项目不给予上网光伏规模奖励);3.项目生产的绿氢须考虑下游应用场景,形成产业链闭环。

    2024年2月17日
    19500
  • 氢车氢舟“氢”装启程 湖北氢能产业蓄势勃发

    氢能是高效低碳的终端能源、智慧灵活的储能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是有望带动十万亿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湖北非常重视氢能产业发展,2020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能源科技装备产业发展的通知》中便涉及氢能产业,去年年底再度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目前,我省氢能产业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产业链多个环节。 灰氢较充足 绿氢待发力 氢…

    2023年8月1日
    25400
  • 山西鹏飞集团:深耕氢能产业 赋能美好生活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鹏飞集团”)勇担能源企业使命,主动融入全国氢能产业总体布局,全力构建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4年1月17日 上市企业
    35300
  • 氢燃料电池第二股来了,市值82亿

    12月5日,国产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商国鸿氢能正式登陆港股市场。据悉,国鸿氢能此次每股发行价为19.66港元,发行7952万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4.56亿港元。上市首日,国鸿氢能开盘价为16.5港元/股,盘中最大跌幅达26%。截至午间休盘时,国鸿氢能股价为15.94港元/股,总市值约82.58亿港元。

    2023年12月8日
    18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